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哲学综合练习4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1(山东省莱芜一中2022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30.早在1978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写过一篇题为《学习唯物辩证法,攻克杂交水稻关》的文章。这表明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决定具体科学的发展2(云南省玉溪一中2022届高三第4次月考试题)19.斯蒂芬·霍金在他的新著《大设计》一书中提出:“宇宙创造过程中,上帝没有位置……没有必要借助上帝来为宇宙按下启动键”。从世界观上看,与该观点一致的有①康德: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赫拉克拉特:世界是由一团火组成的③泰勒斯:世界由水构成④黑格尔: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3(浙江省金华一中2022届高三12月月考)社会公平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过程。这表明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真理在实践中总是要不断地被否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4(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2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有一个客人为齐王绘画。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呢?”他说:“画狗画马都是最难的。”齐王又问:“那画什么东西最容易呢?”客人说:“画鬼最容易。因为狗和马人们天天都看见,天天摆在面前,要画得惟妙惟肖,就很不容易。至于鬼呢,无影无形,谁也没见过,不摆在人们面前,谁也不能证明它不像鬼,所以画起来就最容易了。”这个寓言说明A.在创作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鬼神无非是人们的主观想象C.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D.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6-\n5(甘肃省甘谷一中2022届高三第五次检测)杨万里的《过沙头》:“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下面诗词中与《过沙头》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A.眼处欣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B.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进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C.梅雪争春末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6(福建省南安一中2022届高三模拟试题)《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段话表明( )①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②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辨证统一的③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了后者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7(甘肃省甘谷一中2022届高三第五次检测)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B.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8(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随着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大量的政府机构、官员入驻微博,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官民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这表明A.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C.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9(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我国已逐步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穴体系的有序、高效运转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A.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B.整体功能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C.要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6-\nD.系统优化的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10(甘肃省甘谷一中2022届高三第五次检测)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思想方法是①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 ②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③认识事物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④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2022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以富有激情的萨罗普羊为原型。吉祥物头上的黄灯标志,象征伦敦的标志性出租车,他们的大眼睛事实上还有照相功能,目的是见证他们每一个去过的地方和见过的人。由此可见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如实的反映③意识是人脑脱离客观原型的主动创造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12(浙江省金华一中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图是齐白石的一幅中国画,画面两只鸡雏的“今日相争”,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该画意蕴涵的哲学道理有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③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斗争性存在的前提基础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3(江苏省苏南四校2022届高三联考)时下,不少惠民工程屡成“毁民工程”甚至“伤民工程”,究其原因,都存在决策机制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是制度与程序出了问题。为此,媒体呼吁:惠民工程也要“守规矩”。这启示我们( )A.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人们立场的影响C.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遵循客观规律的统一起来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不同-6-\n14(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有人总结,历史上凡是新兴大国崛起,都会同已有的霸权国展开霸权之,最终通过一场全球性战争,导致霸权的更迭。回答24、25题。15.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完全不同于历史上新兴大国的争霸崛起。历史逻辑决定不了现实逻辑,因为A.社会历史发展并无规律可言B.和平崛起是从来就有,也是永恒不灭的C.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D.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的价值选择不同16.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因为①这是我们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抉择②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存在任何利益差别乃至对立③我国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和平环境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山东省莱芜一中2022届高三12月月考试题)40.“为了一个诺言,他选择留在深山;为了一个信念,他竭力呵护山娃娃。”,“广东好人”古槐基坚守山区独自教书37年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古槐基的感人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良好的客观条件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③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④只要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就能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BDACDCADCADDBDCCC二.非选择题19【福建省三明一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十二五”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要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既要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要增强忧患意识,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矛盾分析法的原理?(8分)-6-\n20【黑龙江省庆安三中2022届高三月考试题】2022年,在世界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第一次超过了50%,被国际友人赞为“全球经济迷雾的灯塔”。继“保增长”之后,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增长”的目标,强调2022年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当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的时候,温家宝总理鼓励国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当中国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的时候,温总理激励国人“希望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当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的时候,温总理告诫国人“胜非为难,持之为难”。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谈谈你对温家宝总理引用的三句名言的认识21【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阶段性考试】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中心,城市的兴起是人类告别蛮荒的标志。早期的城市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农业城市,自然和谐,但城市功能简单;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片面强调城市的经济功能和集聚功能,城市变成了工业城市;“先发展,后污染”的模式致使城市在不断发展和膨胀中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诸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贫富差距等各种“城市病”的挑战。人们发现,城市远非“理想国”-6-\n。在人类转向生态文明的新阶段,如何更新理念,应对矛盾,彰显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这一城市本质,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面对“城市病”的新课题,上海世博会提出了全新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传递着低碳、环保、和谐的共同追求,升华了城市发展理念。结合城市发展理念的变迁,说明人类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15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