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这种行为违反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违法的人才与法律打交道B.法律与任何人都有关系C.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远3.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已、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作为公民,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中不能只作“吃瓜群众”,这是因为(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公民有关心国家和社会并履行义务的责任C.提高公民意识能够消除社会各种矛盾冲突D.政治生活的内容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的是( )。A.国家的性质B.犯罪的特点和刑罚C.国家的根本制度 D.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n5.( )是国家根本大法。A.司法B.刑法C.立法D.宪法6.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 )挂失。A.公安机关B.医院C.银行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是( )年。A.5B.10C.158.孙园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找各种借口不给开发票,此时孙园的爸爸应该( )。A.与服务员大声理论,让店里的顾客都听到B.拨打纳税热线12366C.带着无奈和怨气离开D.要求用别的物品补偿一下9.刘勇去批发市场给儿子买玩具,怀疑是伪劣产品,结账时,他让商家开了一张发票。他可以收集的证据是( )。A.玩具B.发票C.结账单\n10.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对有关国家大事、社会生活的问题建言献策,下面几种,我们不提倡的是( )。A.在政府网站留言B.给人大代表建言C.组织非法集会D.参加听证会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过马路,要遵守( )法规;在公共场所,要( )公物、( )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 )。2.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3.(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4.(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农历( )为老人节。5.国家宪法日在每年的( ),我国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6.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 ),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7.( )月( )日是世界人权日。8.树立( ),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 )和( )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 )的根本依据。9.( )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0.公民身份号码的第18位为( ),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 )代替。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2.身份证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3.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4.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5.只有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纪律和道德就没有。( )6.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依法维权,而不能以暴制暴。( )7.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n8.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但我还是小学生,长大后才能做这些事情。( )9.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国家宪法日。( )10.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 )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无论我们是什么身份,在哪里,在怎样的场景中,都有相关的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是在保护着我们的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一连。张默和老王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刑法税务机关对某民营企业进行征税 民法李江醉酒驾驶造成多人死伤 行政法2.把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相应的法律连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继承法》财产权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 《选举法》文化的权利 《刑事讼诉法》人身自由权 《电影产业促进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37分)1.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2.请同学观察图并回答我国在( )年设立国家宪法日,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n3.小刘是一名职员。一天晚上,同学聚会多喝了几杯,驾着车在回家的路上撞伤了两名路人,惊慌之下驾车逃逸。小刘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了什么罪?4.请同学们想一想,关于宪法,你了解哪些知识?至少写两个方面。5.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如果妈妈就职的公司拖欠妈妈工资,你认为妈妈应该怎么办?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 张国本老汉已70多岁,妻子早亡,他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既爹又当妈,把3个儿子抚养成人。在长子、次子成家单过后,老汉随三子张永华夫妇共同生活。几年后,由于张老汉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三儿子夫妇便嫌弃老人,侮辱、漫骂、虐待行为越来越多。张老汉只好到村部或车站等地暂求栖身之地。万般无奈之下,他下了决心,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两人分别以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1年零6个月。 请你分析张老汉的儿子为什么被判刑?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八.综合题(共3题,共15分)1.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家庭:( )、( )。学校:( )、( )。社会:( )、( )。2.认识居民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1)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至少写出两点)(2)在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写出三条)3.判断下列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画上“√”。( )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n( )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B4.B5.D6.A7.A8.B9.B10.C二.填空题1.交通;爱护;保护;归还2.公民3.行政法4.孝敬老年人;九月初九 5.12月4日6.权利;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7.12;108.宪法权威;权利;义务;行动9.198210.校验码;X三.判断题1.√2.√3.×4.×5.×6.√7.×\n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下:五.简答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我国在2014年,讲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3.小刘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交通肇事罪。4.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②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5.1.权力是由宪法赋予的。被任命者拥有权力后,宪法宣誓制度可以通过看得见的仪式,表示其会如何对待责任和职权,培养被任命者对法律的敬畏,强化被任命者对自己的约束。2.同时宣誓本身也代表了宣誓人内心的认同和良心上的约束。宣誓人也会因为想到表过态、宣过誓而提醒自己应该履行自己的誓言。六.辨析题\n1.首先,和公司协商,把拖欠的工资补上。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就需要走法律途径。面对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一定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七.材料题1.因为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虐待父母造成的。说明了: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比如赡养父母;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八.综合题1.被扶养权;隐私权;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人身安全权;财产权2.(1)①身份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②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③第1-6位是地址码;④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⑤第15-17位是顺序码;⑥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等。(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物品等。3.( )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