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22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三)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17题,每题2分,共3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热忱(chén)干涸(kū)娴熟(xián)鳞次栉比(jié)B、拮据(jù)炽痛(chì)匀称(chèng)惟妙惟肖(xiào)C、污秽(huì)朔方(shuò)诘责(jié)深恶痛疾(wù)D、归省(shěng)伫立(zhù)阴霾(mái)锐不可当(dǎng)2、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而摇曳多姿,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而鲜艳妩媚,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而荡起涟漪。B、花园中的兰草恪守名份,默默奉献,丰富着人间的香与美,从不张扬。C、爬墙虎在南屋的墙面上像瀑布一样泼洒下来,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D、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可以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也可以成为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奸相李义府一时之间权倾朝野,成为了皇帝身边炙手可热的“红人”。B、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C、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D、这部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校团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共青团员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活动。B、我们严肃地研究了同学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老师们的意见。C、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D、检验员因认真执行规定,对有问题的产品,未按主管的意图加盖“合格”图章,以致被开除。5、下列选项中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中好声音》音乐会将在大报告厅举行。B、大量国产优秀影片:《天将雄师》、《澳门风云2》、《钟馗伏魔》等,也将在贺岁档上映。C、汉字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和其它文字大不相同之处是有超越时空的特色。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6、填入下列横线处,并与后文内容衔接紧密的一项是()___________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名作《徐霞客游记》;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作和小说;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来换换脑筋。A、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很高的文学造诣。B、说起科学家,就不能不联想到文学家。C、文学作品不但具有文学价值,还有宝贵的科学价值。D、文学作品并不都是文学家创作的,卓越的科学家差不多都是卓越的文学家。7、下面对诗歌的解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社会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B、《天净沙·秋思》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一幅深秋晚景图,表达了作者对秋的无限伤感。C、《木兰诗》第三段“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渐渐……7\n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D、余光中的《乡愁》主题深刻,抒写了在特殊年代、特殊的政治背景下,漂泊海外的游子因海峡阻隔产生的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情怀。阅读《孔乙己》节选文字,回答8-9题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地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说明孔乙己虽然贫苦潦倒,却嗜酒如命,不加节制。B、“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表现他贫困潦倒、饱受欺凌、好逸恶劳。C、“排出九文大钱”中“排”字体现出孔乙己想要显示自己付得起两碗酒和一碗茴香豆价钱的心理,在短衣帮面前炫耀自己,同时也体现了他从不拖欠赖帐。D、“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句中的“绽”字逼真地表现了孔乙己当时窘迫的神情。9、对于众人嘲笑孔乙己的原因,下列理解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孔乙己是个被排斥在社会主要阶层之外的多余人。嘲笑他是无害的,不会对自己构成任何威胁。B、百无一用是书生,孔乙己不会经营牟利,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本事和特长。C、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中的失败者,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评价标准下,在读书为功名的功利思想影响下,孔乙己是一个无能的弱者,自然是人尽可欺的。D、孔乙己的迂腐的言谈举止,可笑的外形外貌,本身是滑稽而具有喜剧效果的。阅读《谈生命》节选文字,回答10-11题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地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7\n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歌唱,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10、对选文中“春水“的形象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春水”是文中的喻体,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B、“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中的“享受”写出了春水的积极与乐观。C、文中四个“有时候”描写了春水所经历的种种历程,表现了生命历程的丰富多彩。D、春水最终奔向大海,“大海”在这里指的是生命历程中最辉煌的阶段。11、对“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没有奋斗与努力,“又长成棵一小树”只能是梦想,所以作者“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B、作者对这棵消融于大地的树能够再生没有足够的信心。C、与前面的“也许”相照应,表现了小树的再生是一个艰难的历程。D、这句话强调了在生命的历程中,今生今世就要奋斗,要前进,要成长。课内文言文《公输》《<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争: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争而不得B、已:然胡不已乎吾既已言之王矣C、请:请献十金请说之D、为:为楚造云梯之械夫子何命焉为13、选出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宋何罪之有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D、微斯人,吾谁与归14、下列四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属予作文以记之B、环而攻之而不胜辍耕之垄上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皆以美于徐公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择其善者而从之15、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B、曾益/其所不能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入/则无法家/拂士1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钟于我何加焉(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B、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接纳自己却接受了)C、此之谓失其本心(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D、贤者能勿丧耳(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1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7\nA、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阐述的思路上,先说国家再到个人,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D、《鱼我所欲也》文中第二段用“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从反面论证人人都有“本心”。Ⅱ卷二、(每空0.5分,共6分)18、古诗文默写(1)水何澹澹,。……秋风萧瑟,。