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车高中2022届高三9月份月考语文试题一、(15分,每题3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劲头/劲敌唾弃/唾手可得强词夺理/强人所难B.古刹/刹车症结/对症下药数见不鲜/寡廉鲜耻C.诱哄/起哄巷道/万人空巷前合后偃/偃旗息鼓D.影片/片断粮囤/囤积居奇横生枝节/老气横秋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龙盘虎据 从谏如流 循环往复 陈词烂调B.一诺千金 出奇不意 粗暴豪放 白璧无暇C.矫揉造作 人情世故 炙手可热 纵横捭阖D.自圆其说 道貌岸然 趋之假设骛 食不裹腹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胡适无疑是第一“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 寻找、试验新诗形态的困难过程。②住在交通便利的大城市 好,移居有山有水的山村也不错。③中美两国保持稳定的关系, 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亚太地区世界的稳定和开展。A.逐渐 固然 不仅 也 乃至 B.逐步 虽然 即 又 乃至C.逐步 虽然 不仅 也 乃至 D.逐渐 固然 既 又 乃至4.以下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 )A.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非常适合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开展趋势。B.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初审合格名单公示已经完毕,被推荐的90名学生将直接参加北大自主招生面试,面试合格,高考成绩可降30分录取。C.文史大家任继愈、季羡林无需“大师”头衔,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开拓性奉献已经成为文明史上的灯塔和丰碑,他们的思想、成就和品格启迪着人们的智慧与良知。D.举世瞩目的2022年世界杯抽签终于尘埃落定,最终,英格兰、意大利的好运令人羡慕,而巴西、科特迪瓦、葡萄牙的遭遇那么令人充满期待,在抽签之后,32强当中谁暗自窃喜,谁又在感慨命运多舛呢?5.以下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标准的一项为哪一项( )-9-/9A.身体温暖,微循环才会正常,所以清早起来第一口食物最好选择温热的,应该享用热稀饭、热燕麦粥、热羊乳、热豆花、热豆浆和芝麻糊……等,再配着吃蔬菜、面包、三明治、水果。B.《2022》放映阶段,各大影城的观众络绎不绝。放映一周,《2022》的全球票房就超过了2.5亿美元。国产电影怎样打败《2022》?还是一个未知数。C.今年的春晚大军中,参加了教育部的身影,其中一位负责人表示“央视春晚太闹,不该安排在年三十,”从而让教育部这台春晚成了关注热点。D.湖北省今年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一批领导干部,改革力度大,创新措施多,多项考试测评方法在我省属于首次使用,有的在全国也是第一次。二、(12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弘扬科学精神:两种思路 今天到处都能听到弘扬科学精神的呼声。总的来看有两种思路。一个广泛持有的思路是,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意义上,特别的张扬科学的优越性。这种思路分两局部;第一局部、根本上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因为科学之区别于非科学、科学之特别的有效用,就在于科学方法;第二局部,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不仅不折不扣地运用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而且要运用到更广泛的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中去。我把这样的主张定义成科学主义:主张在科学领域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可以而且应当在非科学领域普遍使用。按照这种定义,弘扬科学精神的第一种思路就可以概括成: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就是弘扬科学主义。 在这种思路下人们对“什么是科学精神”的答复,根本上都是关于“什么是科学方法”的总结概括。对于一个非科学家,或者对于一个正处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家来说,有没有必要把科学的方法也同时运用起来呢?弘扬科学主义的人所希望的正是这个。“让科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句广告词彰显的就是这种科学主义的理想。然而,科学主义的实施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无条件的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 我可以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对所有的对象一视同仁,忽略掉它们的特质,从而用数学的方法对它们进展处理,这是典型的科学方法。但是,忽略掉个体的特质,肯定不是没有缺陷的,特别用在人与人交往的领域。