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年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21、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诸侯叛殷会周者八百”。这里的“诸侯”最主要指哪类人( )A.郡县官长 B.方国头领 C.商王子侄 D.姬姓诸侯22、幽王为讨宠妃褒姒欢心,烽火戏诸侯,又废太子宜臼,立褒姒子为太子,申侯联合缯国、犬戎杀死幽王,立宜臼为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分封制受到冲击 B.宗法制引发贵族间争权夺利的斗争C.周幽王厉行君主专制 D.申侯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宗法分封制23、鲁僖公九年,管仲在齐国葵丘召集了诸侯盟国开会,订立了《葵丘之约》,以周天子的名义宣布了如下五个条款:“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条款表明( )A.诸侯拥戴周天子 B.诸侯国积极推行宗法制C.诸侯反对分封制 D.诸侯国彼此能和平共处24、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 )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25、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意思是官员由皇帝任免,但胥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说明(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官僚政治的弊端C.君主专制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26、《汉书》记载:(秦朝)“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吏为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这说明秦朝( )A.建立了严密的地方统治秩序 B.实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C.建立了完整的中央行政体制 D.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27、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28、《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3-\nA.秦代皇帝制度的内涵 B.封建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C.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 D.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29、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A.皇帝位高而大权独揽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 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30、唐初唐太宗命高士廉修《氏族志》,将李唐皇室的李姓列为第一等,外戚次之,山东士族为第三等;宋代的《百家姓》开篇则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将皇室赵姓排在第一位。上述现象不能说明( )A.中国古代社会皇权至上 B.宗法制仍有影响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姓氏文化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很多现代中国的作者,称之为“封建社会”,并且以此将它与欧洲的feudalsystem相比拟,其结果总是尴尬。欧洲之feudalsystem被称为feudalism起源于法国大革命之后,当日作者以此名词综合叙述中世纪一般政治及社会特征,并未赋予历史上的意义……征之中国传统文献,“封建”也与“郡县”相对,所以将汉唐宋明清的大帝国、中央集权、文人执政、土地可以买卖、社会流动性大的郡县制度称为封建,更比拟为欧洲的feudalsystem,就是把写历史的大前提弄错了。——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及其成因。(10分)(2)概括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论证。(10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3-\n21-25BABCB26-30ADBCC(1)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4分)成因:秦扫灭六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吸取前代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需要;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6分,答出三点即可)(2)观点:称秦汉以来的中国社会为“封建社会”是不恰当的。(4分)论证:封建社会是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形态的一种概括。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更类似于实行分封制的西周时期,即: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没有绝对的统治权;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故“分封制”通常也被表述为“封建制”。秦汉以来,随着三公九卿、郡县制等一系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君权日益得到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渐加强。(6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