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下学期入学考试地理图1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1~2题。图11.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A.冬季无结冰现象B.以雨水补给为主C.水位季节变化小D.下游径流量最小2.与1985年~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22年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22年11月7日从上海实地考察基地码头乘“雪龙”号出发,奔赴南极。该次考察是“十二五”期间的一次重要考察活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建立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º51′50″S,76º58'28"E),这将是我国极地考察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考察队将航行3.15万千米,预计2022年4月返回上海。结合材料完成3~4题。图2长城站:62º13′S,58º58′W中山站:69º22′S,76º23′E3.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A.西北B.东南C.西南D.东北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泰山站所处自然带为苔原带B.由泰山站走最近距离至长城站,其方向是先向正南再向正北C.考察期间,泰山站一直处于极昼期-5-D.泰山站与中山站的最近距离约500千米台湾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大量外移而没落,但彰化县社头乡织袜工业并未大量外移,反而以维持其家庭外包生产方式继续留驻而成为当地产业特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题。5.社头乡织袜业以家庭代工(即家庭代为生产)取代工厂的一贯化作业方式,其经营上的优势有:①工资可压低至大陆同行业平均水平②原料、半成品与产品间运输成本可以降低③使生产更具弹性,量小和量大的订单均可承接④降低厂房、机器等固定成本投入⑤可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更新产品设计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图3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方的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读图3回答6~8题。6.据图分析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影响正确的是:①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②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③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④地形封闭,各大洋水汽都难以到达,但有四周高山冰川的融水⑤独特的地形使该地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冬冷夏热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②③④7.该地区的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生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山脉“阴阳脸”。关于“阴阳脸”现象形成原因正确的叙述是:A.阳坡温度高,不适合树木生长B.阴坡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适合树木生长C.阳坡山地放牧与过度樵采毁坏了森林D.阴坡温度低,蒸发弱,土壤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8.关于伊犁河谷种植业发展的主导自然条件是:A.地形平坦开阔B.灌溉水源充足C.热量条件较好D.土壤肥沃图4下图示意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实线)和最热月平均气温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虚线)。读图回答9~10题。9.该地冬季气候特点是-5-A.温和多雨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寒冷少雨10.该地最可能位于A.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区B.中国混合农业区C.西欧乳畜业区D.新西兰乳畜业区图5读甲、乙、丙、丁四条河流量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图中依次代表湄公河、底格里斯河、恒河、塔里木河的是A.甲、乙、丙、丁B.丙、丁、甲、乙C.甲、丙、丁、乙D.丙、乙、甲、丁12.依据上题判断,影响甲河A、B、C三个汛期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西南季风、气温、准静止锋B.准静止锋、气温、西南季风C.气温、热带气旋、西南季风D.气温、西南季风、热带气旋13.读图文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材料一 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索契冬季奥运会于2014年2月7日至2月23日在俄罗斯索契市举行。材料二 俄罗斯图及索契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图(1)据图中地形和纬度位置分析鄂毕河冬春季节经常发生洪水泛滥的原因。(6分)(2)简述冬奥会期间索契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从自然地理条件分析索契举办冬奥会的优势条件。(8分)(3)索契是俄罗斯著名的疗养胜地,试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原因。(8分)(4)根据材料判断索契的气候类型,据图分析该气候类型在本地区分布纬度位置高的原因。(8分)-5-1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2022年夏季,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的天气,可谓恰当之极。夏季的高温波及南方多数省份,许多城市的气温在40℃以上;而北方地区却是雨水不断,东北地区更是暴雨频繁,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材料二下图为2022年8月1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差异(8分)。(2)2022年夏天南方电力供应形势比往年同期更加严峻,请简要分析原因。(6分)(3)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造成2022年夏天北方大水、南方酷热的自然原因之一。试从积雪冰川的多少与地温、气温、季风环流的关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8分)地理答案1.DBBDC6.ADBAD11.BD13.(1)①纬度高,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2分)②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下游先结冰或后融冰,形成冰坝,阻塞河道,易造成河水泛滥;(2分)③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2)昼变长夜变短。(2分)①冬季盛行西风、降水(雪)量大;(2分)②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山地积雪多;(2分)③山地地形,有利于滑雪场建设。(2分)(3)①纬度较低,气候温暖(2分);②地中海气候,阳光充足(气候宜人)(2分);③背山面海,风景秀丽(海洋风光和雪山风光)(2分);④板块交界处,温泉众多(2分)(4)地中海气候;(2分)原因:①濒临黑海,降温慢;(2分)②北部山地(大高加索山-5-脉)(2分)阻挡冷空气南下,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高。(2分)14.(1)甲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沙漠广布,地面升温快。(4分)乙地: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太阳辐射强。(4分)(2)南方水电比重较大,2022年夏天酷热,旱情严重,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导致电荒严峻;酷热天气导致生活用电增加、农业灌溉用电增加等。(6分)(3)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地面的反射率会减小,地面增温,(2分)导致气温升高,(2分)增大了夏季海陆温差,导致东南季风偏强,(2分)雨带推进偏快,进而导致北方的降水偏多,南方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天气。(2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