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22级2022-2022学年上期第14周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主要是因为A.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下列关于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会议旨在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和平问题C.会议最终就朝鲜停战问题达成了一致协议D.会议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紧张局()4.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5.1954年6月,周恩来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说:“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下列事件体现了这一精神的是①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②参加万隆会议③迎接尼克松总统来访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D.②③()6.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曾挖苦道:这个传说中的周恩来是何许人也?不久,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成功的促进了有色人种的团结,并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外交局面。材料中所说的“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的外交局面”的会议是指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会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7.法新社首尔2022年8月5日电:中国是朝鲜最亲密的盟友兼贸易伙伴,而且一直拒绝在“天安舰”沉没问题上同国际社会一起谴责平壤。北京对美韩军演表示了关注。原本演习要在将中国与朝鲜半岛分开的黄海举行,但在北京会议抗议后,演习移到了日本海举行。这表明中国A.实行政治结盟外交政B.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C.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能左右地区局势发展()8.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55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9.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标志“另一个时代开始”的事件是A.中美签订《朝鲜停战协定》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10.下图是1949—2022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D.文化大革命扩大了中国的政治影响()11.上图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促成三次建交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12.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不结盟运动兴起B.中苏的盟友关系C.发展中国家支持D.中美关系正常化()1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逐步展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主要基于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合法席位B.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国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4.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超凡的气度、过人的智慧,维护了国家主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具体体现在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②倡导“求同存异”,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③“一国两制”的设想和实施,开创了国际先例④“小球推动大球”的外交艺术,在国际社会传为佳话55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2022年,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表明新时期中国外交A.积极参加区域性经济合作B.反对霸权主义C.实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D.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合作()16.对下边几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准确的是A.中国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交流与合作B.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D.正逐步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17.前不久,随着美韩黄海军演,东北亚局势空前紧张,中国再次展开积极斡旋,力促重开六方会谈。这说明①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中发挥重要作用②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立场之一③中国致力于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④动荡不安逐渐取代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18.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万隆会议有关材料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19.2022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20.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这反映了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55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一、非选择题(2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共领导人曾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敌视有加无已。”“如果没有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帮助,在解放后的中国建立工业基础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什么重大作用?(8分)材料二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日本、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外交战线的什么现象?(2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4分)材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只有真正遵循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承认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充分尊重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国际间开展互利合作才有基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温家宝《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3)据材料三,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质。(4分)(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我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5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ACBDCCDBCCCCDCCCBAD二、非选择题21.(1)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4分)作用:使中国在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有利于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4分)(2)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2分)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大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提高。(4分)(3)实质:维护国家主权和平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分,任意两点即可)(4)特点:政策的灵活性,原则的坚定性。(2分)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