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变异、育种和进化 <br />直击考纲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Ⅰ)。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3.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4.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5.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br /> <br />1.判断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 <br />(1)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 <br />( 2011·江苏,22A)( √ ) <br />(2)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其方向由环境决定 <br />(2008·江苏,23D和广东理基,47B)( × ) <br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br />(2010·江苏,6C)( × ) <br />(4)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均可导致基因重组,但不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产生的变异 (2008·宁夏,5B和2011·江苏,22B)( √ ) <br />(5)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2011·江苏,22C)( √ ) <br />(6)XYY个体的形成及三倍体无子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均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行为有关 (2013·安徽,4改编)( × ) <br />(7)染色体组整倍性、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r />(2011·海南,19AB改编)( × ) <br />(8)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但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br />(2009·江苏,16)( × ) <br /> <br />(9)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2008·江苏,23C)( × ) <br />2.如图是与水稻有关的一些遗传育种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br /> <br /> <br />(1)采用A→B育种过程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时,若用γ射线照射幼苗,其目的是诱发基因突变,检测照射后的组织是否具备抗该除草剂能力的措施是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观察其表现。若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进一步探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纯合敏感型植株杂交,如果F1都是敏感型,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比为15(敏感)∶1(抗性),则可初步推测该抗性性状由两对基因共同控制 <br />(2009·广东,33(2)(4)改编) <br />(2)在F过程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胚状体获得再生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2012·浙江,32(2)和2013·四川,5A改编) <br />(3)若要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图中F、G(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 <br />(2008·广东单科,8改编) <br />(4)若以矮秆易感稻瘟病品种(ddrr)和高秆抗稻瘟病品种(DDRR)水稻为亲本进行杂交,经E过程培育矮秆抗稻瘟病水稻品种,F2矮秆抗稻瘟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3(2007·山东理综,26(1)改编)。若利用上述亲本,尽快选育出矮秆抗稻瘟病纯合水稻品种,则应选用F、G(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并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br />图解提示: <br /> <br />3.判断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 <br />(1)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2011·重庆,4A)( × ) <br />(2)因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所以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2010·山东,2D和2008·山东,5D)( × ) <br />(3)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010·山东,2C)( × ) <br />(4)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 <br /> <br />关 <br />(2010·大纲全国Ⅰ,4B)( × ) <br />(5)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2011·江苏,6D)( × ) <br />(6)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br />(2010·江苏,12D)( √ ) <br />(7)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因此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r />(2010·山东,2A和2013·江苏,12B改编)( × ) <br />(8)下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Y是自然选择 (2009·上海,34(1)改编)( √ ) <br /> <br />(9)某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如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