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2年上学期成都石室中学高三语文开学考试题答案1.C(A“让我国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有误,书院承载着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书院被废弃,对我国教育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原文第二段“1902年清廷下令废弃书院,全面引进西学教育制度。延续千年的传统书院被废弃,引发各界人士的不满和叹惜”;B“目的在于发展地方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增加地方旅游经济效益”有误,这一做法是为了保护书院文物和恢复其历史功能,原文第四段“首先是为了书院文物的保护。……最重要的应该是恢复它的功能。……就是尽快恢复其历史上曾经具有的文化教育功能,让这些修复之后的老书院,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成为地方精神的家园”;D.“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有误,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是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原文倒数第二段“如果近代中国没有教育改革,就不可能培养出合乎现代化需求的专业知识分子”。)2.D(“全面而详尽地论证了书院兴起产生的国内外影响”有误,全面而详尽地论证了对中国的影响,并没有详尽论证对国外的影响。)3.B(“是我国长期不重视传统书院教育所致”有误,强加因果,夸大了传统书院的作用,原文倒数第二段“现代大学的专业体系中,传统国学没有独立的空间,中国许多传统学术成为‘绝学’,通过设置书院、国学院,以传承中国传统学术”,传统书院只是传承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的一种途径。)4.C(“中医药缺乏科学支撑,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有很大距离”有误,材料二原文“与西医文化相比,中医药文化欠缺了一些所谓的‘现代科学性’”中有“所谓”一词。)5.A(“传统中医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有误,材料二原文“当下医学通行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6.①国际方面,以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②国内方面,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大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播力度;③行业方面,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重视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7.C7/7\n7.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②突出了连万顺酱园的历史悠久、财力雄厚;③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形象,从侧面展现出连老大精明能干、经营有方;④开头详写酱园与小说结尾酱园的消失形成呼应,突出了呼吁抢救保护传统工艺的主旨。9.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特点。①情节淡化。正文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没有完整的情节链,而是片段式生活的叙写。②人物弱化。正文写连老大,只是简单概述,并没有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进行塑造。③语言诗化。在介绍酱园和茶干时,语言洗练干净,文白相间,平淡、清新而富有诗意。④结构“形散神聚”。小说结构松散,分别写了酱园、茶干、连老大等,但都与传统工艺相关,结构呈现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10.B(入觐,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中间不应断开;艰食,指粮食匮乏,中间不应断开。译文:皇帝指示丞相谢方叔催促他进京觐见,(马光祖)请求加强运米下海的禁令,……陈述京城粮食短缺、和籴涨价、海路招致强盗三大危害)11.A(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12.D(“但是贾似道坚持执行,并要罢免马光祖才肯罢休”错误;原文“公田法行,光祖移书贾似道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13.(1)(马光祖)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横线处1分,大意2分】(2)(马光祖)第二天前往,也像这样,又过一天再前往,躺在客人临时住宿之处,王没有办法才见他。【横线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7/7\n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宝庆二年进士,调任新喻县主簿,已经有能干的名声。调任浙西提点刑狱,当时暂且兼仼代理浙西提举常平。拜仼户部尚书兼临安府知府、渐西安抚使。皇帝指示丞相谢方叔催促他进京觐见,请求加强运米下海的禁令。……陈述京城粮食短缺、和籴涨价、海路招致强盗三大危害。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建康府知府兼行宫留守。刚到任上,就将通常定的公用器皿钱二十万支付犒赏军民,减少租税,赡养鰥夫寡妇孤儿患病没有依靠的人,招兵设寨,提供钱财帮助众位士兵娶亲。兴建学校,礼待贤才,征召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拜授端明殿学士、江陵府知府,离任以后建康的百姓思念不止。皇帝听后,命他以资政殿学士再任建康知府,男男女女互相庆贺。马光祖更加想着宽舒滋养百姓财力,兴修废坏,知道的没有不去实行的,免除前任拖欠钱款一百多万缗,鱼利赋税全部减免给予百姓,修建明道、南轩书院以及上元县学。