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一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命题人:郭瑞审题人:应岚清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题(19分)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①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②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过,不一样地过。 ③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④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中国的节日却是_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拘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⑥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⑦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微信公众号:沈姐的语文课堂。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霄”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 ⑧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⑨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作文化)、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⑩“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名字叫:节日媚物。 ⑪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叫“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生一对”,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 ⑫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统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自我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现。B.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体现了中国人对节日由衷的喜爱。C. 中国的岁时节日,既有一些值得重视的“大节”,也有一些可过可不过的“小节”。 D.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非常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而不关心“人事”。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提到的是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习俗()(3分)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B.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C.樱桃桑椹与菖蒲,更卖雄黄酒一壶。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作者“说文解字”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根据上下文,第④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3分) 8
5.有人说文章的最后两段与“传统节日”无关,应当删去,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二)现代文阅读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16分)虫嫂虫嫂是老拐的女人。很难说她的个子了,也就一米三四的样子或是更低。所以,虫嫂自嫁到无梁的那一天,就是作为笑料存在的。拿现在的说法,她几乎就是全村人的“开心果”。新婚第二天一早,当太阳挂在树梢上的时候,远远望去,人们看见村口滚动着一个巨大的“刺猬”。那“刺猬”背对着朝阳,看上去毛炸炸的,还一歪一歪地滚动着。一直到近了的时候,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这是老拐家的新媳妇,背着一个大草捆。很能干哪。老拐的新媳妇已把身上的新嫁衣脱下来了。她本来个小,身上穿着老拐的旧衣裳,背着这捆草,就像是一个滚动着的刺猬。尔后,当她去牲口院交草的时候,大队会计五斗给她看的磅,称出来竟有七十二斤!五斗“呀”了一声,会有这么多?低头一看,这才发现,就这新媳妇,虫嫂,咬着牙,一只脚悄悄地踩着磅秤呢。于是,会计说,哎,脚,你那脚,挪挪。她擦了把汗,笑着,不好意思地把脚挪开了。再称,五十二斤半。那时候一个壮劳力干一天才挣十分。队里规定割六斤草算一分。扣了水汽,她一个人早上就挣了八分半。她就是个“虫儿”。在无梁,“虫儿”就是小的意思,也是低贱的意思。通常是对一些看不起的人的蔑称。