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与亚洲在陆地上接壤的大洲是()A.非洲B.北美洲C.欧洲D.大洋洲2.世界上最深和最大的湖泊分别是()A.贝加尔湖、里海B.贝加尔湖、地中海C.贝加尔湖、苏必利尔湖D.贝加尔湖、死海3.世界上降水最多被称“世界的雨极”的地方()A.奥伊米亚康B.阿齐济耶C.乞拉朋齐D.阿塔尔马沙漠4.亚洲东部、南部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其对下列各项影响最大的是()A.农业B.工业C.商业D.交通5.中国东南部与阿拉伯半岛纬度大致相当,但并未出现沙漠,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气温高B.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C.地势低,平原分布广D.气温低,蒸发量小读“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图,回答6-7题:6.在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全部属于亚洲的一组是()A.印度、美国、日本B.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C.中国、巴西、尼日利亚D.俄罗斯、印度、韩国7.造成世界,特别是亚洲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过多B.资源短缺C.经济落后D.生态平衡破坏8.亚欧大陆东部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其主要原因是()A.受纬度位置的影响B.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C.受地形的影响D.受洋流的影响9.依靠良好的水运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是()A.沙特阿拉伯B.中国C.新加坡D.印度10.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分别来自( )A.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北冰洋B.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C.北美大陆和太平洋和印度洋D.非洲大陆和大西洋、印度洋11.日本本州岛沿海的工业中心,从东向西依次是()A.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B.横滨、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C.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神户D.名古屋、东京、横滨、大阪、神户12.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A.群岛国家 B.两国多地震,但日本无火山 C.季风气候显著 D.盛产稻米和天然橡胶8\n13.有关中亚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湿C.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D.境内多内流河、内陆湖14.中亚离海最近的地方是()A.土库曼斯坦南部B.哈萨克斯坦北部C.哈萨克斯坦东部D.土库曼斯坦西部15.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印度河B.黑龙江C.湄公河D.幼发拉底河16.关于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棉花在恒河三角洲B.水稻在恒河平原C.棉花在德干高原东北部D.茶叶在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17.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泰国的主要出口农产品依次是()A.棉花、茶叶、蕉麻、天然橡胶B.天然橡胶、蕉麻、茶叶、稻米C.椰子、茶叶、稻米、棉花D.胡椒、金鸡纳霜、木棉、棉花18.关于印度尼西亚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B.地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国家C.北回归线横穿中部D.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19.下列城市(首都)与河流组合正确的是()A.河内-湄南河B.金边-湄公河C.万象-红河D.仰光-萨尔温江20.下列关于新加坡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位于马来半岛上B.经济主要靠对外贸易、航运、加工工业和旅游业收入C.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D.农业侧重高度机械化21.下列国家中,均与印度接壤的有()A.斯里兰卡、老挝、阿富汗B.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中国C.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D.柬埔寨、孟加拉国、缅甸22.P区域所在的是()A.东亚B.南亚C.东南亚D.中亚中国积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以谋求共同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结合下图完成23-26题。23.下列“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不与我国接壤的是()A.哈萨克斯坦B.乌兹别克斯坦C.吉尔吉斯斯坦D.塔吉克斯坦24.图中L湖泊是()A.里海B.死海C.咸海D.巴尔咯什湖25.图示区域主要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26.R1的名称是()A.阿姆河B.锡尔河C.额尔齐斯河D.伊犁河读图回答27-29题。27.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盆地28.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的是()8\n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A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国地处亚欧板块 B.流经A国的主要河流是印度河C.某一河流源于我国,流经B国,在C国入海 D.B国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读下图,回答30-32题。30.左图中著名的古代建筑是由白色大理石筑成的,有关大理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变质作用而形成B.按成因属于岩浆岩C.因外力作用而形成D.形成于地壳硅镁层31.左图中建筑位于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32.右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D.④地比①地气温年较差大右图为某地区图,读图回答33-34题。33.图中甲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该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②国家贫困,水利设施差;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气温高,山地冰川融化量大A.①④B.①②C.②③D.①③34.a、b两河流域之间的山脉,其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B.热量C.地形D.降水读右图,一艘由西向东航行的船经过P点,此时船员的影子长度为一天中最短。回答35-37题。35.该船经过P点时,北京时间是()A.10分40分B.11时20分C.12时40分D.13时20分36.该船正进入()A.麦哲伦海峡B.莫桑比克海峡C.马六甲海峡D.英吉利海峡37.该船计划在M港装运该国出口贸易最大的矿产,其矿产是()A.石油B.锡C.煤炭D.铁8\n下图是沿31.5ºN纬线所作的世界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38-40题。38.甲地的地质构造是()A.地垒B.地堑C.向斜D.背斜39.关于乙地叙述,正确的是()A.以黄色人中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B.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C.终年温和多雨D.夏季气候炎热干燥,水资源紧缺40.图中城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其名称是()A.梵蒂冈B.圣地亚哥C.耶路撒冷D.麦加第Ⅱ卷非选择题座位号______二、综合题:41.读下图,回答:(6分)。⑴A所在半岛地形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⑵D、F两地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⑶该地区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是_______;(填国家名称)⑷该区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_____入海。(填国家名称)⑸世界上华人华侨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是本区的_____。(填国家名称)42.甲图为印度简图,读图回答:(8分)8\n⑴本国7月盛行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南半球的_____风北移越过赤道受_______向右偏形成的。⑵图中①②③三个城市中,______(填城市名称)是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城市,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其_____工业发达。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是图中的______(填城市名称)。⑶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的_____和______地区,主要是深受这里的地形和气候的影响。43.读西亚图,回答问题:(12分)⑴数字①②代表的国家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⑵西亚地区的“五海”中,不是海洋的是()A.黑海B.阿拉伯海C.里海D.红海⑶西亚地区是世界最大的_____(矿产资源)带,被称为“日本海上生命线”的航线是()A.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C.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D.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⑷图中线段A-B和线段B-C相比,实际距离较长的是___。⑸西亚地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是_____,受该特征的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这使得西亚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两河流域,农业多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试分析两河流域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44.读东亚图,回答问题:(18分)⑴8\n图中A、E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由A-C-E气候的_____特征在逐渐增强,_____特征在逐渐减弱,气温年较差越来越__,降水越来越__,且降水季节分配越来越____。⑵东亚地区在农业地域类型上大多属于________,日本的传统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形成了典型的“临海型”工业布局。⑶试分析: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降雪的原因?(2分)⑷冬季D地酸性气体排放量远远高于A地,而A地的酸雨危害却比D地严重,试分析原因。(6分)45.读下面的材料和图,回答问题:(6分)里海地处欧亚大陆的接合处。位于37ºN-47ºN、47ºE-55ºE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封闭咸水水域,平均盐度约为l2.8‰。里海的水面低于外洋海面28米,湖水平均深度约180米。里海的湖底深度不一,自北向南倾斜。里海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仅次于波斯湾、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油气产区。⑴里海从含盐量来看,是典型的_____。⑵依据图中信息,可知里海盐度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⑶冬季,里海沿岸___(有/无)结冰现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⑷里海地区倍受世人关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______;二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8\n高二地理参考答案:8\n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