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br /> <br />A组 基础题组 <br />一、选择题 <br />(2015·广东湛江六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读下图新疆塔里木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br /> <br />1.读图中信息,对塔里木盆地地区描述正确的是( ) <br />A.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能力减小,活动的空间不断缩小 <br />B.历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范围仅限于盆地周边的绿洲地区 <br />C.盆地南缘河流流程缩短,主要是人类种植业活动造成的 <br />D.人类活动范围盆地北缘比盆地南缘大 <br />2.该地区极端干旱环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br />A.距海遥远,青藏高原阻挡,水汽少,地面蒸发旺盛 <br />B.全年受副高控制,降水总量小 <br />C.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br />D.地处盆地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br />解析 第1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能力增大,A错。从图中古绿洲的分布判断,历史上人类活动的范围不仅限于盆地周边的绿洲地区,B错。盆地南缘河流流程缩短,是自然因素与人类种植业活动造成的,C错。人类活动范围盆地北缘比盆地南缘大,D对。第2题,极端干旱天气形成,主要是距海遥远,青藏高原阻挡,水汽少,地面蒸发旺盛,A对。该地不受副高控制,降水总量小,B错。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与流程短无关,C错。地处盆地边缘,地势平坦,排水通畅,D错。 <br />答案 1.D 2.A <br />(2015·福建四市六校高三上学期联考)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 <br /> <br />,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根据材料回答3~4题。 <br />3.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 ) <br />A.大连 B.青岛 <br />C.深圳 D.上海 <br />4.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 <br />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 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 <br />A.①② B.①②③ <br />C.②③ D.①②③④ <br />解析 第3题,从材料可知,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地区,我国大连、青岛纬度高,位于温带地区,不易生长,上海虽位于亚热带地区,然尔其纬度高于深圳,热量较少,因此最易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深圳。第4题,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功能。不是用材林。 <br />答案 3.C 4.B <br />(2015·河北百校联盟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作为我国主要的生态脆弱地区之一,甘肃省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全国的土地利用有重要参考意义。下表示意甘肃县域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变化,其中未利用土地包括撂荒闲置农用地。读表,完成5~6题。 <br />甘肃县域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变化 <br /> <br />以耕地为主 <br />以林地为主 <br />以牧草地为主 <br />以未利用地为主 <br />1997年 <br />38% <br />16% <br />27% <br />19% <br />2005年 <br />28% <br />24% <br />26% <br />22% <br />5.关于甘肃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合理的是( ) <br />①经济发展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动力 ②气候及生态环境变化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 ③人口增长对土地利用变化是一把双刃剑 ④多数县域实施了生态退耕政策 <br />A.①②③ B.①②④ <br />C.②③④ D.①③④ <br />6.甘肃对撂荒闲置农用地合理的管理措施有( ) <br />①搞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撂荒闲置农用地 ②加强被征用土地的管理,防止由于土地征用而导致的耕地撂荒现象 ③ <br /> <br />对确实无法耕种的贫瘠土地,应将其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或交通用地 ④加大小型农用机械的使用,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而出现的撂荒闲置农用地问题 <br />A.①②③ B.①②④ <br />C.①③④ D.②③④ <br />解析 第5题,气候及生态环境变化的确会引起土地利用的变化,但与人为因素相比,气候、生态环境等自然要素的变化更稳定一些,对土地利用的变化影响较小;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土地利用的可行性、土地利用方向及效益,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动力;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改造和治理,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但也会给土地带来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