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2022.11高一地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判断题和综合题三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3.作答选择题与判断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4.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一、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图1为“古希腊时期托勒密体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体系认为,宇宙的中心是A.地球B.太阳C.恒星D.最高天体2.与现代科学相比,该体系的正确之处是A.月球与火星和木星等是同一级别的天体B.太阳与土星和木星等是同一级别的天体C.水星和土星等天体公转具有同向性图1D.所有恒星与地球之间距离相等2022年9月6日科学家观测到了两次超强太阳耀斑,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影响。图2为“太阳大气层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3.耀斑发生在图2太阳大气层中的A.①日冕层B.②色球层C.③光球层D.④光球层4.有关超强太阳耀斑发生时对地球空间环境造成的影响有A.长江水位上涨明显B.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图2C.全球都会出现极光现象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受到干扰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在离太阳较近的轨道上运行,它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上。据此完成5~6题。-10-\n5.上述材料中讲到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6.图3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图3图4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读图回答7~8题。图47.下列四个城市中,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A.武汉B.成都C.上海D.兰州8.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②太阳辐射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和生物的活动③太阳能量巨大而且集中,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④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能源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图5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序号的是A.①B.②C.③ D.④10.关于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10-\nA.科学家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研究内部圈层B.一般认为,岩浆发源于地壳层中的软流层C.地幔层的范围是图中④,位于地壳层之外D.地核层的范围是图中①,位于地球最外层图6为“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表示大气圈的是A.AB.BC.CD.D12.关于图中水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图6B.水圈是一个规则但不连续的圈层C.水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D.水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图7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3~14题。13.下列旅游景观与图示地貌相类似的是A.长江三峡B.桂林山水C.黄山怪石D.天涯海角14.该地貌的显著特点是A.冰碛物质多B.山谷呈U型图7C.地下有溶洞D.岩石呈球状图8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是A.甲—河口三角洲B.乙—冲积扇C.丙—风蚀蘑菇D.丁—冲积平原16.若图示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时,对区域环境主要影响是A.入海泥沙量增加图8B.河流径流变化减小C.上游降水量增加D.地下水位明显上升图9为“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图9-10-\n17.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强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18.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图10为“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读图回答19~20题。19.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的曲线图是A.①B.②C.③D.④20.图中③河流1至2月断流的原因是A.降水少B.气温低图10C.用水量大D.地下水补给少图11为“某测站测得的某河流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回答21~22题。2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A.大气降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冰川积雪融水22.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图11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23.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A.水汽 B.臭氧C.氮气 D.二氧化碳24.被誉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物质位于A.逃逸层B.直流层C.中间层D.平流层图12为“徐州市2022年12月9日至18日气温变化图”,图13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10-\n25.最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日期是A.9-11日B.13-14日C.15-16日D.17-18日26.据图13判断,10日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A.白天①强,夜晚④弱 B.白天②弱,夜晚③弱C.白天②强,夜晚③弱 D.白天②强,夜晚④弱湖陆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图14为“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7~28题。27.该日湿度最低的时刻是A.08:30~09:30B.10:00~11:00C.12:00~13:00D.13:00~14:0028.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图14A.湖陆的湿度差异B.湖陆的面积差异C.湖陆的海拔差异D.湖陆的热力差异图15为“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图”。读图回答29~30题。29.该日图中各地风力最小的是A.上海B.北京C.昆明D.三亚30.该日风向为东北风的城市是A.昆明B.成都C.三亚D.北京图15(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31.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氧B.大气圈的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C.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全部和水圈的顶部D.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图16中abcd四点间存在环流,根据下表提供的四点气压数值,读图回答32~33题。-10-\n图1632.若abcd四点间形成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处气温低于d处,所以c处气压高于d处B.a处气压低于b处,所以b处气流流向a处C.b处气温高于d处,所以b处气压低于d处D.c处气压高于a处,所以c处气流流向a处33.关于abcd四点间存在的环流,判断正确的有A.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则d为城市B.产生四点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C.若该环流发生在白天沿海地区,则c为海洋D.若该环流发生在夜晚山谷地区,则d为山顶图17为“同一地点天气阴晴状况下昼夜温度变化示意图”,图18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4~35题。34.由图17可知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C.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D.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35.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直接导致图18中A.①作用增强B.大气吸收②减少C.③作用减弱D.④作用增强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如果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A”涂黑;如果你认为错误,则将“B”涂黑。(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36.空气总是由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37.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天体系统。38.对陆地水体更新有重要意义的是陆上内循环。39.人类目前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40.“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太阳辐射少。-10-\n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40分。41.图19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分)图19(1)图中表示小行星带的是▲(填字母),其位于▲、▲(填天体名称)两大行星之间。(3分)(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性、▲性和▲性的特征,这为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营造了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3分)(3)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1分)A.变为寒冷的“冰球”B.体积将会变小C.变为炎热的“火球” D.大气层将会消失(4)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是▲,▲和▲。(3分)42.图20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图20(1)图中A代表▲层,B代表▲层。(2分)(2)A层大气随高度增加,温度▲,原因▲。(2分)(3)有利于高空飞行是▲(填代号)层,其原因是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以▲运动为主,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2分)(4)C层中的▲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1分)(5)云雨雪大风等天气多出现在▲(填代号)层,其原因是▲。(3分)-10-\n43.图21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位于高空的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填序号),气压最低的是▲(填序号)。(2分)(2)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会由▲(填序号)流向▲(填序号),从而形成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3分)(3)在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A地空气▲(受热/冷却),引起气流的▲(上升/下沉)运动,而B地正好相反;至此在A、B两地近地面和高空形成热力环流。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A、B两地近地面▲。(3分)(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市的是▲。理想状况下,城市和乡村降水概率较大的是▲(城市/乡村)。(2分)44.图22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图22(1)水循环环节对应图中的字母分别是:蒸发—▲,地表径流—▲。(2分)(2)图中丁→甲→丙→丁形成的水循环类型是▲循环,该循环的动力主要来自▲能。(2分)(3)丙图景观中的地貌名称是▲,其主要特点是▲。(2分)(4)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环节。南水北调可以改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人类对水循环▲(填字母)环节的改造。(2分)(5)简述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2分)-10-\n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12345678910ACBDBBDACA11121314151617181920DABCDADCDB21222324252627282930ACBDBCBDAC(二)双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3132333435BDABACBDB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3637383940BABAB三、综合题(共40分)41.(10分)题号分值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分D(1分)火星(1分)木星(1分)(2)3分同向(1分)近圆(1分)共面(1分)(3)1分A(1分)(4)3分有适宜的温度(1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1分)有液态水(1分)42.(10分)题号分值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分对流平流(2)2分降低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3)2分B水平-10-\n(4)1分电离(5)3分A该层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1分);且集中了大气层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1分),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易凝结成云致雨43.(10分)题号分值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分④(1分)⑤(1分)(2)3分④(1分)⑤(1分)水平气压梯度力(1分)(3)3分冷却(1分)下沉(1分)冷热不均(1分)(4)2分B(1分)城市44.(10分)题号分值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2分AC(2)2分海陆间太阳辐射(3)2分河口三角洲(1分)地势低平,水流分叉较多,冲积岛屿较多(任答1点1分)(4)2分CC(5)2分联系四大圈层,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促进陆地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动态平衡;塑造地表形态(任答2点,2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