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读表,完成下面1~2题。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地地方时比甲地晚16分钟B.乙地比甲地早1小时见到太阳C.甲乙两地区时均为105°E的地方时D.甲乙两地区时相同2.甲、乙、丙三地自转线速度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乙>甲>丙下图为某地朝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此完成3~4题。3.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则该地的经度是A.150°EB.160°EC.105°ED.90°E4.若∠2=45°,则该地的地理纬度为A.45°NB.45°SC.66°34′ND.66°34′S阅读下表,回答5~6题。5.右表是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注:与日出日落时间相同),此时,昼夜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昼长夜短B. 昼夜平分C. 昼短夜长D. 无法判断6. 上表说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A. 北半球,向南移B. 北半球,向北移C. 南半球,向南移D. 南半球,向北移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回答7~8题。7.H的数值应为A.40B.60C.125D.1348.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不会影响9\nA.A的数值B的数值C.I的数值D.G的数值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9.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10.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11.有关图示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带a控制下,寒冷少雨B.风带b控制下,寒冷少雨C.风带c控制下,温和多雨D.风带d控制下,温和多雨下图中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Q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P、Q两地西侧均为海洋。读图,回答12~13问题。12.P地近地面的风向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13.PQ两地常见的天气状况是A.P气温日较差小B.P降水季节差异明显C.Q地终年温和多雨D.Q地盛行西风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14~15题。14.1月,图中A地盛行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西北季风15.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读某区域气候区分布图,回答16~17题。16.影响Ⅰ气候区和Ⅲ9\n气候区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河流D.海陆位置17.分布在Ⅱ气候区的R城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风力较弱B.气温较高C.降水较少D.光照较强读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18~19题。18.此时,盛行西南风的是A.哈尔滨B.北京C.青岛D.重庆19.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A.气温较高B.气压较低C.降水较多D.日温差大右图为某地等压线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20~21题。20.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为北半球的高气压B.甲地为南半球的低气压C.乙地为北半球的低气压D.乙地为南半球的低气压21.丙、丁两地A.丙地气压较低B.丁地盛行偏北风C.丙地风力较小D.丁地多阴雨天气右图为某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22.若此图表示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甲处可能是极地高压B.受下沉气流影响,撒哈拉沙漠地区炎热干燥C.乙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降水较多D.受①气流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湿润23.若此图表示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则此时A.北京进入多雨季节B.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C.印度吹东北风D.我国正值冬季右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24.若该洋流是一支寒流,其可能位于A.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的东侧B.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的东侧9\nC.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的东侧D.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的西侧25.若该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海区,其流经海区A.渔业资源增多B.沿岸增温增湿C.航运速度增快D.南北温差增大嶂石岩地貌,赤壁丹崖,如屏如画,甚为壮美,右图所示为嶂石岩地貌景观,该地岩石主要由薄层砂岩和页岩组成,据此完成26~27题。26.嶂石岩地貌的岩石类型,属于A.侵入型岩浆岩B.喷出型岩浆岩C.沉积岩D.变质岩27.形成嶂石岩地貌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为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固结成岩——流水侵蚀——变质作用C.流水侵蚀——地壳抬升——岩浆侵入D.岩浆喷出——变质作用——地壳抬升读图,回答28~29题。ABCD28.图中属于冲积扇的是A.AB.BC.CD.D29.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成“世界屋脊”的作用是A.岩浆活动B.流水作用C.冰川堆积作用D.板块运动位于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于2022年4月14日喷发,火山灰在7000~10000米的高空形成了火山灰云团。读图回答30~31题。30.下列关于冰岛火山喷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B.造成北极地区冰盖大面积融化,形成洪水C.将增强大气的吸收作用,加剧全球气候变暖D.火山喷发后当地昼夜温差变小31.该岛屿拥有丰富的9\nA.地热资源B.石油资源C.淡水资源D.人力资源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32~33题。32. 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A. 均为热带气候类型B.体现了从高纬到低纬的地域分异规律C. 欧洲大陆有类似分布D. 地域分异的产生是以水分为基础的33. 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区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B. 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 丙区域河流长但流量变化小D. 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提高丘陵、山地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如图为某丘陵植被覆盖率提高后洪峰水位过程线示意图。完成34~35题。34.植树造林导致水位过程线滞后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减少B.地形坡度减小C.涵养水源能力增加D.地表径流阻力增大35.植被覆盖率增加对外力作用的主要影响是A.风化作用减弱B.搬运作用增强C.侵蚀作用减弱D.成岩作用增强红叶是秋季富有色彩和欣赏性的旅游景观,如图为我国部分红叶观赏地及10月红叶的最佳观赏区图。据此完成36~37题。36.下列四地中,观赏红叶时间最早的是A.红叶谷B.香山C.栖霞山D.五指山37.九寨沟、香山两地最佳观赏红叶时间大致相同,其主要原因是九寨沟比香山A.纬度更低9\nB.海拔更高C.距海更远D.降水更多读我国部分相对高度在1000m以上的山地森林植被垂直带谱图,回答38~40题。38.图示山地都有的植被类型是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针叶林39.与图中28°N以南山地有无针叶林存在关系最密切的是A.光照B.热量C.水分D.海拔40.下列山地中针叶林分布下限海拔最低的是A.莽山B.武夷山C.神农架D.宝天曼二、综合题(共四道小题,共计40分)4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4分)(1)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并判断图中的晨线是________。9\n(2)把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________。若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请判断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东侧或西侧)。(3)E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4)此时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占全球的范围 (__) A.等于1/2 B.等于3/4 C.小于1/2 D.大于3/442.下图为2022年2月某日某时局部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问题。(7分)(1)甲地天气系统为,该天气系统中心气流垂直方向作运动,常出现天气。(2)此时,北京、南通两地分别处在和天气系统的前方。其中,降水概率较大的城市是,近期最先可能受寒潮天气影响的是。43.山地对海洋气流的影响,不仅造成山坡两侧的天气差异,而且对山坡两侧的气候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下面是研究小组获得的有关材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9分)材料一 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下图所示。9\n材料二 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降0.5℃。某一高度后,空气逐渐干爽,气温每百米降 0.8℃。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 1℃。材料三 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上图。(1)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计算A、B两处的气温。(2)结合材料说明南美洲巴塔哥尼亚荒漠直抵东海岸的原因。44.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2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2)写出图中A、B两处河谷形态上的差异:A________,B________(填槽形或“V”形)。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n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题答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