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周练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2022•河池二模)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2.(2022•沈阳)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透过草叶上的露珠看到了被放大的叶脉B.从不同方向都看到了桌面上的苹果C.在台灯下写字时,纸面上出现了手的影子D.房间的墙壁上装有大的平面镜,增大了视觉空间3.(2022•闽清县校级模拟)下列现象:①隔着玻璃看窗外的景物;②桥在水中的“倒影”;③站在河水中看到腿变短了;④小孔成像.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③ 4.(2022•嘉兴)某同学进入泳池前以为池水很浅,踩下去后却有一种“踏空”的感觉,则水的实际深度要比看上去的深一些,其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路可逆 5.(2022•十堰)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A.B.C.D.6.(2022•南宁)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7.(2022•娄底)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6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8.(2022•贵港)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9.(2022•南京)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10.(2022•宜昌)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11.(2022•雅安)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2.(2022•威海)荣成烟墩角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 13.(2022•鄂州)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A.一直变小B.一直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14.(2022•漳州)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C.二维码是光源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白色部分吸收光 15.(2022•成都校级自主招生)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而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那么在另一侧所成的像是( )6A.a端变细,b端变粗B.a端变粗,b端变细C.a、b端变粗D.a、b端变细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6.(2022•淮安)如图所示,铅笔斜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铅笔好像在水面和折断了,这是光的 现象,水中部分看起来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这是因为盛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相当于 (选填“凸”或“凹”)透镜. 16题图17题图18题图17.(2022•泸州)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分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 入射角(以上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会先到达90°,入射角继续增大时,便没有了 (选填“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光纤通信就是利用了此原理来减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18.(2022•常熟市模拟)如图所示为光在空气和玻璃间传播的情况,由图可知,法线是,入射光线是 ,折射角是 ,玻璃在 侧. 19.(2022•峄城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b点,若在虚线框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c点.若在虚线框内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a点.则甲透镜是 透镜,乙透镜是 透镜.防盗门上面的“猫眼”选用的是透镜(甲/乙),通过它看到,像。19题20题21题20.(2022春•江阴市校级月考)如图,水池底部A处有一光源,没倒水时在侧壁B处形成一个亮的光斑.一个人站在水池外从上往下看,当向容器中加水至EF处时,亮斑在B点的 (上方/下方/原处),当水面到达CD时,亮斑在B点的 (上方/下方/原处). 21.(2022•连云港校级模拟)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的位置变浅了,另一条鱼变大了.前者是由于光的 (反射/折射)形成的 (实/虚)像,后者是由于水和鱼缸此时共同组成了一个 (凸/凹)透镜. 22.(2022•彰武县模拟)小明在姥姥家玩耍时,对姥姥的老花镜产生了兴趣,他结合在学校学到的透镜的知识进行了研究,请你帮助他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拿着姥姥的老花镜,正对着阳光,可以在地上找到一个很小很亮的点,小明拿着自己的近视眼镜,正对着太阳,他 (选填“能”或“不能”)找到这样一个点,因为近视镜对光线有 作用;(2)小明想利用姥姥的老花镜把书上的字放大,则老花镜离书的距离应在老花镜的 ,小明又拿着老花镜向远处看,他看到远处的景物变成 的了.23.(2022•于洪区一模)小芳同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她首先按下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调或者把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6;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 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 的实像.23题图 24题图三.解答题(共7小题,每图、每空2分,共42分)24.(2022•淮北模拟)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光路图.(2分)25.(2022•锦州)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A的位置,请画出:(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分)26.(2022•南充)如图,完成图中的光路图.(4分)25题图26题图 27.(2022•盘锦三模)如下图中,AO为入射光线,OB是经镜子后射出的光线,就下列三种情况,在O点用作图法填入三个适当而且不同的镜子。(6分) 28.(2022•枝江市校级模拟)某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他们让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入到玻璃砖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6分)入射角i/°1020304050607080折射角r/°6.713.319.625.230.735.138.640.6(1)根据实验数据你能得到的结论有: ;(2)另一小组让一束激光从空气斜射入到水中,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他们记录的折射角为60°,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结论,他们的错误是: .(3)甲乙两图中入射角相同,对比两图折射角请你推理,两个外形完全一样的水凸透镜和玻璃凸透镜, 的焦距更短.28题图29.(2022•高淳县一模)实验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2分)6(1)如图甲所示为实验装置图.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现象说明: .(2)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 .实验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3)如图丙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4)若将(3)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是否还会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填“会”或“不会”)。(5)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 透镜方向移动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30.(2022•潍坊校级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0分)(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线处,他通过凸透镜可看到光源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将大小如图2所示的光源放在光具座15cm刻度线处,如果此时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侧看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3中的 (4)同学们看了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后,进行了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6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一定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