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百分数的应用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把38%改写成成数,正确的是( )。A.三成八 B.十二成 C.九成九 D.二成五2.河东乡前年水稻总产量是20万千克,去年水稻总产量比前年增产一成五,去年全乡水稻总产量是( )。A.3万千克 B.46万千克 C.23万千克 D.32万千克3.某市前年秋粮产量为9.6万吨,去年比前年增产二成。去年秋粮产量是( )万吨。 A.11.52 B.8 C.7.684.商品按五五折出售,就是说现价( )。 A.是原价的55% B.比原价降低55% C.是原价的5.5% D.是原价的45%5.一种商品打八折后便宜了25元.关于这句话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商品的原价是125元 B.商品的现价是125元 C.打折后的价格相当于原价的80%6.商店里有两款羊毛衫,A款打八折出售,B款打六折出售。买A、B两款羊毛衫,所付的钱相比,( )。 A.A款多 B.B款多 C.无法判断7.换季衣服打折,一件衬衣六折后卖120元,则原价是( )元。A.72 B.200 C.1508.下列三句话中,正确的是( )。A.一种商品打八折出售,也就是说是低于原价的80%出售B.任意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nC.分母能被2和5整除的分数一定能化为有限小数9.某商场将运动衣按进价的50%加价后,写上“大酬宾,八折优惠”,结果每件运动衣仍获利20元,运动衣的进价是( )元。 A.110 B.120 C.130 D.10010.一件衣服,商场促销,降价20%出售,此时买这件衣服,相当于打( )出售。 A.八折 B.二折 C.六折 D.五折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一件商品打八折后再提价20%,仍是原价。( )2.一种图书上市时打八折,后又提价20%,结果仍是原价。 ( )3.合格率和出勤率都不会超过100%。( ) 4.存入银行1000元钱因为要缴纳利息税,所以获得的钱会变少。 ( ) 5.两根一样的木料,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剩下的木料一样长。( ) 6.一件商品的原价是200元,先提价20%,再八折出售,仍卖200元。( )7.一种商品降价30%就是打7折出售。 ( )8.利率一定,同样的钱,存期越长,得到的利息就越多。 ( )9.“降价二成”与“打二折”表示的意义相同。 ( ) 10.一个数增加15%后,又减少15%,仍得原数。( ) 三.填空题(共10题,共15分)1.一种复读机的原价是160元,现价是140元,降低了( )%。2.为迎接元旦,绍兴市各商场纷纷举行促销活动,其中供销大厦推出的活动是“满400元减80元”,那么相当于最高打( )折。3.一件羊毛衫的现价是200元,比原来降低了50元,降低了( )%。4.=40:( )=24÷( )=0.8=( )%。5.李宁登山包的原价是90元,现在打七折,现价是( )元。6.3÷4=12:( )==( )%。7.果园今年种了200棵果树,活了198棵,这批果树的成活率是( )%。\n8.仓库里有10吨钢材,第一次用去总数的50%,第二次用去吨,还剩( )吨。9.某工厂有职工500人,某天出勤率是98%,其中出勤女工占出勤职工的60%,这天出勤的女工有( )人。10.甲数的4倍与乙数的5倍相等,则甲数比乙数大( )%。四.计算题(共3题,共26分)1.口算。2.看图列式并计算。(1)看图列式计算。(2)看图列式计算。\n3.直接写出答案。五.解答题(共6题,共45分)1.如图是红梅服装厂2021年七月份到十二月份生产服装统计图:(1)西装和童装产量最高的分别是哪个月?最低的呢?(2)童装哪个月到哪个月增长得最快?西装呢?(3)十二月份西装产量比童装多百分之几?2.如果把甲书架上20%的书搬到乙书架上,那么两个书架上书的本数相等。原来甲书架上书的本数比乙书架上书的本数多百分之几? 3.某校有学生2160人,只有5%的学生没有参加意外事故保险,参加保险的学生有多少人? 4.\n2019年12月2日,中俄两国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通气,给我国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俄罗斯境内管道全长约3000km,中国境内新建管道3371km,利用已建管道1740km。中国新建管道比俄罗斯境内管道全长多百分之几? 5.某服装店凭优惠卡可打七折,妈妈用优惠卡买了一件衣服,省了60元。这件衣服原价多少钱?6.某校六年级同学为希望小学募捐了1000支笔,其中铅笔占募捐总数的30%,圆珠笔的数量占总数的15%,共募捐了多少支铅笔和圆珠笔?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A4.A5.B6.C7.B8.B9.D10.A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填空题1.12.52.八3.204.32;50;30;805.636.16;9;757.99\n8.9.29410.25四.计算题1.46;1008;300;0.9;62.5;1.35;;2.(1)解:200÷=(千克),答:共千克。(2)解:1000×(1+25%)=1000×1.25=1250(只)答:兔有1250只。3.0.06;0.8;0.056;87.5;;1.05;;5五.解答题1.(1)解:从折线统计图上看出点越高,产量就越高,反之就低;一眼就能看出西装和童装都是12月最高,7月最低。答:西装和童装产量都是12月份最高,7月份最低。(2)解:从图上看出童装从8月到9月线段最陡,所以产量增长最快;西装在11月到2月线段最陡,所以增长最快,所以童装八月份到九月增长最快,西装十一月到十二月增长最快。\n(3)解:十二月份西装产量比童装多:(50﹣40)÷40=0.25=25%,所以十二月份西装产量比童装多25%.2.解:设原来甲书架上的书为单位“1”。 搬了书后甲=乙,那么都为1×(1-20%)=0.8原来乙:0.8-(1-0.8)=0.6原来甲比乙多×100%≈66.7%答:多66.7%。3.2160×(1-5%)=2160×95%=2052(人)答:参加保险的学生有2052人。 4.(3371-3000)÷3000=371÷3000≈12.4% 答:比俄罗斯的全长多12.4%。5.解:60÷(1-70%)=60÷0.3=200(元)答:这件衣服原价200元。6.1000×30%=1000×0.3=300(支)\n1000×15%=1000×0.15=150(支)答:募捐了300支铅笔和150圆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