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2019-2020年高三高考模拟试题(五) 地理 含答案 <br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1小题,共44分) <br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末要将单位GDP能耗降低16%,要顺利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对碳排放进行模拟预测。预测时,必须以技术进步和经济平稳增长为前提。图1是我国南方某省的xx-2050年碳排放高峰预测曲线。据此完成1 -2题。 <br />1.对该省的碳排放模拟预测可以忽略的因素是 <br /> A. GDP增长率 B.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br /> C.产业结构的调整 D.当地气温的季节分布 <br />2.下列关于该省xx一2050年的碳排放顶测,表述错误的是 <br /> A.碳排放量高峰峰值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曲线 <br /> B.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碳排放高峰峰值可能会减小 <br /> C.单位产值的能耗出现先增后降的倒“U"型曲线 <br /> D.技术进步可能会使碳排放高峰峰值出现时间提前 <br />每到隆冬时节,贵州大大小小的青山就被冻雨打扮得分外妖娆,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观光赏景。冻雨是指天气较冷时,雨滴落到低于0℃的物体上,立刻结成冰并且附着在这个物体上的一种现象,图3中曲线是等温面分布图(等值距为2℃),据此回答3—4题 <br />3.图示时刻正发生冻雨的地点是 <br /> A.① B.② C.③ D.④ <br />4 .贵州之所以如此受冻雨“青睐”,有关其成因的推断正确的是 <br />A.北方冷空气南下时过分冷湿,水汽遇地形抬升形成降水 <br />B.地处云贵高原东北侧的斜坡地带,对冷空气的阻滞作用明显 <br />C.西南地区因相对湿润,冻雨比北部地区强度大 <br /> <br />D.多岩溶地貌,地表水丰富,温暖湿润的水汽上升强烈 <br />图 2 <br />我国某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有一条人行天桥(图2),距离地面约40米,桥面宽约2米,长约30米左右。桥身一端连接地面,而桥的另一端则直接与某小区A栋13楼相接。尽显该市“3D魔幻立体”的城市特色。xx,该市人口总数达2970万,城市化水平达58.34%。据此回答5-6题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5.该城市最可能是 <br />A.北京市 B.上海市 C.重庆市 D.天津市 <br />6.有关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冬春季节沙尘暴比较严重 B.经济水平处在全国领先地位 <br />C.既是河港又是海港 D. 多云雾,少雪霜 <br />中国擘画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包括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硬件”联通在对接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同时,也为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活力。2014年11月8日,习主席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元成立丝路基金。读图1回答7-9题: <br />图1 <br />7.对于中国而言,基础设施互联互 <br /> 通的好处是: <br />①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减少地区 <br />差异 ②利于产业转移,优化产 <br />业结构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br />作用增加 ④寻找经济发展新的 <br />支撑点 <br />A.① B.①② <br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r /> <br /> <br /> <br />8.图中“一路一带”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城市密集分布地区之一,该区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为 <br />①地势低洼,峡湾众多 ②位置优越,商贸发达 <br />③河网密布,水能丰富 ④交通便利,协作紧密 <br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br />9.2014年12月26日,随着兰州到乌鲁木齐高速列车的开通,西安到乌鲁木齐已经全程高速。2015年3月5日,北京时间9时,一列高速列车从西安驶往目的地乌鲁木齐,沿途天气晴朗,车上一位德国杜伊斯堡游客所见所闻可信的是 <br /> A.列车出发时,看见西安物体的物影朝向西南 <br /> <br />B.7小时后列车进入河西走廊,看见太阳挂在西南方天空 <br />C.13小时后到达乌鲁木齐,这里已是黄昏 <br />D.下车20分钟后,住进旅馆,向德国家人报平安,家人正在午餐 <br />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属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青稞,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读图6,完成10-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