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修整军事装备,防守重要关口,边境靠他得以安定。他治政宽严恰当,处事全大体。公田法推行,马光祖写信给贾似道说公田法不合适,请求不要推广到江东,如果定要实行,罢了马光祖的职才行。召他前往皇帝所在地,迁为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适逢这年饥荒荣王府存积粮食不打开粮仓(赈济),光祖拜见荣王,荣王用理由推辞。第二天前往,也是这样,又过一天再去,躺在会客处,王没有办法才见他。马光祖声音严厉地说:“天下谁不知道大王的儿子是太子,大王还不在这时候收服民心吗?”王以没有粮食为由推辞;马光祖取出怀中文书说:“某庄某仓有多少。王没有办法推辞,获得粮食救活了很多百姓。再次以江东安抚使为建康知府,郡民给他建了六座生祠。请求退休,不允许。咸淳五年,拜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因遭到监察御史曾渊子弹劾罢职。给事中卢钺又驳回新的任命,以金紫光禄大夫退休,去世,谥号庄敏。14.C(3分)15.相同点:融情于景,以景作结;含蓄蕴藉,抒发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无限深情。不同点:写景抒情的角度不同。杨词从对方(朋友)角度人手,把离别之恨和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李诗从自己的角度来写,借助典型意象表达自己在江边站立时间之久,从而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谊。16.(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7/7\n(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不见曦月17.A(括号前“汉字是表意文字”,可知是介绍“汉字”的情况,“以为每个字的意义均可以从其楷书字形中找到解释”,可知与图形有关,根据话题一致性原则,括号内应该是“汉字”的情况,即“汉字的起源确实与古时人们使用的图形符号有关”。)18.D(第一组,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方柄圆凿:形容格格不入。第二组,穿凿附会:把没有某种意思的说成有这种意思。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勉强扯在一起。第三组,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第四组,科普:科学普及。推广: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或起作用的范围。)19.C(“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句子没有主语,排除A;“原因是产生汉字的语境已随时代发展发生改变造成的”,句式杂糅,排除B;“因为很多汉字产生的语境已发生改变,时代的发展让我们……”,逻辑不当,排除D。)20.①它是如何形成的呢②其形成还有人为原因(因素)③我们要注意(重视)保养防护(每处2分,语意相近即可)21.审题指导本题由三段材料构成:7/7\n第一段:从个人层面谈及科学的共享与独创的关系,“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例举生活中共享的点例,同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便是指出独创独有的重要性,而独创独有便是“思考、体验、匠心”。第二段:从国家层面谈及科学的共享与独创的关系,“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是例举共享一个方面,而“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便是“独创”。而“因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本段从国家角度肯定了独创的意义。第三段:点出本题中心:“生活不乏共享者,但是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由此得出本次作文的重心是论证“当代中国青年与独创的关系”。学生应该综合三段材料,整体理解材料,从而得出材料的中心,不能脱离“时代青年与独创的关系”,只写“独创”“创新”或者只写“青年”“时代”,或者写“共享的重要性”视为偏离材料。限制性1.立意限制。材料共四段,第一、二段分别从个体和国家的角度强调“独创(核心技术)”的重要作用,但这不是命题人的真正意图所在,材料的核心内容在第三段。若谈“共享的同时更需要独创”则为符合题意;若立意为“新时代的中国呼唤更多青年成为独创者、独有者”,或“有独创青年,就会有独创中国”则为最佳立意。2.价值判断限制。材料第三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虽然前后句之间有“同时”作为连接,但考生若将“共享”与“独创”同等看待则是断章取义,因为材料中的每一段都在强调“独创”。而且,成为“独创者”“独有者”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3.写作文体的限制性。“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感悟”“思考”“态度”“看法”偏向理性思维,文体指向议论文。开放性7/7\n1.思考角度的开放性。考生可以从“共享”与“独创”的关系入手,谈“独创”的重要性;也可以谈“共享经济”中“独创”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性;也可以站在国家的角度呼唤青年们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还可以从当下中国缺少“独创”“原创”的现状思考原因,从制度和方法的角度谈如何鼓励创新。其中,每一个角度又可以有所辐射。2.联系社会现实的开放性。材料只是强调共享背景下“独创”的重要性,考生可以根据题目选择切合题意的事件来论述,“中兴事件”“港珠澳大桥”“航天科技”“病毒中朊蛋白的发现”等事件,都与本题相切合。考生还可以从当下中国缺少“独创”“原创”的现状思考原因,寻找对策。参考立意正确立意:1.时代呼唤我们成为独创者、独有者。2.有独创青年,就会有独创中国。3.要“共享”,更要“独创”。4.不能坐等共享,要勇于独创。5.核心科技绝不共享,“独创”才是唯一出路。6.独创掌控全局,共享受制于人。错误立意:1.生活不缺乏“共享者”。7/7\n2.独创(核心技术)很重要。3.解放思想,全面共享。4.核心科技也要共享。5.共享时代,何必创新。6.青年兴则国家兴。7.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