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二中2022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卷政治试题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一个有哲学智慧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这说明A.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真正的哲学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古代哲学家用诗词标榜自己所从属的哲学阵营,当代歌手的歌词中也蕴含着哲学思想。以下歌词中与孟子的“心之官(官:官能,作用)则思”的观点具有不同的哲学倾向的是①真心祈祷,天佑中华,愿你平安昌盛生生不息啊(《天佑中华》)②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③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④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3.近日,“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中文热词有望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的消息引发网民热议:有人将之归结为中国影响力的提升,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新例证;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词汇本身带有贬义或者嘲讽意味,有损中国人形象。这说明A.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不同的人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不同D.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像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逐步形成(下图),这一过程说明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②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中国共产党把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5.下图中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14-\n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关系生产的客观联系②顺应自然节律,对自然的征服③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①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②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③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寒门何能出贵子”是近年来人们探讨的教育热点之一。“寒门难出贵子”其实也是走向公平和现代社会的一种“阵痛”,既隐藏有正常因素,又折射出正面意义。从寒门学子个人的角度看,要坚持①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②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求学路上的一切困难③顽强拼搏,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④抓住人生的重点,埋头苦学,提高升学率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8.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提出: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得就愈多。寓意就是,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C.事物的性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D.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9.2022北京APEC会议各成员国领导人服装以其简约、传统、典雅、时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系列展示中国人新形象的中式服装,其根为“中”,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和文明;其魂为“礼”,代表的是中国礼仪文化;其形为“新”,代表的是款式样式的创新。合此三者,谓之“新中装”。“新中装”的设计蕴含的哲理是A.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B.辩证否定既是联系环节又是发展环节C.形式新颖是判断新事物的标准之一D.形式与内容保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0.美国人海因里希调查了75000起工伤事故后,提出了“海因里希安全法则”的概念,即8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因素,10%是因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仅有2%是因为不可控因素。这一法则告诉我们A.生产实践是发生工伤事故必然前提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发生工伤事故的主要原因C.减少工伤事故必须按安全生产规律办事D.只要生产中能摆脱“人”的因素,就能避免工伤事故发生11.观察下图,图中右侧的白色矩形要显得比左侧的黑色矩形大,其实两个矩形是一样大的。最近,科学家对这一长期令人困惑的现象作出了合理解释。原来人眼有响应明暗的功能,亮和暗在人眼视网膜上的处理过程由两个不同的通道完成。这说明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③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④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真理性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n12.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不久前发布消息称,已研究出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短距离通讯技术LiFi(LightFidelity,可见光通信)。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的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灯光上网”的成功研制①基于实践活动,发挥了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及人类认识的无限性③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无法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④体现了意识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A.是正确的,看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B.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14.放开“单独二孩”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放开“单独二孩”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①联系是普遍的,任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5.《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16.下列四句理财名言分别体现的哲理依次为理财名言体现的哲理把握商机的头号敌人便是拖延100%理财资金=50%稳守+25%稳攻+25%强攻股票有涨有落,但打着信心标志的股票将让你股海畅游积极性投资时,要把可承担风险比重作为资金分配参照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调节控制作用②要把握时机促成质变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要把握联系的条件性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17.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感觉剥夺实验,就是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意识混乱现象。这一实验证明了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的产生能够脱离客观事物 ④联系构成事物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18.改革、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加快改革、启动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77次“改革”,开启了2022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大幕。全面深化改革表明①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②实践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改革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事物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事物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唐人顾况有诗云:“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14-\n生豆苗”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事物运动有自身内在的规律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③矛盾具有特殊性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20.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史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C.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D.对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21.中国有句古话,叫同行是冤家。从哲学角度理解,为什么只有同行容易成为冤家呢?因为只有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利益,竞争、冲突在所难免。这说明A.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贯通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22.下列成语或俗语中,能够同时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的是①唇亡齿寒②吐故纳新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3.2022年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基于对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不同阶层群体间关系的实际分析上,得出“社会信任度下降”的结论,这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依据材料信息,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转变社会意识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4.“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通常情况下这句话没有错: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其营养价值越高,味道越好。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隐患。这说明①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②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③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④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足球改革是我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发展足球运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纳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改革。