(2)《次北固山下》中,。两句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3)《钱塘湖春行》中,。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游春的喜悦之情。(4)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5)《论语》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两句是,。(6)雄兔脚扑朔,;双兔傍地走,?(7)得道者多助,。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共6分)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韩非子•喻老》19、解释下面加横点的词。(2分)(1)三易马而三后()(2)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2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术已尽,用之则过也。21、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四、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问题。(共13分)别踩疼了雪朱成玉(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2)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接触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3)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4)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起来!(5)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让人目不暇接!(6)女儿伸开手掌,但她马上发现,我们的手掌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无法接受我们的爱意。在手掌心里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7)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好所要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8)女儿的话深深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9)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7\n(10)女儿没有见过她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会缠绕在孩子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11)每当女儿问我她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阳光,夏天的绿荫,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在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12)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13)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14)雪花在天空舞蹈!(15)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16)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17)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18)那一刻,我看到全世界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类的心灵!22、第(7)段划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2分)23、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4分)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24、第(16)段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25、下面对全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女儿心中,雪花是妈妈变成的,通过看雪找到了与妈妈的联系,以此怀念妈妈。B、第一自然段设置悬念,紧扣题意。全文一方面颂扬了儿童单纯美好的心灵,另一方面也含蓄委婉地批判了成年人的世故冷漠。C、“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一句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现出女儿纯洁的心灵。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乐观面对人生中的不幸,这样才能战胜不幸。五、综合性学习(共5分)你所在的班级举行“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你作为其中的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6、下列关于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礼记·檀弓下》中记载了“孔子过泰山侧见妇人哭于墓”的故事,后来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成语,意思就是反动统治者的暴政比吃人的老虎更加可怕。B、在《列子·汤问》中讲述了孔子在游历途中,遇到两个小孩子为太阳离地球(地面)远近问题而争论,不能判断是否的故事,表现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C、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下》中辑录了孔子对齐宣王的劝谏“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后被范仲淹化用于名篇《岳阳楼记》中。D、在《庄子·达生》中描写了孔子在楚国偶遇佝偻丈人承蜩,不耻下问,虚心求教的情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要专心致志,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27、宋朝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请你仿写一句对《孟子》作出评价。(2分)六、名著导读。(共6分)28、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7\n,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3分)29、阅读下面对《水浒》中人物的点评,填写与之对应的人物。(只填序号)(3分) ①林冲②鲁智深③武松A他性格直爽,豁达明理,侠肝义胆;他拳打镇关西,巧救金氏父女;他抱打不平,大脑野猪林;他在战斗中总是勇往直前。B他武艺高强,景阳岗打虎,威震天下;他性情刚烈,嫉恶如仇,为兄复仇斗杀西门庆;他有恩必报,为报答施恩醉打蒋门神。C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生性安分,屡受迫害却一忍再忍;火烧草料场后,他被逼无奈,雪夜投奔梁山;他追随宋江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ABC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一张笑脸,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给的人幸福,收的人回报。一个微笑,仅有几秒,就转瞬即逝,留下的回忆,终生美好。”可是,在文明进步的今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有人评价说:“这是一个‘缺失笑脸的时代’”。请以“给________一个笑脸”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7\n九年级三月考语文试卷答案二、古诗文默写:18(1)山岛竦峙洪波涌起(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枯藤老树昏鸦(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雌兔眼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7)失道者寡助(每空0.5,共6分)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共6分)19、(1)交换(1分)(2)不译,主谓之间(1分)20、(共2分)本领已经全部都(教给你了),(1分)(只是你)使用本领时错了。(1分)21、(共2分)做事要抛弃杂念,专心致志,(1分)而不只是考虑个人利害得失。(1分)四、课外现代文阅读:(共13分)22、(共2分)引出下文(承上启下),(1分)由“看雪”的描绘转入对妈妈的回忆。(1分)23、(共4分)这个动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化抽象为具体(答“形象生动”也可)。(1分)表现出“我”对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2分)24、(共4分)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或“困难”,扣住“夜黑”即可),(2分)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扣住“雪白”),我们就能乐观面对,就能战胜不幸。(2分)25、B(3分)五、综合性学习:(共5分)26、(共3分)C27、(共2分)一部《孟子》耀中华一部《孟子》重民生……六、名著导读:(共6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