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市第十八中学2022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卷面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32分)(一)根据要求选出合适的选项(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恬(tián)静安谧(mì)心弦(xián)泰然处(chǔ)之B.迤(yí)逦筛选(shāi)铿锵(jiāng)脍(huì)炙人口C.绚(xún)丽韶(sháo)华魅(mèi)力家喻(yú)户晓D.憧(cōng)憬虔(qián)诚应和(hé)锲而不舍(q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绝处逢生眼花潦乱鹤立鸡群豁然贯通B.周而复始浑身解数妄下段语恍然大悟C.肃然起敬各得其所人迹罕致重蹈覆辙D.天伦之乐孜孜不倦随身附和化为乌有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们顺利地按照高老头的那张简图,找到了深山中的那位猎手。B.他这个人说话做事太果断,什么都不愿听取群众的意见。C.面对改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D.国家级的报刊,更应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4.下面对三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这是《三国演义》中刘备来到隆中听到农夫诸葛亮所作的歌。B.“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是《水浒传》中白胜挑着白酒走上山岗智取生辰纲时唱的歌。C.“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来到流沙河边看到的流沙河碑文。11\nD.“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在浔阳楼墙壁上题的一首诗。(二)古诗文积累(8分)5.关关雎鸠,。窈窕淑女,。(《关雎》)(2分)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1分)7.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2分)9.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你再写出意思连续的两句。(2分),。(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共5分)冰雪融化,浅草萌发,昭示了早春的来临;,,;天高云淡,黄叶满地,点染出秋天的色彩;雾凇沆砀寒梅怒放,凝成了严冬的风骨。从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中,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10.仿照文段中画横线部分,在下面划横线处仿写一个句子,形成排比。(3分)冰雪融化,浅草萌发,昭示了早春的来临,,;天高云淡,黄叶满地,点染出秋天的色彩;……11.”从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中,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是个病句,请修改(2分)。(四)、名著阅读(7分)12.请从下列名著精彩片断中任选一个,注明出处和作者,并简要概述该情节的主要内容。A、武松斗杀西门庆B、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C、鲁宾逊搭救“星期五”D、孙悟空三调芭蕉扇(1)精彩片断:出处:作者:(3分)(2)情节概述(提示:要注意情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4分)11\n二.文言文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14题。(5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人从蜀地乘船沿长江东下,不远万里来到楚地荆门旅游。B.船移景换:崇山渐去,荒野出现,江水也由湍急而变平缓。C.奇景连连:倒映在江中的月影像是飞来天镜,添上的云气变幻如同海市蜃楼。D.旅途所见物景令人难忘,而诗人最爱的还是从故乡就一直跟随自己一路远行的长江水。1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7题。(6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1\n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1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之所以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她偏爱我。B.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的奖赏。C.时时而间进——还经常有人来进谏D.今齐地方千里——如今齐国的土地面积达方圆千里。17.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齐国重臣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所问到的妻、妾和客都说他比徐公更美。B.有自知之明的邹忌共商国是,反思自己听不到真话的原因,由己及人,认为作为一国之君的威王所受的蒙蔽自然比自己更严重。C.威王从邹忌的讽谏中醒悟,立即下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征集臣民对自己执政的批评意见。D.邹忌善于讽劝,威王虚怀纳谏,百姓踊跃进言,君、臣、民在朝廷共商国是,齐国由此大治,成为诸国霸主。(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13分)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1\n18.下面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故不为苟得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万钟于我何加焉因使唐雎使于秦C.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生,亦我所欲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翻译下面句子。(6分)(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2分)(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4分)20.第①段画线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具体指(用原文的话回答)(2分)21.第②段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比“”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3分)三、现代文阅读(34分)(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15分)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脽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芒远罢了。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22、选文中有三个“辛苦”11\n排列一处,表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负重感,它们字面上意思虽然相同,但包含的具体生活内容却不同,即“我”为而辛苦,闰土为而辛苦,别人为而辛苦。这里,“别人”是作品中的。