由此可见A、系统优化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D、抓住主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0分26.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全线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是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建成的一条城际高铁。一大学生网友在博客上留下了他的高铁体验,请你跟帖,指出其相应的哲学道理。(6分)-14-\n高铁体验哲学道理一路上我兴奋、激动又有些紧张,手心直冒汗。(2分)①列车运行平稳,如果不注意窗外唰唰远去的村镇田野,根本没感觉我是在地上飞。(2分)②现在从杭州到上海只需要38分钟,就像在同一座城市一样。(2分)③27.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价值观领域的博弈是激烈的、长期的、复杂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研究上广泛吸收国内研究的成果,积极探讨具体价值条目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发展形态、逻辑脉络以及在全球化视域下的特定表现;同时,还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始终关注核心价值观在培育和践行中的具体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践行策略。请运用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关的知识分析材料一。(12分)28.为贯彻中央提出的“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确立了“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分类指导方针。鼓励苏南经济发达市、县与苏北经济薄弱县实行对口挂钩协作,加速苏北工业化进程;利用新一轮沿海开发的契机,建设苏中以长江为轴的新型国际制造业基地;鼓励苏南主动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主动与上海及国际经济接轨,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通过大桥、大港和高速路网建设,促进苏中、苏南、苏北的合作发展,从而形成长江南北联动开发,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竞相发展的新格局。结合材料说明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过程中,江苏是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统筹本省经济发展的?(12分)-14-\n29材料一:十八大至今,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路,“依法治国”贯穿其中。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从司法实践方面,习近平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材料二:当前,我国改革正进入深水期,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迎来最佳的历史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形成符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尽管困难依然存在,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念。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依法治国需要在每一个具体目标的落实中得到检验。(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谈谈推进依法治国应该坚持的方法论原则。(8分)-14-\n株洲市二中2022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政治答题卡注意事项:1.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铅笔,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笔答题作答必须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填写,答题不得超出答题框。2.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班级:姓名:缺考考生标记,由监考员用2B铅笔填涂贴条形码区(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16ABCD23ABCD24ABCD25ABCD20ABCD21ABCD22ABCD17ABCD18ABCD19AB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0分。请将其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26(6分)①②③27(12分)-14-\n28.(12分)29(2)(8分)29(1)(12分)-14-\n株洲市二中2022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试卷政治试题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一个有哲学智慧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生活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这说明A.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真正的哲学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古代哲学家用诗词标榜自己所从属的哲学阵营,当代歌手的歌词中也蕴含着哲学思想。以下歌词中与孟子的“心之官(官:官能,作用)则思”的观点具有不同的哲学倾向的是①真心祈祷,天佑中华,愿你平安昌盛生生不息啊(《天佑中华》)②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③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④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3.近日,“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中文热词有望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的消息引发网民热议:有人将之归结为中国影响力的提升,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新例证;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词汇本身带有贬义或者嘲讽意味,有损中国人形象。这说明()A.事物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无条件的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C.不同的人对不同事物的认识不同D.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像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逐步形成(下图),这一过程说明()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②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中国共产党把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④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5.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关系生产的客观联系②顺应自然节律,对自然的征服③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14-\n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①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②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③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7.“寒门何能出贵子”是近年来人们探讨的教育热点之一。“寒门难出贵子”其实也是走向公平和现代社会的一种“阵痛”,既隐藏有正常因素,又折射出正面意义。从寒门学子个人的角度看,要坚持①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②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求学路上的一切困难③顽强拼搏,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④抓住人生的重点,埋头苦学,提高升学率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8.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提出: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得就愈多。寓意就是,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C.事物的性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D.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9.2022北京APEC会议各成员国领导人服装以其简约、传统、典雅、时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系列展示中国人新形象的中式服装,其根为“中”,代表的是中国的传统和文明;其魂为“礼”,代表的是中国礼仪文化;其形为“新”,代表的是款式样式的创新。合此三者,谓之“新中装”。“新中装”的设计蕴含的哲理是A.辩证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B.辩证否定既是联系环节又是发展环节C.形式新颖是判断新事物的标准之一D.形式与内容保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0.美国人海因里希调查了75000起工伤事故后,提出了“海因里希安全法则”的概念,即88%的事故是因为“人”的因素,10%是因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仅有2%是因为不可控因素。这一法则告诉我们A.生产实践是发生工伤事故必然前提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发生工伤事故的主要原因C.减少工伤事故必须按安全生产规律办事D.只要生产中能摆脱“人”的因素,就能避免工伤事故发生11.观察下图,图中右侧的白色矩形要显得比左侧的黑色矩形大,其实两个矩形是一样大的。最近,科学家对这一长期令人困惑的现象作出了合理解释。原来人眼有响应明暗的功能,亮和暗在人眼视网膜上的处理过程由两个不同的通道完成。这说明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③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④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真理性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无需wiFi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不久前发布消息称,已研究出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短距离通讯技术LiFi(LightFidelity,可见光通信)。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的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灯光上网”的成功研制①基于实践活动,发挥了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4-\n②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及人类认识的无限性③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无法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④体现了意识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A.是正确的,看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B.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14.放开“单独二孩”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放开“单独二孩”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①联系是普遍的,任意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联系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联系是多样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5.