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在202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考虑到文化因素对竞选获胜具有重要的意义,两党都围绕着文化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宣传,以期抢占文化的“桥头堡”,这体现了()A.文化是政治的基础B.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C.文化是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D.文化教育对政治起促进作用3.面对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十二五”期间,我国必须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巩固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这说明()A.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B.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C.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D.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日趋激烈4.2022年9月8日,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等是我们在中秋节时的固有习俗。下列对中秋节的习俗理解不正确的是()A.它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它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形式C.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D.它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5.世界上任何国家,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其民族文化都应受到尊重,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都有权利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体现了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各国文化差异性的原则B.各国文化互相交融的原则C.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D.各国文化独立发展的原则6.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A.商贸活动B.人口迁徙C.教育D.外出旅游7.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A、较强融合性B、鲜明民族性C、相对稳定性D、明显渗透性8.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要继承这一传统文化,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人们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是()①批判地继承②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下列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B.继承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C.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D.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5\n10.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在文化发展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科学技术进步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教育方式的变革D.思想运动11.在谈及文学创作时,莫言表示,中国作家要找到、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从民族文化的根源里挖掘创作的冲动。这意味着()A.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B.要尊重不同民族文化C.文化首先是民族的,其次是世界的D.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12.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中存在着与传统制造业类似的现象——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只能做贴牌加工,或仅仅出口文化“零件”和“素材”。要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必须()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D.彻底改变传统文化13.近年来,“风水术”又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在一些学者的论著中,把“风水决定祸福、兴衰”说成是建筑选址的“环境科学”。对此,需要我们()A.否定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创新B.继承传统习俗,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C.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D.提高辨别先进文化和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14.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的原则是()A.照搬其他民族文化B.重视借鉴其他民族文化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坚持复兴我国的传统文化1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①汉字②文学艺术③史书典籍④科学技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16.“中国味道”号称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饮食文化,在各地呈现出风味多样的特点。口味方面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风味上有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特色。这说明我国的饮食文化()①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②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点③与西方饮食文化融为一体④在继承中发展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17.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A.民族性B.地域性C.阶级性D.包容性18.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自强不息 B.勤劳勇敢 C.爱国主义 D.爱好和平19.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A.文化的先进性应当体现在道德上而不是科技教育上B.必须大力弘扬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C.既要重视文化水平提高,又要重视道德素质培养D.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20.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见,中华民族精神是()A.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B.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C.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D.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哈32中2022~2022学年度下学期3月考试政治试题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卡5\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从古至今,春节就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亲人团聚的幸福,是全世界华人沟通联络的情感纽带,世界各地庆祝春节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由文化部等部门组织的2022年第五届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在全球99个国家和地区正式启动。活动共计385个项目,包括主题庙会,广场巡游,旅游推介,文艺演出,新媒体网络以及文化名人与当地民众互动等各类活动。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19分)22.扫墓、踏青、折柳、沐浴、吟咏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途径的相关知识,对我国清明文化习俗方式的变化进行分析。(12分)(2)结合材料说明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9分)5\n5\n哈32中2022~2022学年度下学期3月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解析】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4分)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2分)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3分)这些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4分)③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