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商品与乙商品互为替代品,乙商品与丙商品是互补品。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下列变化会导致甲商品需求量增加的是①乙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增加②丙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减少③生产丙商品的成本增加④生产乙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2.稳定物价是我国2022年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稳定物价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从当前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的角度看,正确的选择是A.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B.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C.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D.发行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3.2022年农民张某一家年收入23000元,其中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15200元,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为4000元,农闲时打零工收入3000元,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800元,材料中张某一家的收入分配方式分别是①承包耕地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②入股村办企业分红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③打零工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④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属于初次分配所得A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4.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确定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5%。这是我国八年来在经济增长目标上首次“破八”,其主要原因是 ①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国家与地区间的经济联系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③放缓经济增速有助于经济转型和体制创新④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产业结构的调整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5.“居者有其屋”是百姓的梦想。2022年中央明确1000万套保障房的任务,并以签责任状的形式予以落实。截至去年10月底,全国开工建设保障房超过1000万套,百姓的梦想正逐步变成现实。这一事实说明政府A.积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B.关注民生,直接参与住房建设经营C.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D.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维护生存权6.2022年下半年,全国陆续启动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通过本次换届选举,将在县乡两级产生新一届人大代表,再由他们分别产生县级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乡级行政机关。这说明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C.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D.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基层国家权力机关7.北京时间2022年6月16日晚18时37分许,中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6月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重大突破。现在各国都注重发展经济、科教事业,以增强综合国力。这是因为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③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捍卫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能衡量其国际地位④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决定因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8.培根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表明A.文化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B.文化的力量就在于它是否被传播C.传播文化就是交流文化D.文化传播比创造文化更为重要9.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主要说明的是A.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B.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决定力量C.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D.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10.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论语)心得》一书的扉页中写道:“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①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②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③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①④11.《管子》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12.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继承性和发展性的统一D.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13.近年来,我国沙尘源地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有力地保障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是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的存与发展是客观的3\nC.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界D.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不可分14.意象,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例如,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表达了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意象”反映了A.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艺术形象的主观创造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C.思维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把现实的东西变成意识D.意识活动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创造性15.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通过心理暗示来调节自己的状态。譬如,当你心情烦躁、学习状态不佳时,暗示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也许真的有一定效果;有人暗示自己属于很有修养的人,也许按照一定的标准长此以往的心理暗示,真的成为很有修养的人。这启示我们A.意识能够改变人生的态度和命运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不同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行为选择D.应当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16.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从哲学角度看,李载仁的这种行为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C.说明意识能够决定事物的发展D.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17.下列名言中,与“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包含相同或相似哲理的是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③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④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8.近年来,飙车、醉驾引发的重大交通事故频频发生。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飙车、醉驾的危险驾驶行为正式入罪。这说明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认识总是能正确反映事物C.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D.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19.“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下列与这一观点相同的一组是①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②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④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硕果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在于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论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辩证法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来自实践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1.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分别讲了男人,女人,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各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应该从对具体的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这表明哲学①是对具体科学知识正确概括和总结②是人们对于具体领域事物和现象的根本观点③研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④思维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出共性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22.2022年2月18日,50名旅居巴西、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等国家的福建明溪籍华裔青少年回到故乡明溪学习中国民间艺术、礼仪,参加“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福建明溪营活动。世界华人无论身处何地,身陷何境,心中的“根”始终不变,下列说法中与材料观点相近的是A、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23.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水往低处流⑧苹果落地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A、①②⑨B、③④⑤C、⑦⑧⑩D、②④⑥⑩24.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15—30分钟以上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超过90%。提前发出天气预警信息说明意识活动具有A、目的性B、计划性C、主动创造性D、自觉选择性25.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之所以强调“更要与真理为友”,是因为A.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B.真理与谬误是截然对立的C.追求真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D.追求真理是学生成长的最终目的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3\n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50分)26、从楼市调控到促进就业,中央近期密集“发力”改善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从“盼着降价”到“担心上涨”:中国二三线楼市持续升温。面对房地产市场近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2022年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防止房价反弹,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满足居民合理的自主性住房需求。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2022年7月17日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上指出,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扎实工作。⑴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材料一加以分析说明。(7分)⑵有同学认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请你谈谈对此观点的认识。(6分)27、材料一:《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这是我们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产活动中萌发的唯物主义思想。材料二:王守仁认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以为“良知”即天理,“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材料三: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材料一的哲学的派别,并指出该派别的局限性(3分)(2)比较材料二、材料三反映观点的异同。(6分)28.读“十二五”规划编制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中“十二五”规划编制流程图反映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12分)29.材料一:小戏小品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生动鲜活,能迅速便捷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群众的感情和愿望,贴近现实、贴近群众,是活跃城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内容。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群众性小戏小品创作演出十分活跃,涌现出一批精品佳作,生动表现了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材料二:“群众的文化节日 百姓的艺术盛会”。为了充分展示近年来群众性小戏小品创作演出的丰硕成果,促进基层群众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进一步丰富城乡基层尤其是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部、中国文联定于2022年1月31日至2月7日在北京举办“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活动。此次展演活动是建国以来对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创作演出成果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展示,展演节目从创作到演出全部来源于基层,产生于群众。让基层演员登上首都的大舞台,将普通人的生活通过艺术的形式反映到舞台上。节目内容之丰富、参与人数之众多都属近年来首次。请你从认识论的角度谈谈怎样促进小戏小品的发展。(16分)3\n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政治答题卡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27、(1)(2)\n28、29、高二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BBDABCACACA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DABCCCDADC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n27、(1)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1分)局限性:①他们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由于当时科学发展的限制,不可能被科学证实。(1分)②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1分)(2)两者的共性为:他们都属于唯心主义的派别,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分)不同点为:①材料二反映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材料三反映的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2分)②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2分)28、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编制“十二五”规划作好前期调研和相关论证,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4分)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具体体现。(4分)(如果答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也可给3分)③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通过前期调研和相关论证能够把握国民经济发展的本质和规律,(4分)\n(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分)小戏小品从群众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群众实践中去。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小戏小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