大田一中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总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考试范围:必修三专题一至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这位思想家可归类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2.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下面哪种主张()A.“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B.“谓行仁自孝悌始”C.“刑不避大夫”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3.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的典故应出自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4.下面是反映西汉时期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图片,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唯一思想 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③汉代教官主要传授儒家思想 ④儒家思想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使儒学成为主流思想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唐朝禅宗大师惠能有一首偈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列与该诗思想一致的是A.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存天理,灭人欲C.制天命而用之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一位哲学家:“他将佛家顿悟之说施用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内。”黄仁宇意在强调A.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发展儒学B.李翱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儒学C.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提升儒学10\nD.王阳明以“致良知”强调内心修为发展儒学7.《水浒传》中有这样的情节:忠义堂原叫聚义厅,晁盖中箭生亡后,宋江成了山寨之主,他便把聚义厅改成忠义堂,并在门前树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这里面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A.“仁政”学说B.“天人感应”学说C.宋明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8.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A.重实用B.重理论C.重民众D.重实验9.读右图。对该竹简制作年代的推论相对合理的是A.汉代制作,因为竹简出土于汉墓 B.春秋时期制作,因为竹简内容是《论语》C.肯定不是汉代制作,因为书写材料是竹简 D.肯定不是春秋时期制作,因为字体是隶书10.下列两幅绘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其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是A.山水画 B.文人画 C.花鸟画 D.风景画11.“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然而,______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数百年的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上述材料划线处应填入的是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辛弃疾12.一般的雕版印刷书籍,每页不过一百多个字,比如四库全书,每页仅为182字。对于追求信息含量、讲究内容厚实的近现代报纸而言,若仍用雕版印刷出版报纸,那简直如同派小脚女人参加奥运会100米赛跑。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A.雕版印刷物是文字容量小B.雕版印刷技术制约了近代报刊的兴起和发展C.雕版印刷物价格昂贵D.雕版印刷不适用于新闻报刊等时效性较强的报刊13.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10\n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14.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优美动人的剧情、富于艺术魅力的表现形式,为历代人们所喜闻乐见。以下符合其特点的是( )①多元一体 ②吸收各种文化成果 ③雅俗共赏 ④虚拟写意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5.1897年,一代经学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A.学习科学技术 B.仿行西方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新式教育16.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máozéi原意为吃禾苗的两种害虫,比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A.提出了救亡图存的要求 B.宣传了“实业救国”的思想C.反映了社会契约的精神 D.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17.1923年,胡适撰文:“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所说的这个“名词”应该是A.变法 B.革命 C.民主 D.科学18.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夫”的“他”是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19.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20.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形成这一认识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兴起B.工农运动的发展10\n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敬告青年》22.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共和主义23.“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24.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A.驱除鞑虏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D.扶助农工25.“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历史这样回答他()。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26.“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A.国民革命时期B.井冈山时期C.延安时期D.过渡时期27.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①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0\n28.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同时还是文学家、艺术家。下列诗句中含有其“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C.“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9.1985年,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是他的著名论断。下列说法中,符合“猫论”的是()A.“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B.“买醋的钱不能买酱油”C.“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D.“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30.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二、材料解析题(4大题共40分,31题12分,32题6分,33题12分,34题10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概括指出孔子受冷遇和董仲舒受重用的原因。(5分)材料二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有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朱熹:《朱子大全》卷十四(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实质。(3分)10\n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1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3分)32.(6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材料二(清)曹雪芹《红楼梦》插图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表格所示这种局面的原因?(3分)(2)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3分)33.(12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故有道之主,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是以誉广而名威,民治而国安。”——《韩非子》“民乏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道德经》材料二10\n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三在甲午前,他写了一篇《孔子改制考》。他说孔子根本是个改革家,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要改革法制……康有为这本书的作用无非是抓住孔子做他思想的傀儡,以便镇压反对变法的士大夫。——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正因为两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罔论是老店,是冒牌一一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胡适《吴虞文录序》(1)概括材料一中三个人的思想主张。(3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黄宗羲思想“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的原因。(4分)(3)依据材料三,比较康有为、胡适对待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态度(4分)。据此谈谈当今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1分)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在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二 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七大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复兴之路》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主要矛盾、革命的两个步骤及革命动力及发展前途的基本主张。(6分)10\n大田一中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历史答题卡一、单选题(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共60分;请注意规范填涂。)二、材料解析题(4大题共40分,31题12分,32题6分,33题12分,34题10分.)31、(1)(2)(3)32(1)(2)33(1)(2)10\n(3)34(1)(2)10\n高二历史期中考参考答案:1-5ADCBD6-10DCADB11-15CBCDB16-20CDDAC21-25CBACD26-30BCCDD31.(12分)(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孔子的主张不适应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建立大业的封建国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4分)(2)核心思想是理(1分);实质是儒家思想的道德伦理规范(2分)(或为统治阶级服务也可)(3)主张:经世致用。(1分)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学以致用。(3分)32.(6分)(1)统治阶级的重视和支持;发展农业的需要;传统科学注重应用学科等(3分)(2)主要背景: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壮大;君主专制空前加强。(3分)33.(1)思想:为政以德;法治;无为而治。(3分)(2)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进步思想;程朱理学(或答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4分)(3)态度:康有为主张“托古改制”,利用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胡适认为孔子是礼教法制的招牌,应该打倒。(4分)看待: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应继承和发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34.(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2)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分两个步骤: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2分革命动力: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1分发展前途:社会主义。1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