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法律规定:每年农历( )为老人节。A.五月初五B.九月初九C.八月十五D.七月初七2.下列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非洲人②曾经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但已加人美国国籍的人③出生在中国,一生在美国居住但没有加人美国国籍的人④在我国触犯刑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⑤丢了身份证有中国国籍的人⑥被印度警方扣留的中国渔民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3.下列行为或说法正确的有( )。①马英上课认真听讲,刻苦学习 ②商场保安怀疑消费者李某偷窃,便对李某进行搜身③杨雪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 ④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 )。A.具有双重国籍\nB.加入外国国籍C.申请退出中国国籍5.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日本6.下面几个选项中,最具强制力和权威性的是( )。A.纪律B.道德C.法律D.公约7.红领巾小学六年级二班同学召开了“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同手们纷纷发言。你认为谁说的没有道理( )。A.甲同学: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B.乙同学: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C.丙同学:我还是小孩子,宪法有无权威与我无关8.在我国,未满多少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9.关于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为家中的一员,未成年人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B.未成年人的任务是学习,不需要做家务C.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nD.可以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10.李某在公司的微信群里谩骂同事张某,造成很坏的影响,人民法院判决李某向张某公开道歉。这体现了我国法律中的( )。A.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C.国家机关不可以滥用权力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我知道的公民基本权利有:物质帮助权、( )、( )、人身自由权等。2.人民通过( )管理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都由( )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3.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 )国籍。中国公民具备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 )国籍。4.宪法除了( )公民的基本权利,还( )了公民的基本义务。5.同学们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的法律知识都是根据( )法制定的。6.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 )、( )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7.( )、( )与(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8.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权利。9.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 )。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2.在我国工作了很久的外国人就是我国的公民。( )3.只有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纪律和道德就没有。( )4.当公民的居住地发生改变时,身份证号码也会随着改变。 ( )5.家庭受到宪法的保护。我们今天接受父母的抚养,将来也要关爱、赡养父母。 ( )6.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义务观念无所谓。( )7.学生乘坐大巴车去春游、爸爸妈妈带孩子去医院看病,这些活动是不受到法律约束的。( )8.到酒店办理住宿不需要身份证。( )9.我们作为小学生,不需要履行自己的义务。( )\n10.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你知道下面这些国家的宪法日分别是哪一天吗?请连线。2.连线题。五.简答题(共5题,共35分)\n1.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你知道身份证的作用有哪些?(答出4个即可)2.列举近几年国家宪法活动日的活动主题。(近五年)3.公民应该履行哪些义务?4.列举: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在你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它呢?请写下来。(至少4条)5.王军是一名退伍军人,七周岁开始上小学,学习非常努力,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家乡自己创办了工厂,做了厂长,他诚信经营,按时缴纳税款,去年他又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请分析一下王军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六年级2班召开了“宪法权威我之见”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言。张同学说: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王同学说: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李同学说:我们的宪法宣誓制度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赵同学说:任何纽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郭同学说:尊重宪法就要先了解宪法,让我们一起诵读宪法吧!(1)你对上面的观点有什么看法?你认为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呢?(2)请你写两个宣传宪法的标语,作为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标语。八.综合题(共3题,共30分)1.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2.结合不同的情景,看看对应的是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将字母序号填在( )上。A.物质帮助权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nD.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E.服兵役的义务F.监督权 G.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H.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妈妈被选为地方人民代表,她享有( )。2.李奶奶病了,她的儿女轮流照顾她。对应的是( )。3.爷爷今年80岁了,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他享有( )。4.小张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对应的是( )。5.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6.小丽的爸爸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查看要闻动态,他有( )。7.小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排队上车,对应的是( )。8.丁丁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所工作,每次别人问起他妈妈关于爸爸工作情况时,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对应的是( )。3.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B4.A5.A6.C7.C8.B9.B10.B二.填空题\n1.休息权;平等权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选举3.双重;中国4.保障;规定5.宪6.留学;务工7.纪律;道德;法律8.滥用9.根本法;依据10.基础;依据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n五.简答题1.(1)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2)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3)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4)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5)在邮局寄物品。2.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9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4)劳动的义务;(5)受教育的义务……4.酒店住宿、办理手机卡、车站取票、中高考。5.受教育权、劳动权、被选举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等。六.辨析题\n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七.材料题1.(1)上面的观点都有道理。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人和机构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违反宪法的活动都应该得到追究;维护宪法权威,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就必须做到遵纪守法,还要宣传宪法知识,让宪法深入人心。(言之有理即可)(2)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我守法,我光荣。(言之有理即可)八.综合题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2)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C;D;A;E;H;F;G;B3.(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