教育学里有一个原那么叫“因材施教”,如果培养学生像搞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一样,那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 -9-/9还有,对所有的对象,只注意它表现出来的东西,不关注它表现不出来的东西,这也是典型的科学方法,或称黑箱方法,因为科学要求一种可操作性,追求一种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成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话,那人际之间的许多问题就不是能够用黑箱方法解决的。 还可以提出一种人们可能最不赞同的科学方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从效率的观点、从目标管理的观点、从操作的观点看,这确实是可承受的。而这些观点,又恰恰是科学方法所必须采纳的。但是,离开科学研究的比较单纯的境域(context)进入一个比较复杂的境域中,某种科学方法就变得太荒唐而不可取了。就像没有人会认同“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一样,虽然其方法是高效的。 怀特海说得好,“科学从来不为自己的信念找根据,或解释自身的意义”,它的根据和意义必得从更一般的人类思想中找寻。科学主义不是科学的一个必然产物,而是技术理性支配下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伟大的科学家们都不是科学主义者,他们深知科学的好度。 第二种思路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思路。这里弘扬的不是与人文相对立的意义上更具优越性的科学的方法,而是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它与第一种思路的效用的精神、权力意志的精神、科学至上的精神相对立。在中国,有许多出色的科学家充分意识到了,科学的“精神”之高出具体“科学”的地方就在于“追求真理”。如何“追求真理”?竺可桢概括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不计利害”对于一个崇尚实用理性的民族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承受的,这正是我们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不计利害”包含着独立思考、疑心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包含着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6.从原文看,以下不属于作者所肯定的对“科学精神”的理解的一项为哪一项( )A.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方法,它崇尚效用的精神、权力意志的精神、科学至上的精神。B.科学精神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它高出具体“科学”的地方就在于“追求真理”。C.科学精神在“追求真理”时,“只问是非,不计利害”。D.科学精神包含着独立思考、疑心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包含着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7.以下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A.弘扬科学精神有两上思路,一个是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因为科学之区别于非科学、科学之特别的有效用,就在于科学方法;一个是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不仅不折不扣的运用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而且要运用到更广泛的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中去。-9-/9B.没有人会认同“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是高效的方法。C.弘扬科学精神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意义,特别的张扬科学的优越性;另一个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思路。作者否认前者而肯定后者。D.科学主义不是科学的一个产物,而是技术理性支配下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8.以下对原文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根据第一种思路,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就是科学主义。B.“让科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彰显了科学主义的理想,有气魄,有力量,作者大为赞赏。C.教育学里有一个原那么叫“因材施教”,在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今天,那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D.伟大的科学家们都不是科学主义者,他们深知科学的限度。由此可知,科学主义的错误就是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不加限制地广泛运用到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中去。9.概述作者否认科学主义的三个方面的论据。三、(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记新疆边防 纪昀① 戊子②昌吉③之乱,先未有萌也。