(4分)23、对“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一句中“蒙胧”一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月光不明,暗淡无光。B、水声潺潺,使人昏昏欲睡。C、通过想象,展现出模糊的景象。D、迷迷糊糊,眼睛看不清楚。24、小说最后一句话,构成了一组相关的比喻,如果把“希望”看成是本体,那么喻体就是。如果把希望无所谓无(希望不能说没有)看成是本体,那么喻体就是。如果把__________看成本体,那么喻体就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3分)25、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3分)(1)、“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这是源于我对现实的沉重感,对通向希望之路的迷惘。()(2)、“他的愿望切近”,是指闰土的生活愿望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看得见的,即摆脱贫困。()(3)、“我的愿望茫远”是指“我”的希望还不够清晰、具体,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因而茫然,又因为现在还看不见我的希望的曙光,因而远。()26、请说说最后两句话的含义。(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6—30题(19分)父亲的清明节吴昕孺⑴父亲出生贫农,身高155公分,天生对子眼,脾气暴躁,性格内向,他讨到妈妈这样漂亮的老婆真是生对了时代。那是一个讲究“根正苗红”的时代。他的爱情在那个春天,因根正而苗红,因苗红而滋滋拔节,我姐是第一节,我是第二节,我妹是第三节。⑵有年清明,他带我去上祖坟。他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我跟在他后面,保持着距离。紧跟着父亲是十分危险的,他会突然回转身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很久以前做的一件错事。11\n⑶到了坟上,他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然后,叫我过去磕头。那些土堆土坑长满了灌木和杂草,据说里面住着我的祖先,我没见过他们,所以就没父亲那样老实。我腰都没弯,点了几下头。A父亲怒喝一声:“头点地!”我看见他的额头上果然沾着一块黑土,就把头狠狠地砸下去,砸得额头上尽是黑土。父亲口气稍有缓和:“你不磕头,祖宗不会保佑你。祖宗不保佑你,你不会有出息。”⑷父亲追,我跑。这是以前村子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每次我都被他逮住,受他一顿好打。突然有一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我得意地站在田埂那头,回望着他。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但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切:“快回去吃饭,饭凉了。”⑸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我开始步入“自然生长”的轨道,好在深埋地下坟中的祖宗没有因为我的不虔诚而不保佑我。⑹我长大了,按照自然规律成长为一名男人,按照社会需要成长为一名公民,按照自身理想成长为一个诗人。而我的父亲,随之而老去。老年痴呆症让他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他强行将蒸菜的垫架放进炊壶里,并用炊壶煮饭。他深夜醒来,质问我妈为何睡在他家里,并命令她“回自己家去”……⑺有年清明,我带他去祖坟上扫墓。我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牵着他的手。现在他不会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了。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⑻到了坟上,我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父亲突然望着我傻笑。我沿着他的视线摸摸自己的额角,原来那里沾了一块黑土。我也笑了,想起多年前,他对我一声怒喝“头点地”,我把额头使劲往地上磕,不禁笑出泪来。俄顷,我感到一股异乎寻常的灼热,抬头一看,呆住了。父亲拿着我插在坟头的香烛,点燃了附近一片茶林。风吹火猛,一忽儿,半边天都是红的了。我狂喊“救火”,幸而山下田里的乡亲看到山火,冲上来群起而救之,才未酿成大祸。⑼我当场赔付了八百块钱。乡亲们走了。我疲惫地坐在地上,看着满山焦土,B气愤地对父亲喝道:“头点地!”父亲站在那里,像认错的孩子,头差不多缩到脖子里去了。11\n⑽又过了些年。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仿佛要特意来看看父亲。在妈妈的看护和春天的抚慰下,父亲安详地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床上,就像一片薄薄的叶子。⑾每年清明,我都要去父亲的坟头坐坐。点烛,燃炮。更多的是静默。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27.文章主要记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分)28.根据上下文内容,结合第(4)段中的画线句子,试以第一人称口吻,描述一下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4分)29.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文中A、B两处人物“怒喝‘头点地!’”的原因。(4分)A处:B处:30.请自选角度,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A、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B、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31.《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其意思是“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作为90后或00后且处于青春叛逆的同学们,多以张扬个性为名,在家中对父母色厉、行傲、我行我素……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行孝的理解。(不少于80字)(5分)四、作文(60分)11\n其次,确定写作方向。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归“学习”“生活”“情感”“人生”这些永恒的主题,写自己生活中的感动瞬间,在体现自我成长的同时,尽量体现人生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爱国情、中国梦等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的主题。再次,抓住写作要求。考生可选取自己熟悉的文体写作,选取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同时要表达真情实感。(2)题目: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亲人的重逢,朋友的惜别;获得成功的时刻,遭遇失败的瞬间;误会冰释后的拥抱,绝处逢生时的欢笑……这一幕幕难以忘怀的画面,长久地定格在我们记忆的屏幕上。让我们用深情的笔触描绘这一幕幕画面。要求:①你可以大胆地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题,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xx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11\n30045060011\n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