《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16.下列四句理财名言分别体现的哲理依次为理财名言体现的哲理把握商机的头号敌人便是拖延100%理财资金=50%稳守+25%稳攻+25%强攻股票有涨有落,但打着信心标志的股票将让你股海畅游积极性投资时,要把可承担风险比重作为资金分配参照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调节控制作用②要把握时机促成质变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要把握联系的条件性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17.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感觉剥夺实验,就是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意识混乱现象。这一实验证明了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的产生能够脱离客观事物 ④联系构成事物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18.改革、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加快改革、启动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77次“改革”,开启了2022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大幕。全面深化改革表明①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②实践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改革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事物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事物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唐人顾况有诗云:“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事物运动有自身内在的规律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③矛盾具有特殊性④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4-\n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20.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史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C.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D.对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21.中国有句古话,叫同行是冤家。从哲学角度理解,为什么只有同行容易成为冤家呢?因为只有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利益,竞争、冲突在所难免。这说明A.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贯通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22.下列成语或俗语中,能够同时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的是①唇亡齿寒②吐故纳新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3.2022年1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基于对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不同阶层群体间关系的实际分析上,得出“社会信任度下降”的结论,这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依据材料信息,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转变社会意识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4.“吃就吃新鲜的!”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通常情况下这句话没有错:对大多数食品而言,越新鲜,其营养价值越高,味道越好。但对黄花菜、海蜇、木耳等食品而言,“新鲜”往往意味着可能存在导致食物中毒的隐患。这说明①.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②.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③.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④.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足球改革是我国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发展足球运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纳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改革。由此可见A.系统优化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D.抓住主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0分26.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全线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是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建成的一条城际高铁。一大学生网友在博客上留下了他的高铁体验,请你跟帖,指出其相应的哲学道理。(6分)高铁体验哲学道理一路上我兴奋、激动又有些紧张,手心直冒汗。(2分)①列车运行平稳,如果不注意窗外唰唰远去的村镇田野,根本没感觉我是在地上飞。(2分)②现在从杭州到上海只需要38分钟,感觉就像在同一座城市。(2分)③-14-\n答案:高铁体验哲学道理一路上我兴奋、激动又有些紧张,手心直冒汗。①意识有能动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精神状态具有调节作用(2分)列车运行平稳,如果不注意窗外唰唰远去的村镇田野,根本没感觉我是在地上飞。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分)现在从杭州到上海只需要38分钟,感觉就象在同一座城市。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加强原有的联系。(2分)27.为贯彻中央提出的“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确立了“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的分类指导方针。鼓励苏南经济发达市、县与苏北经济薄弱县实行对口挂钩协作,加速苏北工业化进程;利用新一轮沿海开发的契机,建设苏中以长江为轴的新型国际制造业基地;鼓励苏南主动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分工合作,主动与上海及国际经济接轨,提高经济国际化水平;通过大桥、大港和高速路网建设,促进苏中、苏南、苏北的合作发展,从而形成长江南北联动开发,三大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竞相发展的新格局。结合材料说明在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过程中,江苏是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统筹本省经济发展的?(12分)①联系具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江苏加强大桥、大港和高速路网建设,鼓励苏南与苏北的挂钩合作,促进省际、国际交流合作的发展举措。(3分)②联系具有多样性,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江苏在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过程中,既注重省内三大区域的优势互补,又主动参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分工与合作,主动与上海及国际经济接轨,做到了对事物联系的具体分析。(3分)③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江苏着眼于全省“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确立了省内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类指导方针和改革措施。(3分)④部分影响整体。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通过提升苏南发展水平,促进苏中快速崛起,发挥苏北后发优势,实现江苏的全面发展。(3分)(答联系的普遍性、或系统优化分析言之成理均可同样可给3分。满分不超过12分)28.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价值观领域的博弈是激烈的、长期的、复杂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研究上广泛吸收国内研究的成果,积极探讨具体价值条目在中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发展形态、逻辑脉络以及在全球化视域下的特定表现;同时,还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始终关注核心价值观在培育和践行中的具体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践行策略。请运用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关的知识分析材料一。(12分)①矛盾是普遍的,要求我们承认矛盾,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价值观领域存在的博弈是激烈的、长期的、复杂的。4分-14-\n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要结合自身国情,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4分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要广泛吸收国内研究的成果,又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和践行中出现的具体问题。4分29.材料一:十八大至今,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路,“依法治国”贯穿其中。无论是改革还是反腐,都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从司法实践方面,习近平要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司法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材料二:当前,我国改革正进入深水期,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迎来最佳的历史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形成符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尽管困难依然存在,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念。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依法治国需要在每一个具体目标的落实中得到检验。(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12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依法治国是我国面对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必将为实现人民权益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4分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推进依法治国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的有力保障。3分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树立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推进依法治国更能保障人民的权益得到实现。3分④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趋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依法治国应该坚持的方法论原则。(8分)(1)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困难、信心)(2)重视的积累(一蹴而就)(3)抓机遇,促质变(战略机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