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实验中2022-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局部,请将答案答在答卷纸上相应位置,全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12分,每题3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诅(zǔ)咒百舸(gě)寥(liáo)廓遏(è)止B.彳亍(chìchù)惆怅(chàng)衬衣(chèn)油漆(qī)C.忤(wǔ)视樊於(wū)期汜(fán)南阙(quē)秦D.淬(cuì)火目眩(xuàn)变徵(zǐ)之音瞋(chēng)目2.以下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伴侣慷概主宰风华正茂B.岐视隐密 窗扉激浊扬清C.奥丧忸怩凄惋苍海桑田D.荆棘结采榆阴 张惶失措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台湾当局执意举办所谓“和平公投”,其试图挑衅两岸关系、分裂国家之心有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B.工作马虎让他屡次受到批评,但他总认为缺乏为训,结果吃了大亏。C.我厂生产的红石牌高级涂料色泽高雅,历久常新,使用红石牌涂料来装修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湖北出现大学生舍已救人时私家船主却趁火打劫、“挟尸要价”的现象绝非不是偶然,它是我们盲目追求法治社会,过度依赖法律的强制力所带来的必然恶果。B.我又觉得不但我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11/11\nC.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采取阳光公示的方法,防止人们所议论的可能出现的“潜规那么”、“权力寻租”等不正之风的侵袭。D.我们的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住房是他自己修建的,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题3分)东方数学的使命 所谓东方数学,主要是中国的古代数学及印度的古代数学。东西方数学的异同,也就是东方数学(主要是古代的中国数学)跟现代欧美数学的异同。我们学现代数学(也就是西方数学),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而中国的古代数学根本不考虑定理不定理,它的主要内容是解方程,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着重计算,要把计算的过程、方法、步骤说出来。这个方法步骤,就相当于所谓算法。美国一位计算机数学大师说,计算机数学是算法的数学。中国的古代数学是一种算法的数学,也就是一种计算机的数学。进入计算机时代,这种计算机的数学或者是算法的数学,刚巧是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时代精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最古老的数学也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中国古代数学的精华就是从问题出发,和西方的从公理出发完全不一样。从问题出发,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就带动了理论和方法的开展。从问题出发,以问题带动学科的开展,这是整个中国古代数学开展的总的面貌。 为什么解决问题要解方程呢?一个问题有原始的数据,要求解决这个问题得出答案,这个答案也应以某种数据的形式来表示的。在原始数据和要求数据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关系,这种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建立起来的关系就是一种方程。因此,解方程变成中国古代数学两千多年历史开展中的主要目标。 我们经常跟外国人的脚步走。往往花很大的力气从事某种猜测的研究,希望能够解决或者至少推进一步。可是不管你对这个猜测证明也好,推进也好,你还是比提出猜测的人低一等。我们出题目给人家做,这个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正进入计算机时代,计算机只能处理有限的问题,所以相应的数学是一种处理有限事物的数学,在数学上叫“组合数学”11/11\n。历史上,组合数学创始于中国,以贾宪为首,一系列的成就不断涌现。东方的数学有一定的思考方法,是有方案、有步骤、有思想地进展的。它有一个根本的模式,就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形成一些新的概念,产生一些新的方法,再提高到理论上,建立一般的原理,用这样的原理解决更复杂、更重要、更艰深的实际问题,这样数学就不断地上升和开展。 我们现在拥有计算机这样的便捷武器,又拥有切合计算机时代使用的古代数学,怎样进展工作,才能对得起古代的前辈,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远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不断地出题目给西方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面。5.以下各项对“东方数学”的讲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第1段划线的“东方数学”与末段划线的“东方的数学”是同一个概念。B.东方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所走的道路与现代欧美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C.东方数学着重计算,重视计算的过程、方法、步骤,是一种处理抽象事物的“组合数学”。D.东方数学以问题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是解方程,而西方数学以公理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6.以下各项是对原文相关信息的转述,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东方数学,主要指的是中国的古代数学及印度的古代数学;东西方数学的异同,集中表现为中国数学与欧美数学的异同。B.中国古代数学所注重的计算方法、步骤,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算法,可见,现代计算机数学来源于中国的古代数学。C.要解决问题就需要解方程,解方程成为以解决问题为精神实质的中国古代数学两千多年历史开展中的主要的目标。D.西方数学的理论体系是由问题、概念、方法和原理建立起来的。7.如何才能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数学?下面是根据原文信息所做的推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11/11\nA.