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尊老敬老只关系到道德,并没有法律义务B.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C.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2.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B.否认了法律对每个公民的保护和规范作用C.否认了我国是法治社会D.把公民个人同法律密切地联系了起来3.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秦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B.李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C.丁锐的爸爸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丁锐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爸爸都会如实相告4.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 )。A.宪法B.民法C.刑法D.道德5.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可能会用到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n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6.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是因为( )。A.法律有国家制定或认可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C.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工具7.“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 )。A.古罗马B.古希腊C.中国8.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她的儿女在( )。A.履行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B.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C.履行保持家庭和睦、健康幸福生活的义务9.下列不是中国公民的是( )。A.出国的中国人B.犯罪后被判刑的人C.外籍华人D.中国籍的外国人10.下列关于居民身份证的说法你不赞同的是( )。A.不要随意透露包含个人信息单据的二维码B.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法院挂失C.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n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 )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 )、公民的( )以及( )。2.(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3.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 )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 )。4.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 )的。5.( )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6.刑法是规定犯罪和( )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 ),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7.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 )。8.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行使职权,侵犯公民( )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 )。9.2020年12月13日是我国第7个法定南京大屠杀国家( )日。10.法律调整( ),保护( )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 ),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张明认为接受义务教育是他的权利,他辍学打工是放弃享受权利,不应受到他人干涉。( )2.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3.法律援助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推进司法公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5.当公民的居住地发生改变时,身份证号码也会随着改变。 ( )6.小学生年龄还小,不能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 )7.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8.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9.我们还是小学生,不需要了解法律。( )10.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也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 )四.连线题(共2题,共12分)1.连线魔方。\n身份证号码 含义第1—6位 地址码第7—14位 校验码第15—17位 出生日期码第18位 顺序码2.把下列情境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连起来.五.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说一说,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2.中国公民到境外应当注意什么?3.公民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4.根据你对法律的认识,说一说刑法的职能有哪些?5.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小明的爸爸晚上开车回家-身酒气,妈妈说了他几句不服气两个人吵了起来。小明过去帮助妈妈讲道理,还被爸爸打了一顿。辨析回答:小明爸爸的做法错在哪了?违反了什么法律?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说一说。小亮的爸爸八岁开始上小学,学习非常努力。高中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从部队退役,后来到企业工作。去年,他又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n(1)请你分析一下小明的爸爸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2)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下列情景体现了我们的哪些权利。(1)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2)公民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体现享有( )。(3)妈妈被选举为地方人民代表,体现她享有( )。(4)爸爸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体现爸爸享有( )。(5)爷爷去世了,爸爸继承了他的财产,爸爸享有( )。2.观察下图,完成问题。(1)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身份信息?3.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家庭:( )、( )。学校:( )、( )。\n社会:(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C4.A5.C6.B7.B8.B9.C10.B二.填空题1.宪法;根本制度;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 2.刑法3.中国境内;风俗习惯4.一致5.公民身份;国籍6.刑法;犯罪 7.使命8.违法;合法权益;赔偿义务 9.公祭10.社会关系;合法权益;家庭生活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n1.如图:2.小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顺序上车---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小华参加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李奶奶卧病在床,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地她----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小丁的爸爸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小丁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五.简答题1.成功研制原子弹、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成功举办奥运会、在对抗世界经济危机过程中发挥领头作用,这些都使我们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2.遵守当地的法律、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3.(1)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增强宪法观念,并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4.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5.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②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六.辨析题1.小明爸爸首先是喝酒开车,违反了《交通法》,然后回家打小明,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七.材料题1.(1)受教育权、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劳动权、被选举权。\n(2)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依法纳税的义务等等。八.综合题1.受教育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继承权2.(1)随意丢弃车票的做法不合适,因为车票上有身份证号码、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这些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2)生活中,我们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3.被扶养权;隐私权;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人身安全权;财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