刚嫁过来不久,虫嫂就落下了很不好的名声。从此,人们给她起了个绰号:小虫窝蛋。简称:虫嫂。在无梁,虫嫂就像是一个童话。每每她挑着一副水桶走出来,人们不由地就笑。她人小一号,水桶也是小一号的,从娘家带来的。她挑水就像是走划船步,踮着脚尖,磕磕碰碰,试试摸摸的。在井上打水时,她不让人搭手,说:会。我会。就是辘轳把儿太长了。人们又笑。在村里,虫嫂割草、割麦都是一把好手,工分也是不少挣的。可她不会编席。她是无梁村惟一不会编席的女人。她身量小,指头太短,编不了丈席,也试着编了几次,每次都欠尺寸,不合格。收席点的老魏说:她的尺子小一号。那时候,粮食是队里分的,而油盐钱全靠编席来挣(编一张大席可挣一毛五分钱)。虫嫂不会编席,就从娘家逮了一窝小鸡,靠着“鸡屁股银行”,总算能换个油盐钱。老拐腿瘸着,干不了重活。再加上两人结婚时,老拐塌了一屁股的债,那日子就更加艰难些。日子虽然难过,可也过了。她会爬树,身量小,却灵活,猴子一样。春天里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捋些槐花、榆钱,掺和着吃。她还会做“鲤鱼穿沙”,就是玉米掺加榆叶儿煮着吃,我吃过一次,也挺香。这年夏天,队里菜地先是少了一垄茄子,尔后又少了一垄辣椒。于是人人都怀疑是虫嫂偷了,却没有证据。治保主任曾建议说:搜,挨家挨户搜。却被老姑父否决了。老姑父说:几个茄子,算了。虫嫂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头上勒一方巾,三天就下地了。人们说,虫嫂,可不敢哪,迎了风,就出大事了。她说,没事。我皮实。奇怪的是,就虫嫂这样的小小身量,却一拉溜生了三个孩:两男一女。也许是因为她个子低的缘故,她对“大”有无限的向往。她的三个孩子统称为:国。大国,二国,三国(老三是女孩,也叫花,国花)。她生了一群“国”。她说是“国家”的“国”。全是嗷嗷待哺的货色。由于头生儿回了奶,她的三个孩子都是靠她嘴对嘴喂活的,她先把蒸好的红薯嚼一嚼,尔后用嘴,或是手指头抿在孩子的嘴里。当三个孩子牙牙学语、满地滚的时候,她已经是村里有名的小偷了。此后人们也就习惯了。一天劳动下来,很累,在村口上拿虫嫂逗逗趣儿,人们很快活。于是虫嫂就成了人们日子里的“盐”。日子很苦,人们还是笑嘻嘻的,有盐。一天夜里,老姑父突然对我说:丢,你见过鬼么?我说:没见过。老姑父说:要不,今晚我领你长长见识去。夜半时分,老姑父领着我潜入玉米田旁边的老坟地里。天很黑,四周寂无人声,萤火虫一闪一闪亮着,我吓得头皮发麻,头发梢儿都有点抖了,忙把眼闭上……只听老姑父说:就快出来了。我大着胆睁眼一看,就见一团黑影,像旋风一样从玉米地里冒出来,时隐时现,一忽儿一忽儿地飘……怪吓人的。玉米叶沙沙响着,一股黑气像是拨云穿雾一般从玉米田里游出来。在黑森森的玉米田里,在弥漫着夜气的星空下,先是有波浪一样的夜气把玉米棵分开去,接着是风的响声,随风流出来的是一个圆滚滚的东西,就像是滚动着的老鳖盖子……看得我眼皮都要奓了。就在这一刻,我明白了,那不是鬼。是人。是虫嫂。(选自李佩甫《生命册》有删改)8
6.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语言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虫嫂就像是一个童话”“鸡屁股银行”“老鳖盖子”等用语,都是不事雕琢而又不乏幽默的百姓用语。B.因为个儿小,人们就称她虫嫂,但虫嫂的三个孩子都冠以“国”名,是因为她的生活中有着朴素的愿望,对“大”有着无限的向往。C.虫嫂变成小偷是有个发展过程的,当生育了三个孩子后,她就越发有名了,这说明虫嫂是一个不懂得自尊、自甘沉沦的农村妇女。D.“她挑水就像是走划船步,踮着脚尖,磕磕碰碰,试试摸摸的”,这句话通过生动的细节,写出了虫嫂因个头矮小,挑水行走的艰难。7.老姑父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8.简要赏析篇末画线部分的艺术手法。(4分)9.结合文本请分析虫嫂这一普通农村妇女形象的特点。(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黄祖舜,福州福清人。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注],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权守尚书屯田员外郎,徙吏部员外郎,出通判泉州。将行,言:“抱道怀德之士,不应书干禄,老于韦布。乞自科举外,有学行修明、孝友纯笃者,县荐之州,州延之庠序,以表率多士;其卓行尤异者,州以名闻,是亦乡举里选之意。”下其奏礼部,遂留为仓部郎中,迁右司郎中、权刑部侍郎兼详定敕令司兼侍讲。进《论语讲义》,上命金安节校勘,安节言其书词义明粹,乃令国子监板行。荐李宝勇足以冠军,智足以料敌,诏以宝为带御器械。兼权给事中。张浚薨,其家奏留使臣五十余人理资任,祖舜言武臣守阙者数年令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乞为之限制遂诏勋臣家兵校留五之一。户部奏以官田授汰去使臣,祖舜言:“使臣汰者一千六百余人,临安官田仅为亩一千一百,计其请而给田,则不过数十人。”事不行。保义郎梁舜弼、汉弼,邦彦养孙也,并阁门祗候。祖舜言:“阁门不可以恩泽补迁。”知池州刘尧仁升右文殿修撰,知新州韩彦直升秘阁修撰。祖舜言:“修撰本以待文学,不可幸得。”(故资政殿学士杨愿家乞遗表恩。祖舜言:“愿阴济秦桧,中伤善类。”皆寝其命。秦嬉卒,赠太傅。祖舜言:“嬉预其父桧谋议,今不宜赠帝傅之秩。”)追夺之。迁同知枢密院事。金主亮犯淮,刘汜败,王权走,上将诛权以厉其余。祖舜言:“权罪当诛,汜不容贷。刘绮有大功,闻其病已殆,权、汜诛,绮必愧忿以死,是国家一败兵而杀三将,得无快于敌乎?”上嘉纳。薨于官,谥庄定。[注]铨曹:主管选拔官员的部门。(节选自《宋史·黄祖舜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祖舜言/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乞为之限制/遂诏勋臣家兵校留五之一B.