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考模拟卷(二) <br />文科综合-地理能力测试 <br />审题人:向超 杨玉茜 高三年级历史备课组 <br />时量:150分钟 满分:300分 <br /> <br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1至41题是必考题,42至46题为选考题。 <br />第Ⅰ卷 <br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r />地理学视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美国大选也与其相关,产业分布、人口迁移、产业转移等都影响着大选结果。2016年11月美国大选落下帷幕,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意外胜选,“锈带蓝领工人”的支持是共和党获胜的关键因素。图1为美国2008年和2016年大选结果,左图为2008年,右图为2016年,图中深色为共和党候选人胜选州,浅色为民主党候选人胜选州。读图回答1~2题。 <br />图1 2008年和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 <br /> <br /> <br />1.“锈带”(B) <br />A.位于美国东南部地区 B.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 <br />C.是美国目前重要的国内人口迁入区 D.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br />【解析】根据2008年与2016年支持共和党的各州变化对比可知“锈带”指的是位于五大湖周边州,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应该是乳畜业,B对。 <br />2.对比2008年和2016年美国大选结果,关于美国选举地理视角的解读,不正确的是(B) <br /> <br />A.从人口素质结构看,高学历人群比重大的“西部阳光地带”倾向支持民主党 <br />B.从产业结构看,以时鲜水果农业为主导的地区倾向支持共和党 <br />C.从人口迁移方向看,高素质人才的迁出促使“锈带”转向共和党 <br />D.从产业迁移看,特朗普为获得“锈带蓝领工人”的支持而主张“反全球化”政策 <br />【解析】时鲜水果农业主导的地区主要是加州,而加州支持民主党,故B错误,选B。 <br />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面上位置确定,见图2。二十四节气由七十二物候构成,物候内容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环境时令变化的观察。读图回答3~5题。 <br />图2 二十四节气太阳黄道位置 <br /> <br /> <br />3.大暑节气包括“腐草化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三个物候,以此推断二十四节气的形成地域是(C) <br />A.江淮地区 B.华南地区 <br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川渝地区 <br />【解析】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大暑时,一候萤火虫卵化而出,二候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三候是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7、8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地区,华北进入夏季下雨时节,此时正是大暑时节,故选C。 <br />4.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D) <br />A.降水 B.霜冻期 C.光照 D.热量 <br />【解析】8~11月份播种冬小麦,海拔越高,纬度越大的地区, <br /> <br />越应适期偏早播种。大体是海拔每增高100米,纬度递增1度,播期约提早4天,北半球越向北温度越低,热量越少,向南麦子播种应该迟些。地理位置由北向南:北京、山东、河南,麦子播种由先到后:秋分、寒露。故选D。 <br />5.彩虹是一种大气现象,在物候中有小雪“虹藏不见”、清明“虹始见”的描述,主要影响因素为(A) <br />A.空气水汽含量 B.风速 <br />C.太阳高度角 D.日出日落方位 <br />【解析】彩虹为大气中水滴折射光线所产生的一种现象,大气水汽饱和才能析出水滴,方能有彩虹现象,故选A。 <br />2016年为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关系密切。塔希提与达尔文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的距平值被普遍地用以表示南方涛动的特征指数。南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印度洋赤道低气压带差值的距平值连续保持负值时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图3为1980—2016年南方涛动指数年际变化,纵轴数值表示南方涛动特征指数。(备注: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读图回答6~8题。 <br /> <br />图3 南方涛动指数年际变化(1980—2016) <br /> <br />6.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C) <br />A.信风带势力增强,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增温 <br />B.信风带势力增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