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天体是指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了天体系统。完成1~3题。1.在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是A.恒星和星云B.太阳和地球C.地球和月球D.流星和卫星2.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D.总星系3.目前,人类能探测到的宇宙范围被称为A.太阳系B.银河系C.总星系D.地月系读“太阳系模式图”(图1),完成4~6题。图14.图中表示地球的是A.①B.③C.⑤D.⑦5.图中各行星中,和⑤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③B.④C.⑥D.⑦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包含了三级天体系统B.图中各天体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C.图中各行星的自转方向都是相同的D.太阳因其质量大成为太阳系的中心MPQ地球图2为“部分天体系统示意图”,P、Q是与地球相邻的大行星,M是地球的卫星。读图完成7~8题。7.图中P天体为A.太阳B.水星C.金星D.火星图28.与P、Q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条件是①稳定的太阳光照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③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安全的宇宙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太阳对地球有着重要的意义。完成9~10题。9.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利用的能源都来自太阳辐射\n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C.地球上的风、雨、地震等都与之息息相关D.太阳辐射持续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10.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太阳活动释放出的能量是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②太阳活动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③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④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索契冬奥会于2022年2月7日20时14分(东四区区时)正式开幕,图3为“北半球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11~12题。11.索契冬奥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为A.2月7日16时14分B.2月7日0时14分C.2月8日0时14分D.2月8日16时14分12.“时间去哪儿了?”索契和北京两地产生时差的原因是A.纬度差异B.地球自转图3C.大气运动D.太阳活动读“地球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4),完成13~15题。13.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14.A、B、C、D四地中,地方时相同的是图4A.A地和B地B.B地和C地C.A地和C地D.B地和D地15.图示节气时,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HA地=HB地>HC地>HD地B.HB地=HC地>HA地>HD地C.HC地>HD地>HA地>HB地D.HD地>HC地=HB地>HA地读“某日地球光照图”(图5)(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16~18题。16.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为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7.这一天,图中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23°26′B.26°52′C.66°34′D.90°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A、B两地均为日出图5B.此时,C地的区时为9:00C.此日,D地昼长为0小时D.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图6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n,其中甲、乙、丙、丁四点分别表示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近日点、远日点。完成19~20题。19.地球位于图中甲处时的时间是A.6月22日前后B.1月初C.12月22日前后D.7月初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A.地球位于甲处时,公转速度最快B.地球位于乙处时,公转速度最慢C.地球位于丙处时,宿迁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D.地球由丙处公转到丁处的过程中,宿迁白昼变短读“某学生画的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7)”,完成21~22题。图721.图中箭头标注错误的是A.①②B.④⑤C.③⑤D.⑦⑧22.下列岩石属于变质岩的是A.石灰岩B.页岩C.大理岩D.玄武岩当地时间2022年10月30日,哥斯达黎加圣约瑟的图里亚尔瓦火山持续喷发。这次喷发是150年来最剧烈的一次,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8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23~24题。图823.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起主要作用的是A.①B.②C.③D.④24.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A.① B.② C.③ D.⑤读“北半球某地形成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图9),完成25~28题。\n图925.abcd四处,温度最高的是A.a处B.b处C.c处D.d处26.abcd四处,气压最高的是A.a处B.b处C.c处D.d处27.图中甲处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28.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有“中国丹霞”已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其中的广东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图10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29~30题。29.构成丹霞山地貌的岩石属于A.变质岩B.沉积岩C.侵入岩D.喷出岩30.塑造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图10A.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31.天体系统级别由低到高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32.太阳活动强烈时,地球上的降水量明显增多,地震也比较频繁。33.无论近地面还是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都与等压线垂直,从高压指向低压。34.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是其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条件。35.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快。36.若黄赤交角变大,则地球上温带范围变小。37.地壳和地幔构成地球岩石圈。38.岩石圈是最重要的外部圈层。39.化石是人类了解地球历史的重要依据,它主要存在于岩浆岩中。40.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三、综合题(本部分共4题,共30分)41.读甲乙丙丁四个不同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示意图(图1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10分)\n图11(1)甲地夏至时昼长为小时,该地位于半球。(2)乙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状况为,该地位于地区。(3)丁地冬至时昼长为小时,该地位于五带中的。(4)秋分日,四地昼夜长短的共同特点是,这一天,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5)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地。42.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图12),回答问题。(10分)图12(1)图中A、B、C代表的岩石类型分别为:A,B,C。(2)图中数码表示的作用分别为:\n①,②,③。(3)图中的岩浆发源于地幔中的层。(4)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该处形成山岭的原因是。43.读“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图13),回答问题。(10分)图13(1)写出图中各气压带的名称。a;b;c;d。(2)写出图中各风带的名称。①;②;③。(3)风带②的风向为。(4)此时,北半球为季,判断依据是。\n宿豫中学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中调研测试答案地理一、选择题二、判断题31323334353637383940BBAAAABBBB三、综合题(本部分共4题,共30分)41.(10分)(1)18北(2分)(2)昼夜等长赤道(2分)(3)0北寒带(寒带)(2分)(4)昼夜等长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3分)(5)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