祖舜言/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乞/为之限制/遂诏勋臣家兵校留五之一C.祖舜言/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乞为之限制/遂诏勋臣家兵校留五之一D.祖舜言/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乞/为之限制/遂诏勋臣家兵校留五之一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郡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等事务。B.礼部是中国古代中央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C.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D.秦桧,南宋宰相,对金国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祖舜恪尽职守,积极建言。他认为要想办法选拔守道德讲仁义的人,选拔人才不要拘泥于科举制度,特别优秀的人要推荐给朝廷。B.黄祖舜做事认真,慧眼识人。他进献的《论语讲义》获得金安节的赞赏,并刻板刊行;他举荐李宝智勇双全,李宝获得朝廷任用。C.黄祖舜刚强正直,直言敢谏。他认为把官田分给淘汰的使臣不妥当,这事得以停止;他反对官员凭皇帝的恩惠晋升为阁门官员。D.黄祖舜考虑周全,富有智慧。刘汜兵败,王权逃跑,皇帝要严惩王权来激励其他人,黄祖舜认为王权有罪,应当处死,而应宽容刘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8
(1)县荐之州,州延之庠序,以表率多士。(4分)(2)祖舜言:“阁门不可以恩泽补迁。”(4分)14.根据文中括号内的句子,请简要回答黄祖舜反对给杨愿家属施予恩惠和反对追赠秦嬉太傅,其理由分别是什么?(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①[南宋]刘克庄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②。谈笑里,定齐鲁。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注)①陈子华:陈靴,字子华。懂军事,善策划,当时朝廷命其任真州(今江苏义征市)兼淮南东路提点刑狱。②平章:评论,策划。公事:指抗金大事。分付:嘱咐,这里有“处理”之意。③“记得太行山百万”两句:指宗泽招降太行百万义军抗金一事。宗泽作东京留守时,被金人称作“宗爷爷”,金人不敢进犯。④真吾父:《岳飞传》记载,张用在江西作乱,岳飞以书晓谕他,张用得书说“真吾父也”,即投降。⑤祖生:晋元帝时,祖逖统兵北伐,击破石勒,收复黄河以南地区。这里借指宗泽、岳飞等曾经在中原抗金的名将。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送别词,诗人以谈论国家大事起笔,嘱咐朋友以国家之事为重,寄寓了收复故国失地的愿望。B.借引“宗泽抗金”一事,批评朝廷对待义军的不信任态度,如同手握蛇不敢放手,骑在虎背上左右为难。C.下阕“祖生去后”一句,抒发了祖逖死后,朝廷中再没有人像他一样率兵北伐,收复国土的悲凉之情。D.诗人用“挥泪客”“谁梦中原”指责当时的士大夫们只会对国家大事空发哀叹,却没有人实际行动。16.简述“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这几句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的问题。(2)《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来比喻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3)《琵琶行》中把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轻拢慢捻抹(mò)复挑(tiaō),初为《霓裳(cháng)》后《六幺》。B.诗人将自己比作红烛,用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捣破禁锢(gù)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jí)的花儿”。C.她刚才那种忸妮(niŭní)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qián)诚地给他拭着身子。D.有人朝车厢指点,不时能听见她们由于互相捶(chuí)打而发出的一两声娇嗔(chēn)的尖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借助现代技术,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甲]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不是()、闭关锁国,而是要()、继往开来。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它不仅是一条通商道路,还是一条文化纽带。[乙]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都来一睹其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丙]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的各种文化相融相生,最终8
