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有一首老歌这样唱到:“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提到风筝,我们总会想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其实,我们每个人也象飞在空中的风筝,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总有一根绳线牵系着你,那就是割不断的亲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讲述的便是与风筝有关的在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情的故事。
背景知识:《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是社会的抗争。《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yì苦心孤诣shíhuáng什物惊惶chàlíngdīng丫杈zhì掷qiáocuì憔悴sèshù瑟缩宽恕xiánwùbǐ伶仃嫌恶可鄙nüèduò虐杀堕mú模样wúgōngchéng蜈蚣惩罚
什shí什物shén什么è凶恶恶ě恶心wù嫌恶mó劳模模mú模样鲁迅在八道湾的住房
嫌xián嫌恶赚zhuàn赚钱诀jué诀别决jué决定抉jué抉择堕duò堕落坠zhuì下坠怒怒nù愤怒恕shù宽恕
一、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二、读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内容概括写作者小时候不让弟弟放风筝,还弄坏了弟弟苦心孤意做好的风筝,中年时,看到外国一本讲论儿童的书后很内疚,希望得到弟弟的宽恕。
1、记叙的顺序有三种,本文是哪一种?顺序倒叙插叙2、全文共分四部分一、(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二、(3—4)“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小兄弟风筝的事情三(5—10)到了中年,意识到错误,当道歉时,小弟已忘却,“我”心情更沉重
四(12)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惊呼跳跃可鄙气恨惊慌绝望悔恨精神虐杀补过忘却悲哀
精读第四自然段,合作讨论:1、你觉得本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2、如果你是文中的弟弟,你会如何对待这种“精神的虐杀”?3、如果你是这一幕的旁观者,你会对作者说些什么?
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多角度理解文章(感受)兄弟情深,误会冲突中有亲情。敢于反省、知错必改的精神。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玩耍的自由。
体验拓展你与家人有过误解与冲突吗?你如何看待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情?
谢谢观看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