屯官以八月十五夜犒诸流人,置酒山坡,男女杂坐。屯官醉后,逼诸流妇使唱歌,遂顷刻激变,戕杀屯官,劫军装库,据其城。十六日晓,报至乌鲁木齐,大学士温公促聚兵。时班兵散在诸屯,城中仅一百四十七人,然皆百战劲卒,视贼蔑如也。温公率之即行。至洪山口,守备刘德叩马曰:“此去昌吉九十里,我驰一日至城下。是彼逸而我劳,彼坐守而我仰攻,非百余人所能办也。且此去昌吉皆平原,玛纳斯河虽稍阔,然处处策马可渡,无险可扼者。所可扼者,此山中一线路耳!贼得城,必不株守,其势当即来。公莫如驻兵于此,借陡崖遮蔽,贼不知多寡,俟其至而扼险下击,是反攻为守,反劳为逸,贼可破也。”温公从之。 及贼既至,德左执红旗,右执利刃。令于众曰:“望其尘气,虽不过千人,然皆亡命之徒,必以死斗,亦不易当。幸所乘皆屯马,未经战阵,受创必返走,尔等各擎枪,屈一膝跪,但伏而击马,马逸那么人乱矣!”又令曰:“望影鸣枪,那么枪不及贼,火药先尽,贼至反无可用;尔等视我旗动,乃许鸣枪。敢先鸣者,手刃之!”俄而贼众枪争发,砰訇④动地。德曰:“此皆虚发,无能为也。”迨铅丸击前队一人伤,德曰:“彼枪及我,我枪必及彼矣。”-9-/9举旗一挥,众枪齐发。贼马果皆横逸,自相冲击。我兵噪而乘之,贼遂歼焉。温公叹曰:“刘德状貌如村翁,而临阵镇定乃尔。参将、都司⑤徒善应对趋跄⑥耳!”故是役以德为首功。然捷报不能缕述曲折,今详著之,庶不湮没焉。 (选自《清文观止》)[注]①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三十一岁中进士。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博古通今,机智诙谐,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乾隆三十七年开四库全书馆,纪晓岚受命为总纂官。历时十九年,编纂完成了巨著《四库全书》。②戊子:乾隆33年,1768年。③昌吉:新疆省县名。④砰訇(pēnghōng):拟声词。多用以形容巨大声响,此指枪弹声。⑤参将:官名,与今之上校相等。都司:都指挥使司,为四品武职。⑥趋跄:趋行快步走,这里形容依附权势的样子。见《诗·国风·齐风猗嗟》:“巧趋跄兮,射那么臧兮。”10.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先未有萌也 萌:征兆,迹象B.然皆百战劲卒 劲:强劲有力C.马逸那么人乱矣 逸:安逸D.我兵噪而乘之 乘:追击11.下面六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刘德“临阵镇定”的一组是( ) ①视贼蔑如也 ②是彼逸而我劳,彼坐守而我仰攻 ③公莫如驻兵于此 ④德左执红旗,右执利刃 ⑤敢先鸣者,手刃之 ⑥举旗一挥,众枪齐发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本文记叙了昌吉之乱时守备刘德叩马献策、临阵沉着的动人事迹,三言两语便把一 个其貌不扬却料事如神、指挥假设定的将官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B.屯官醉后逼迫诸流妇唱歌,结果诸流妇奋起对抗,杀了屯官,抢了仓库,占据城池,酿成一场变乱。C.城中守军虽然只有一百五十来人,但都是些身经百战的将士,在刘德的正确指挥下,很快就全歼了上千反贼。D.叛乱分子都是些乌合之众,他们骑的马也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屯马,所以守军的火枪一响,他们就互相冲撞,乱作一团。 四、(24分)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望其尘气,虽不过千人,然皆亡命之徒,必以死斗,亦不易当。(4分)(2)尔等视我旗动,乃许鸣枪。敢先鸣者,手刃之!(3分)(3)然捷报不能缕述曲折,今详著之,庶不湮没焉。(3分)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9-/9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注: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夏,杜甫49岁,地点为成都草堂。(1)历代评论家多认为第三句中“含”字精炼传神,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2)“狂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是怎样刻画“狂夫”形象的?(4分)15.填空(6分)(1)“山欲高,尽出之那么不高,烟霞锁其腰那么高矣。”这是画家的技巧,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天姥山的雄伟气势那么是另一番气象:“天姥连天向天横,① 。天台一万八千丈, ② 。”杜甫《登高》被后人评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甚至称它为“旷世之作”,其中颔联“③ ,不尽长江滚滚来?”,成为千古佳句。好的文学语言常常善于把抽象化的感觉形象化,如苏轼的《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④ ,泣孤舟之嫠妇”。(2)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分别是《呐喊》 ⑤ 和《故事新编》;弗吉尼亚·伍尔夫是 ⑥(国籍)著名小说家,《墙上的斑点》是他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沈从文的妩媚卞毓方 ①一地的山水都在向一人倾斜,车过桃源,傍沅水曲折上行,你便仿佛一头闯入了沈从文的领地:白浪滩头,鼓棹呐喊的是他的乌篷船,苍崖翠壁,焰焰欲燃的是他的杜鹃花,吊脚楼头,随风播扬的是他热辣而沙哑的情歌,长亭外,老林边,欢啭迎迓的是他以生命放飞的竹雀———如他在《边城》中一咏三叹的竹雀。 ②这个人似乎是从石缝突然蹦出来的。假设干年前,我在三湘四水滞留过九载,其间,也曾两次云游湘西,记忆中,绝对没有他的存在。