中国古代数学是符合计算机时代要求的,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应该继承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弘扬中国古代数学的精神。B.现代数学(也就是西方数学)的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在计算机时代已经不适用,只有摒弃西方数学的思想方法的道路,才能建立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久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C.我们花很大的气力从事某种猜测的研究,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证明歌德巴赫猜测,对于我们建立新时代的新数学意义重大。D.我们现在拥有计算这样便捷的武器,又拥有切合计算机时代使用的古代数学,因此东方数学在未来超过西方数学是必然的。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题3分)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8.对以下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且贰于楚也贰:附属二主 B.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D.假设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侵损9.以下加点的字与“夜缒而出”的“夜”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日食饮得无衰乎 B.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C.越国以鄙远 D.有狼当道,人立而啼10.对文章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11/11\n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附属于楚国。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120分)四、(23分)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12.(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4分)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1) 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2)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趣?(2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3)-(4)题。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3)诗歌常借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小诗歌颂了礁石怎样的品质?(2分)(4)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其表达效果。(2分)13.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5分)11/11\n(1)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_________。(2),。(《易水歌》)(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气破桑刘心武我农村书房温榆斋附近,还有些“田野碎片”。不去看那些渐次推进的楼盘,专去造访“田野碎片”,一时还颇能享受野趣。 在小河湾岸上,有三株古树。一株是桑。一株是杨。一株是樗。樗是文雅的称谓,村里人叫它樗的只剩几个比我还老的老头儿,一般人就叫作臭椿。那臭椿已经高达三十多米,因为离机场近,已有在它冠顶安装示高闪烁灯的方案。 桑树尽管比臭椿矮一半,但是树身十分粗壮。桑树的树皮布满大大小小的鼓瘤,而且,在树身中央,明显地裂开好大一个口子,那口子边缘鼓起打褶子的厚唇,仿佛在哑声呼叫。但这些鼓瘤裂口并不阻碍桑树的继续发育。每到春末,树上多男孩,树下多女孩,个个嘴巴乌紫,他们也曾拿些桑葚孝敬我这个爷爷,确实甜得醉心。 杨树不知从什么时候长歪了,因此整体高度不如臭椿。据说原来杨树是一大排,后来说品种不好,春天要扬好几十天的绒毛,都伐了另种白蜡杆,但是这棵被村里几代人唤作“大傻杨”的却特意保存了下来。因为这樗、桑、杨构成一个流传古远的典故,即使“大傻杨”入春还散绒毛,而且笔直地歪着显得有些邪行,缺一不可嘛,也就任它那么与臭椿、古桑为邻。 四十多岁以上的村友,不止一个人跟我侃过那个“臭椿封王,气破桑,笑傻杨”的典故。话说当年朱元璋跟元兵作战,也曾一败涂地过。有回甚至只剩几个随从,饭都没得吃。勉勉强强摸到这三株树下,东倒西歪且苟延残喘一时。突然一阵风过,熟透的桑葚落到他们身上,搁到嘴里一吃,赛过佳肴!于是起身采集桑葚,饱餐一顿,补充到能量,体力大得恢复。又突然见地平线上烟尘滚滚,想是追兵来了,于是赶快撤离。后来朱元璋又反败为胜,率领大军路过昔日桑葚救命之地,但季节却是秋天,朱元璋哪有什么植物学知识,见那臭椿树花落后结出的东西仿佛就是当年赖以活命的果实,马上指着它封为树王,然后又见地平线烟尘滚滚,知是元兵溃逃,立刻指挥部下追杀,匆匆离去。臭椿无功受封,桑树当即气破肚皮,而杨树只知看笑话,叶子仿佛千百巴掌,噼噼啪啪响成一片,傻乎乎不知停息。11/11\n 朱元璋何尝领兵到过我们这个村子。但天下之树同种皆类。记得曾在江南蚕乡参观过桑林,细细一想,也怪,那些桑树都很年轻,却几乎株株都有“气破肚”的痕迹。桑树气性虽大,破肚却并非“剖腹自尽”,它生气归生气,成长归成长。也许,反倒是被那不公正的待遇,鼓励出了更多的创造力,它把桑叶光合得更能肥蚕,把桑葚孕育得更加香甜。人生一世,哪有事事、处处全逢公正、公平的时候。对公正、公平的追求应当坚忍不拔。对不公正、不公平的事情,无论是落到自己头上的,还是摊到他人特别是群体身上的,“气不打一处来”的义愤是该有的。但世间的公正、公平不能靠神仙皇帝、帝王将相赐予。典故里的气破肚子的桑树还是太在乎朱元璋的态度了。桑树或会说我甘心给予救助,并不图回报,但你因做事粗糙而误回报给臭椿了,臭椿何德何能?气破肚皮在于此。其实所谓“树王”完全是个虚妄的名分。桑树完全不必为虚妄的名分动气。“大傻杨”面对不公正的局面,无法扶助公正本可原谅,却“站在干岸儿上看笑话”,不气无功受禄,却嘲劳而无功,是最无聊也最猥琐的一种态度。 臭椿固然不堪“树王”封号之重,其材质虽不堪打造家具,却可用来制造胶合板、造纸;叶可养樗蚕;种子可榨油;根皮供药用;特别是,可作为黄土高原及石灰岩山地造林的重要树种,在工矿区作为绿化树有利吸敛烟尘。 这样看来,世界本多样,“天生我材必有用”,连傻笑的杨树也自有其堪用之处。我徘徊在三株古树下,悟出许多妙谛。14.结尾写“天生我材必有用”,文中的桑树、臭椿和大傻杨分别有什么用处?请简要概括。(6分)答:15.文章写朱元璋封臭椿为“树王”的典故,有什么作用?(4分)答:16.