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襄阳市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高二政治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1.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春节将至,生活在异乡的人民便开始“搬家”:从工作学习之地“搬”回家乡,节后再从家乡回到“第二故乡”。他们敏锐地踩着节日的节奏,与之周旋、适应,行走在路上。当一些人以某处固定的“家”为阡陌世界的核心时,更多的人却将“背上行囊,走上回家的路”当做了生活的本身,并因此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春运”这一行吟诗人般的生活。这表明①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③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2022“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陈俊贵——平凡中彰显大爱,震撼中激扬正气;平民英雄让感动常在,让真情永存。他以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尊崇的“义”。—个大国的崛起,不可能仅仅是经济奇迹和物质文明,还要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撑。这表明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②政治是经济的基础,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③经济、政治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④一定的文化会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由此可见①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人创造了文化,优秀的文化也在塑造着人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④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决定因素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苏州月·中华情”——2022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在苏州太湖之滨举办,人们看晚会,吃月饼,赏月,家人团聚,其乐融融。据说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节日,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由此可见①民族节日是—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民族节日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有持久影响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一曲全新的“神曲”从萌妹子到广场舞大妈,从南方小弟到北方爷们,从健身房到APP,都在跳“小苹果舞”据此回答6-7题:66.《小苹果》编曲的节奏感和接地气的歌词,再搭上时下流行的复古潮流,造就这首歌曲的成功,曲风复古,瞬间把人们带回那个所有年轻人都会去舞厅跳迪斯科的年代。此外,《小苹果》的MV是由获得韩国Gaon音乐颁奖礼年度风格舞蹈奖的李朱善打造的,促使《小苹果》火上更火。《小苹果》的成功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④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古为今用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7.《小苹果》MV中,筷子兄弟跳着无厘头的欢乐舞蹈,此曲一经网络传播很快走红,被中国网友喻为“洗脑神曲”。上述材料说明①大众传媒依托现在信息技术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新的传媒在我国文化传播与交流中日益逐渐取代旧的传媒,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加快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④现代传媒体促进了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8.《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22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2022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节目一问世,便在社会中引起强烈反响,分别创下全国第二、第三的收视佳绩。其根源在于它们唤醒了深藏在炎黄子孙心中而在键盘时代淡忘了的汉字情结。汉字书写热因此而必起,其原因是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汉字作为“凝固的艺术”具有无穷的魅力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鲜明标志④发掘汉字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行。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表明,中华民族精神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作为精神力量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首《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翻唱此歌,诠释经典,再次让人如痴如醉。由此可见,文艺表演应该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④坚持继承和传播的统一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12.2022年2月25日,习近平在会见来访的台湾界人士时强调,“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们真诚希望台湾同大陆一道发展,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如此强调,是基于①国家的统一与盛衰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②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6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两岸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④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与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3.客家人重视楹联,这些楹联作为客家土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意境悠远,韵味深长。其中振成楼的“振纲立纪,成德达材”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成德达材”表明A.思想道德修养决定科学文化修养B.科学文化修养决定思想道德修养C.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D.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知识为社会造福14.2022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根据公开报道情况,分析人士预计,此次芦山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亿左右,灾后重建资金需求约为1000亿到1500亿。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开始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人们能否预报地震?如何把地震的损失降至最低?这表明A.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B.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实践活动是为了适应哲学发展的需要15.古代哲学家用诗词标榜自己所从属的哲学阵营,当代歌手的有些歌词中也蕴含着哲学思想。以下歌词中与朱熹的“理生万物”的观点具有不同的哲学倾向的是①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难道是缘分,难道是天意(《我的歌声里》)②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我的歌声里》)③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求佛》)。④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国际歌》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6.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人喜好月圆,有人爱百鸟争鸣,有人好断鸿零雁,也有人偏喜欢残荷败柳,一弯瘦月。后两者被人称为喜欢“缺憾美”。但要知道,弯月本身已怀抱着未来的圆满;断鸿零雁更能深切体会百鸟争鸣的可贵;残荷败柳的前身,难道不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致?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①人们对同一件事物的认识是可以有差异的②事物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③“缺憾美”的感觉源自人们的主观想象④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坚持原则17.漫画《坚持原则》中的人错在A.一意孤行,没有尊重客观规律B.因循守旧,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C.生搬硬套,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D.顾此失彼,没有—分为二地看问题18.“站在时光的路口,回望曾经走过的美丽和温柔。许多人,许多事,许多曾经花发枝满的渴求与憧憬,依然在岁月的长河中缓缓流过,又默默回溯。世事纷繁,时光终是无言,所谓的执念也许只是虚妄,所谓的抵达也不过是终点。