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我国,( )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D.21周岁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是正确的。A.爸爸酒后不开车B.有人偷摘我家葡萄,我也去摘他家葡萄C.我被邻居家的狗咬了,只能认倒霉D.有人欺负我,我找家长去揍他3.六年级小可同学放学回家路上,同年级的几个男生拦住他索要钱财,并殴打他,还恐吓他不许告诉家长和老师,小可应该:( )。A.找其他同学来打他们B.告诉父母或老师C.保持沉默,对谁也不说D.满足他们的要求4.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是在( )年。A.2000B.2004C.20095.小明在校门口的小店里买到了过期食品,吃了以后肚子疼,他应该去找哪个部门解决( )。\nA.市场监督管理部门B.法院C.公安局D.检察院6.每年( )为国家宪法日。A.12月1日B.12月2日C.11月4日D.12月4日7.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就是说,公民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恪守法律义务。下列属于法律义务的有( )。①宗教信仰自由②遵守宪法法律③依法纳税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8.二班有回族同学,所以班长在组织春游时,都特殊给他们定制一份回族餐,这体现他( )。A.对回族同学高看一眼B.非凡组织能力C.承担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D.爱护同学9.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要履行哪些职责?( )①多方调研,了解民情、社情\n②设立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③撰写议案和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10.下面有关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B.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的C.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D.权利是义务的前提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在我国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 )的监督,以保证( )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价值。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年的居民身份证;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 )年,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 )年;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 )有效。3.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 ),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4.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 )。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 )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5.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 )、( )、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6.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这既是公民应有的( ),也是公民自觉承担( )的体现。7.《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 )为老年节。”8.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人民通过( )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 )和( )事务。9.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 )和( )教育未成年人。在法治社会,不得实施( )。10.公民( )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现行宪法是在1954年12月4日颁布的。 ( )\n2.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3.我们村的大明哥哥光荣入伍了,听爸爸说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但我舍不得大明哥哥去,我便去阻止哥哥,让他不要去了。( )4.英国人在没有退出英国国籍时,也可以加入中国国籍。 ( )5.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6.在学校,与我们小学生最密切相关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7.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 )8.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无限大。( )9.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三种。( )10.纪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正常的生活。(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1.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请将下列情景和对应的权利连线。受教育权 国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权利 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杂费表达权和监督权 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入学考试加分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权利 小亮在政府网站留言板上就环境保护提出建议五.填表题(共1题,共9分)1.写一写,下列情景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情景1:今年6岁的叶童成为一名小学生。情景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情景3:吴丽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n六.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怎样做好居民身份证的信息保密?2.想象一下,我们国家没有法律将是什么情景?3.谈谈“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给人民群众带来哪些便利?4.我国对未成年人主要采取了哪些方面的特殊保护?5.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那么,法律有什么作用呢?七.辨析题(共1题,共4分)1.赵丽是一名小学生,她认为自己年龄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没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你赞成赵丽的想法吗?写一写你的看法。八.材料题(共2题,共32分)1.我是小红,刚从异地转到新学校,来到新学校第一天,在校门口遇到了身材高大的两名男同学。他们拦住我威胁说;”不听话,就揍你”,我当时吓坏了。转身就跑,回到家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你要勇敢,不要害怕他们!如果下次他们再欺负你,就去告诉老师或妈妈,我去找老师或家长。”(1)材料中的小红遭遇了什么事情?(2)他们为什么欺负小红?(3)假如你恰好看到他们欺负小红,你应该怎么做呢?请你简要写出校园欺凌的危害?2.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致、共享发展。\n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问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3.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4.未成年人维权途径有哪些?九.综合题(共2题,共10分)1.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以下法律会涉及到哪些环境里?(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异常火爆,给家长、孩子带来沉重的负担。一些非法的校外培训机构为牟取暴利,往往以高强度培训、提前教育等模式,违背教育规律,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对此,社会各方众说纷纭,争论不休。(1)上述问题我们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吗?(2)人大代表有哪些职责?他们是如何履行这些职责的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B4.B5.A\n6.D7.D8.C9.C10.A二.填空题1.权力;权力2.5;10;20;长期3.纳税4.文明程度;教育5.生命;健康6.权利;社会责任 7.九月初九8.选举;国家;地方9.健康的思想;适当的方法;家庭暴力10.身份证号码;号码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受教育权——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杂费;社会保障权利——国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表达权和监督权——小亮在政府网站留言板上就环境保护提出建议;少数民族权利——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入学考试加分的优惠政策。五.填表题1.如下:\n六.简答题1.(1)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2)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3)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局挂失。(4)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帮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2.如果国家没有法律,整个社会将会一片混乱,国家机器无法运转,人民利益得不到保障。3.(1)集中办事,方便群众。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在中心设立窗口集中办公,将行政相对人需要跑多个部门才能办成的事,变为只跑中心一处就能办成,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2)提高了办事的效率,节省时间。在中心的统一要求、组织、监管和协调下,对进入中心的所有审批事项都作出公开承诺、限时办结;特别是通过并联审批,切实简化了办事程序、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群众办事的时间大大缩减。4.我国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其中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筑起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道防线。5.(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保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3)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点受侵害时,要善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n七.辨析题1.不赞成,因为我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都有监督权,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八.材料题1.(1)校园暴力欺凌事件;(2)小红是从外地刚来到新学校,对新学校的环境不熟悉;(3)我会上前制止这一行为;或者我会给学校或老师打电话告知这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校园欺凌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权利。也会危害我们身心健康。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2.1、答: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答: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③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3、答: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4、答:(答案不唯一)①告知情况:告诉家人;向老师、学校报告。②咨询寻求帮助:向律师等专业人员请教;向居委会或村委会求助;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向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求助。③寻求法律帮助:请求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办事;请求公安机关立案查办;向检察院提起控告、申诉;向法院起诉。九.综合题1.工厂里;道路上;超市内;学校中2.(1)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因为我们作为中国公民,也有参政议政的权利。(2)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