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17.桑树对待臭椿被封“树王”一事前后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6分)答:六.语言表达与运用(15分)18.以下两句话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两句应当是()项(3分)①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②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是大自然的朋友,我国唐代有山水、边塞诗派,英国有“湖畔派”,山川风物给他们灵感,。11/11\n①a.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b.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②a.他们从春花秋月中寻求寄托。b.春花秋月给他们以寄托。A.aaB.abC.baD.bb19.仿照例句格式,造两个字数相同的句子。(6分)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1)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个单句,并保存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1)以《红楼梦》为主语(2)以曹雪芹为主语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人给我们关爱和帮助,有许多事给我们启迪和教育。当我们回首生活的时候,总是忘不了那许多的人和许多的事。请以“难以忘怀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第二卷主观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11/11\n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8分)(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4分)(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趣?(4分)13.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局部。(5分)(1)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2),。(《易水歌》)(3)那河畔上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五、(22分)14.结尾写“天生我材必有用”,文中的桑树、臭椿和大傻杨分别有什么用处?请简要概括(6分)答:15.文章写朱元璋封臭椿为“树王”的典故,有什么作用?(4分)答:16.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17.桑树对待臭椿被封“树王”一事前后态度有怎样的变化?这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6分)答:六、(15分)18.选()项(3分)19.仿照例句格式,造两个字数相同的句子。(6分)(1)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2)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20.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个单句,并保存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11/11\n(1)以《红楼梦》为主语(2)以曹雪芹为主语七.作文(60分) 参考答案6.C(考察信息筛选。A“中国数学与欧美的数学”,原文有时间限制,应为“中国的古代数学与现代欧美的数学”,B“来源于”说法不当。D“西方”为“东方”)7.A(考察归纳推理。B“不适用”“摒弃”原文中无此意。C“对于建立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意义重大”与文章观点不同。D“必然”改为“可能”)8.C(济:渡河)9.C(ABD均是名作状,C是意动用法)10.B(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的爱国情怀)11.(10分)(1)(4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2)(3分)使秦国的土地减少来使晋国获得利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3)(3分)。太子和那些的知情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给他送别。12.(5分,每空1分)(1)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在我的心头荡漾13.(8分)11/11\n(1)(2分)写的是早春季节,(1分)从“嫩芽”“蚕种”“寒林”“荠菜花”可看出。(1分)(2)(2分)这首词说明了词人田园闲居的乐趣和热爱农村田园生活的感情。(3)(2分)顽强(不屈不挠、意志坚强、富有斗争精神、勇敢)(1分);积极乐观或自信(1分);意思对即可给分16.(6分)借物喻人(或象征)(2分)文章外表写的是三棵树,实际上是要以这三棵树来比喻(象征)生活中的三类人。(1分)桑树象征着在生活中遭遇不公正待遇,却不被击垮,反而活得更加精彩的人;(1分)臭椿象征着生活中并非因为自身实力而获得荣誉和地位的人;(1分)而大傻杨那么是生活中那些喜欢看热闹、没有是非观念的无聊的人。(1分)17.(6分)(1)桑树先是为臭椿无功受封、自己劳而无功而深感气愤,后来却被这种不公正的待遇激发出了更多的创造力,活得更加精彩。(2分)(2)启示:①生活中的不公正待遇往往会在我们毫无准备时降临。②在遭遇不公正待遇时,不应该只是抱怨和气愤,甚至被不幸击垮;③遭遇不幸也许会成为我们更好开展的契机,关键在于我们面对不幸的态度。(答出两点即可,4分。)18.(3分)B(a内容的递进,b句式的一致)19.(6分)例: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失舵的航船,迷迷茫茫,没有方向;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流浪汉,孤孤单单,没有家园。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漫漫的黑夜,昏昏暗暗,没有光亮;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离群的大雁,跌跌撞撞,没有目标;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断线的风筝,摇摇晃晃,没有目的;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枯槁的树干,皱皱巴巴,没有生机。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