生命不止,红尘无尽。仅以一程换一种懂得,仅以一程换一场经历,如此,而已。此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材料说明: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的改造世界的作用6②“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是唯心主义思想的体现③人生总是具有自己的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要善于安于现状④认识来源于实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202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0.有一艘船载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另外两个分别是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和数学家。这艘船在海上发生了意外,为了挽救另外两个人的生命,把损失降到最小,必须把一个人扔下海,那么应当把谁扔下海呢?就这一问题,美国一家报社以1000美元的奖金向全国征求最佳解决方案。这件事引起全美国人的关注,报社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答案,绝大多数人都是从这三个人的工作谈起,从不同的方面论证他们的重要性,一时间全国陷入对物理、生物、数学哪一门学科更重要的大规模争论中,谁也无法说服谁。最后,奖金的得主竟是一个年仅十岁的小孩,他的答案很简单:把那个最胖的扔下去!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意志思考问题。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活动具有自主选择性B.意识对人们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意识可以支配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D.发挥主观意志的作用,就是唯心主义21.“202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是电影《2022》中的一句台词。《202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夺破坏,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D.人们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造规律22.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真理与谬误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②对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就意味着接近了真理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23.古人言:“为政贵在行”,“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它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6A.要从实际出发,勇于改革创新B.要坚持知行合一,实事求是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D.要解放思想,克服畏难情绪24.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计52分)25.材料一:2022年2月25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强调:“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是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中国人。两岸同胞应发挥中华民族的整体智慧,互利融合,携手发展,振兴中华,共同来圆‘中国梦’,共同开创我们民族辉煌的新时代。”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不要因为几十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两岸文化交流是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材料二: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以来,“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走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22年3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圆了民族独立梦,圆了百年奥运梦,圆了航天航海梦……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第一部,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部,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两岸文化交流不可抵挡的原因,并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提两条方法措施。(1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分析如何实现中国梦?(12分)26.“天正在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周杰伦的《青华瓷》把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流行、历史与未来很好地融合起来,优美的中国传统诗词的风格再加上配乐的浓郁中国风的味道,让流行音乐变得雅致。有人把它概括为“三古三新”,即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正因为如此,这首歌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广泛传唱,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你从《青华瓷》的成功中感悟到什么?(12分)27.2022年10月20日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首次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大力建设法治中国,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担当的时代使命。党要引领中国改革发展、化解当下社会复杂矛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法治国之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乎改革全局,关乎人民福祉,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民族前途命运。回望历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推进依法治国的轨迹清晰可见: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十六大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大阐释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阶段。道路漫漫而曲折,每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都是通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艰辛求索。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推进依法治国的轨迹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高二政治答案1-5B.D.C.C.A6-10B.A.A.D.D11-15C.A.D.B.D16-20C.C.C.D.A21-24C.B.B.B25.(1)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中华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4分)②两岸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4分)③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4分)方法:互办文化交流活动;互派学生;扩大经贸交流以带动文化交流;两岸增进政治互信等。(4分)(只要言之有理,任答两条可得4分) (2)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实现中国梦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立足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4分)②意识具有能动性,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分)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必须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分)26.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做到取其精华,古为今用。(3分)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分)③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3分)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3分)27.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依法治国的认识。(2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2分)中国共产党探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艰辛而曲折。(2分)③认识具有无限性。(2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其的认识和理解。(2分)④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2分)中国共产党推进依法治国的轨迹说明了这一点。(2分)(说明:答对上述任何三点即可得12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