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试题卷试题总分:50分测试时长:与历史共用90分钟命题:王艳桃审题:朱安红一、选择题:下列1—10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们的公共生活空间是指()A.家庭生活空间B.学校生活空间C.熟悉的人和事组成的空间D.并不仅仅由熟悉的人和事组成的空间2.“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告诉我们()A.融入公共生活,是我们健康快乐成长的需要B.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由花和鸟组成的C.要爱护环境,让人和自然和谐共处D.不要爱护环境,让人和自然和谐共处3.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每个人在()上都是平等的。A.人格B.家庭状况C.社会地位D.个人素质4.人称个人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这说明( )A.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是为了别人的赏心悦目B.人际交往,注重礼仪,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C.没有礼节的人,将寸步难行,一事无成D.没有礼仪的人,是一个不谦让的人5.据说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具有“超凡的魅力”,不管说什么,只要做几个姿势,就能把听众吸引住。他的身材并不算高,但他那精心设计过的姿势却总是能唤起一种形象高大的印象。这说明()A.优雅的体态是公共生活中最重要的礼仪B.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和外在风度都要通过体态来表现C.优美的体态风度能帮助人们在交往中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D.体态最能表现一个人的热情奔放和落落大方的性格6.在街道上、居民区内如果乱摆乱卖,大喊大叫,相互干扰,随意倾倒废物,不但影响环境,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秩序。这要求我们()A.要文明生活,维护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7\nB.要自觉融入公共生活中C.要文明交往,懂得交往的技巧D.以文明礼仪美化生活7.两位同学学习和体验了有关公共生活的知识后,对网上交流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同学甲说:“网络是一种技术手段,网上交流个人的事,不属于公共生活,因此可以随意说话。”同学乙说:“网上交流是众多的人群交流、互动的一种形式,是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不能乱说。”对网上交流的认识不正确的有()①网络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它购置的完全是虚拟世界②网上交流充其量是几个人的交往,不是公共生活的组成部分③网上交流多数是与陌生人交流,说话可以不负责④网上交流也是公共生活的一部分,也要讲公共生活的规则A.②③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8.我们常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包含的道理是()①宽容代表无能②宽容是一个人心胸开阔和人格高尚的体现③眼里容不下沙子,凡事应该争个高低④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A.②③B.①②C.①②③D.②④9.礼貌能增进人际和谐,我们要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例如,在与人交往时,要( )①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②表情自然大方,和颜悦色③目光温和,正视对方④一边交谈,一边做其他事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10.个人礼仪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在道德品质、文化修养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这就要求我们( )①加强礼仪修养,注重个人形象②礼仪太繁杂,在家里不必讲究7\n③在交往中做到尊重别人、与人为善、表里如一④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1.在公共生活中,怎样才能更好的融入公共生活,与他人和谐相处呢?(4分)12.公益活动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向社会捐赠财物、时间、精力和知识等活动。我国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热心服务社会,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4分)13.“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通过视频方式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的“平等尊重、创新发展、开放共享、安全有序”网络空间目标,得到与会嘉宾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请谈一谈新媒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4分)7\n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4.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当你遇到下列情形时,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1)情形一:上学需要乘公交车,可等候乘车的人很多,上车时(3分)你会:理由:(2)情形二:在上课时,你发现老师有个地方讲错了,老师自己并不知道。(3分)你会:理由:15.为粒小芝麻,二人吵起架。先唇枪舌战,后破口大骂。一个脸成紫茄子,一个肚子鼓成大西瓜。幸亏众人相劝,避免少林武打。一个说“老子便宜了你”,一个说“今天算你命大”。少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个冤家。(1)两人为什么会“一个脸成紫茄子,一个肚子鼓成大西瓜”?(2分)7\n(2)假如你去劝架,你会运用所学的哪些知识来劝说他们?(4分)四、活动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6分)16.通过对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懂得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帮助。爱护公共环境与设施,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我们就大胆的融入公共生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出一份力,为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作出自己的贡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写出两条所在学校或班级的公共生活空间存在的不和谐现象?(2分)(2)为了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请你向学校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3)请你为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设计两条标语?(2分)7\n7\n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2022年秋(初)2022级第一学月质量检测政治学科答案一、选择题:下列1—10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每小题2分,共20分)1-5:DAABC6-10:ACDB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1.融入公共生活,我们既要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自卑的阴影,又要克服自傲的心态,不过高的估价自己而过低的估价别人。在公共生活中,摆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他人坦诚相处,我们就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4分)12.公民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有利于弘扬关心社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道德精神;有利于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信赖;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幸福指数。(4分)13.新媒体改变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方式;新媒体拓宽了个人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展了个人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生活;新媒体对个人经济生活和消费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媒体加速了我国的民族化进程和社会问题的解决。(4分)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4.(1)你会:自觉排队上车。理由:在公共生活中要自觉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3分)(2)你会:有礼貌的指出老师的错误。(也可下课时单独向老师指出)。理由:礼貌增进人际和谐,体现了我们对老师的尊敬。(3分)15.(1)因为两人缺乏宽容之心,不懂得相互尊重。(2分)(2)文明礼貌是与人交往必备的素养;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尊重、互谅互让、相互包容;要真诚接纳、理解、谅解他人,正确对待他人的过失和缺点。(4分)四、活动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6分)16.(1)破坏公物、乱丢垃圾、食堂打饭不排队、大声喧哗打闹等。(2分)(2)学校洗手间可以增加固定的洗手液或肥皂盒,让学生更加卫生健康;学生的课桌保管到个人,有损坏的要赔偿,以免学生不爱护公物;改善校园卫生状况,成立学校清洁卫生保洁队等。(2分)(3)①建设和谐校园,从我做起;②建设和谐校园,你我共同参与;③校园是我家,和谐相处靠大家。(2分)备注:主观题为开放性试题,可酌情给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