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这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19.依次填入文段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抱残守缺承上启下珠围翠绕万人空巷B.抱残守缺承前启后富丽堂皇万人空巷C.食古不化承前启后富丽堂皇摩肩接踵D.食古不化承上启下珠围翠绕摩肩接踵20.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B.乙C.丙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B.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终于在今年面,引起广泛关注。C.“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D.琳琅满目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原模型等珍宝,将在坐落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展示。22.对联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讲究平仄对仗,内容贴切。请依据所给例子,利用所给材料,重组对联,使它符合对联的要求,又与所学诗文中的情境相适。(4分)[例]题岳阳楼联:诗惭杜叟,文愧范公,我来敢挥毫,空怀千古无双士;地坼吴楚,气吞云梦,此去难为景,曾上九州第一楼。材料:临赤壁无觅幼安慨华发生望京口遥想公瑾英雄北顾谈笑雄姿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使语意连贯。(4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世代定居的传统中国社区本质上是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做事靠的_____________。在这个社会体系中出了案子,首先关乎的_____________。乡绅会“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这简直是丢我们村子里脸的事!你们还认了错,回家去。”费孝通说乡土中国的最高理想是“无讼”,就好像足球比赛中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双方的规则,而犯规的代价_____________。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首要的技能_____________。①不是金钱和利益,而是名声和面子②不单是被罚,更是整个团队的耻辱③不是赚钱致富,而是分辨善恶美丑④不是商业和法治,而是道德和礼治四、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2002年华语传媒大奖授奖词这样评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有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处境的警醒和关怀。”2011年全世界拉斯克医学大奖颁给了81岁的中国土生土长的科学工作者屠呦呦,奖励她将一种草药变成了世界广泛使用的抗疟疾药物,“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命,并将在今后抗击这种致命疾病的斗争中继续造福人类。”屠呦呦一没有博士学位,二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三不是中国两院院士。她在上世纪60年代时期开始了艰难的中药研究工作,取得了青蒿素抗疟疾药的研制成功,但当前在网上搜不到更多关于她的故事。在百般磨难中的坚持,往往使平凡走向伟大,你说呢?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1.C2.A3.通俗说明我们祖先对节日的态度,引出下文关于传统节日的介绍。4.人和天商量着定下来的。5.不同意,最后两段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传统节日,但却对传统节日的“天人合一”文化理念的深层次阐述。第11段以人们的日常用语说明“天人合一”思想对人们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第12段则从“环保”角度阐明重视过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回答并呼应了开头。 (二)现代文阅读二6.D7.8.9.①勤劳;这是老拐家的新媳妇,背着一个大草捆。很能干哪!虫嫂割草、割麦都是一把好手,工分也是不少挣的。②坚韧,受到嘲笑也毫不在意;在村口上拿虫嫂逗逗趣儿,人们很快活。于是虫嫂就成了人们日子里的“盐”。③充满母爱;她非常疼爱孩子,对孩子抱有很大的希望。④狡黠;去牲口院交草的时候一只脚悄悄地踩着磅秤呢。⑤自强不息,不向命运低头。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0.C11.B12.D13.(1)由县里推荐到州里,州里请他们到学校,来为众多的读书人做表率。(2)黄祖舜进言:“阁门官员不可以凭借皇帝恩惠升迁。”14.杨愿暗中帮助秦桧,阴谋诬陷好人;秦嬉参与他父亲秦桧的阴谋策划。(二)古代诗歌阅读15.C16.(三)名篇名句默写(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三、语言文字运用18.D19.B20.B21.D22.临赤壁,遥想公瑾,谈笑雄姿,慨华发生。望京口,无觅幼安,英雄北顾,可堪回首。23.④①②③8
23.作文(略)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