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育才中学2022-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50分,每题2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人民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的战争考验是A.抗日战争B.人民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战争D.北伐战争2.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我国导弹部队的主要战略任务是A.核反击任务B.核试验任务C.核轰炸任务D.核进攻任务3.“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这段话最有可能出现在A.巴黎和会B.万隆会议C.日内瓦会议D.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4.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1972年中日建交C.1971年,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2022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5.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得到改善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彻底失败B.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C.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的作用D.《中美联合公报》的促进6.将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重大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中美联合公报》发表②《中美建交公报》发表③尼克松总统访华④基辛格秘密访华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7.1996年被列为“863计划”的第八个领域的是A.海洋高技术B.激光技术C.生物技术D.信息技术8.18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中国人来了”(译文),这里是指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毛泽东首次率团访问苏联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9.新中国诞生后,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更对学生提出了“健康第一”的要求。提出这一要求的是A..周恩来B.毛泽东C.刘少奇D.邓小平10.20世纪来,人类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是A.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B.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自动化C.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集成化D.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化11.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在A.20世纪9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初D.21世纪12.5\n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下列事件表明中国在21世纪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是A.中国重返联合国B.中日邦交正常化C.中国加入APECD.中国加入WTO13.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将一块金牌挂在一位中国运动员胸前,并说“这是中国体育最伟大的一天。”这位为中国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运动员是A.容国团B.李宁C.许海峰D.陈镜开14.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A.小学教育B.职业教育C.中等教育D.义务教育1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巨大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高等教育已形成相当的规模B.高校数量大大增加C.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办学条件明显提高D.已有一大批高校成为世界第一流的高水平大学16.描写地下工作者以殊死搏斗保卫山城重庆迎接黎明的是A.《青春之歌》B.《红岩》C.《高山下的花环》D.《将军吟》17.40年前的一篇新闻稿中有这样一组关键词:乒乓外交、破冰之旅、历史性的握手、世界的一周。这篇新闻稿报道的应是A.中美正式建交B.尼克松访问中国C.亚非会议圆满成功D.中国重返联合国18.一个同学想走进电影院了解新中国诞生的故事,如果要你给他推荐一部影片,你会选择下列哪一部A.《大决战》B.《日出东方》C.《开国大典》D.《抉择》19.国家实施863计划以来,在某些方面步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克隆”、“基因”、“器官移植”等已成为寻常百姓耳熟能详的名词,这项技术属于863计划的八大领域之一的A.生物技术B.信息技术C.能源技术D.新材料20.互联网已经逐渐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以下能通过互联网实现的是①购物②上课③看病④发邮件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21.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上网人数每年正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上网群体主要是A.儿童B.青少年C.成年人D.老年人22.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学校的科学技术工作成绩显著,其成绩有:①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占1/3以上②获得的国家发明奖,占全国1/3左右③有些成果已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④学校数量和学科门类进一步增加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3外交活动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自建国以来,我国采取的重大外交方针政策是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求同存异”方针③“一国两制”方针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4.下列成就在《863计划纲要》制定之后取得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D.“神舟六号”发射成功25.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留下了许多经典的、难忘的瞬间。右边这幅图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是A.我国代表参加联合国的组建工作B.参加亚非国际会议5\nC.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14题):材料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材料二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材料三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材料一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哪位领导人在什么时候提出的?有何重要意义?(6分)(2)指出材料二中的会议名称。说说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哪一方针促进了这次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其中体现出的精神是什么?(6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这一历史事件能够出现的最主要原因。(2分)27.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挚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也动情地说:“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材料二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请完成:(1)材料一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在哪里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签署这一文件有什么意义?(8分)(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6分)(3)材料二中的三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理解是(2分)()。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5\n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4)中美之间的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到恢复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28.(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4世纪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名叫万户,他在一把坐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然后让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材料二 2022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1)材料一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有名的典故,你知道吗?(2分)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感觉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自己的体会简要分析其发射成功的意义?(4分)(3)列举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体育成就各两例(8分)(4)通过上述两则材料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5\n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