他是水面晃漾的波纹,早已随前一阵风黯然消逝;他是岩隙离披的兰芷,早已被荒烟蔓草遮掩。那年月,山林镇日沉默,阳光长作散淡,潭水枯寂凄迷;没有一帆风,因牵挂而怅惘,没有一蓑雨,因追念而泄密。-9-/9 ③而今,千涧万溪都在踊跃汇注沱江;而今,大路小路都在争先投奔凤凰。站在沱江镇也就是凤凰县城的古城墙上闲眺,你会惊讶,泼街的游人,都是映着拂睫的翠色而来,然后又笼着两袖盈盈的清风而去。感受他们(其实也包括你自己)朝圣般的净化,饶你是当代的石崇、王恺、沈万山,能不油然而生嫉妒,嫉妒他那支纤细的笔管终究流泻出多少沁心的芗泽?并由此激发感慨:与桃花源秦人洞后那似是而非的人造景点相比,这儿才是真正的“别有洞天”。 ④不在乎生前曾拥有什么样的高堂华屋,只要这曲巷仍有他的一座旧居就行;不在乎一生动用过多少文房四宝,只要这红尘仍有他的文字飘香就行。沈从文自个儿说过:“‘时间’这个东西十分古怪,一切人一切事都会在时间下被改变。”“我……不相信命运,不成认目前形势,却尊敬时间。我不大对生活上的得失关心,却了然时间对这个世界同我个人的严重意义。”好眼力。也是好定力。难怪,当我在从文旧居仔细打量他在各个生命阶段的相片,发现,镜框里的他一律在冲着你微笑,而且是他生平最为欣赏、最为自负的那种“妩媚的微笑”;不管换成哪一种角度看,他的微笑始终妩媚着你。 ⑤在旧居小卖部买了一册沈先生的文集。随便翻开,目光落在了一句成语“大器晚成”。——终究是书上写的有,还是我的错觉?——他说为大器,嗯,肯定没错。说晚成,就颇费思量。从文其实是早熟的,中年未尽就已把十辈子的书都写完。从文当然又算得是晚成的,崛起在他被同代人无情抛弃之后,被竞争者彻底遗忘之后。冷落并不可怕,时髦更缺乏喜,沙漏毁了时间未废,抽刀断水水自长流。早在1934年1月,从文年甫而立、乳虎初啸之际,他就在返乡途中,写给新婚爱妻张兆和的信中断言:“说句公平话,我实在是比某些时下所谓作家高一筹的。我的工作行将超越一切而上。我的作品会比这些人的作品更传得久,播得远。” ⑥公平自在山川日月。1988年,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老家凤凰。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矗立的皱石作了他的墓碑兼安息地。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从文,在这儿画上了他一生的最后一个句号。 ⑦碑的阳面,刻的是他的剖白: 照我思索 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 可认识“人”⑧碑的阴面,刻的是他一位至亲的敬诔: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16.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9-/9A.这是一篇思念沈从文的散文,开篇饱含激情写一地的山水倾向一人,千千万万旅游者也像山水一样,怀着朝圣的心涌向桃源,涌向凤凰城。B.“领地”指沈从文在此出生并度过了童年生活的故土——凤凰古城。C.文章第二段以含蓄之笔溯沈从文的一段遭遇,文字简洁,含蕴深刻。D.“好眼力”“好定力”赞颂了沈从文坦然而对不公正待遇的品格。17.文章第二段的表达和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18.作者为什么写“从文旧居”的相片?怎样理解“妩媚的微笑?”(5分)19.这篇散文善用整句,且兼以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语言蕴藉隽永,试举例说明。(6分)六、(12分)20.下面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一段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4分)洋先生……白着眼睛讲得正起劲: “我是性急的,所以我们见面,我总是说:洪哥!我们动手罢!他却总说道No!──这是洋话,你们不懂的。否那么早已成功了。然而这正是他做事小心的地方。他再三再四的请我上湖北,我还没有肯。谁愿意在这小县城里做事情。……”点评: 21.全球化不仅让中国从经济上与世界融合在一起,也对汉语言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各种出版物、媒体报道乃至政府文件中,直接出现外文字母和单词的情况越来越多。不止汉语,日语、法语、德语,同样也遭遇了外来语尤其是强势的英语“入侵”。2022年3月,广电总局向央视等媒体下发通知,要求在主持人口播、记者采访和字幕中,不能再使用诸如NBA、GDP、WTO、CPI等外语和缩略词……国家广电总局的这一规定,一时间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针对汉语遭遇强势的外文“入侵”,我们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假设你是反方,请根据正方辩词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地提出你方的辩词。(4分)正方:一种语言能在多大程度上吸收外来词汇,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这种语言的生命力将会有多大。外来语言的进入,让我们感受到了异域语言文化的特色。反方:22.以下是有些地方的宣传标语(括号内提示其内容),用意虽好,但语气粗鲁,态度生硬,违反了“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请改写成标准、文明、构思新颖、群众较易承受的公益广告。要求:原意不变,每条在两句以内,不超过20字。(4分)(1)宁要家破,不要国亡(方案生育)(2分)-9-/9(2)养女不读书,不如养头猪(普及义务教育)(2分) 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人说:人一生的状态就是在路上。那么,你渴望在什么样的路上?你又希望以怎样的姿态在路上?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