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数轴上,﹣7在﹣2的( )边。A.左 B.右 C.无法确定2.-2×4的结果是( )。 A.- B. C.2 D.-83.商店里以同样的价格卖出了两件大衣,其中一件赚了,一件亏了,总体来讲这家商店是( )。A.赚了 B.亏了 C.不赚也不亏 D.无法确定4.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00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50 B.1∶50000 C.1∶500000 D.1∶50000005.长方形围绕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了:( ) A. B. C. 6.一种商品打八折后便宜了25元.关于这句话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nA.商品的原价是125元 B.商品的现价是125元 C.打折后的价格相当于原价的80%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除以两外项的积,商等于1。 ( ) 2.圆柱的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18。( )84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3.如果两个圆柱体积相等,它们不一定是等底等高。( )4.一件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便宜80%。 ( )5.4∶6和12∶18可以组成比例。( )6.用2,3,2.5和1这四个数能组成比例。 ( )三.填空题(共9题,共31分)1.甲数是乙数的5倍,乙和甲的比是( ):( )。2.小明身高142厘米,笑笑身高134厘米,如果把这两人的平均身高138厘米记作0,那么李海的身高可记作________,赵亮的身高可记作________。 3.五五折改写成百分数是( )。4.如果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那么大圆与小圆周长的比是( ):( ),面积的比是( ):( )。5.一袋面粉的标准重量是30千克,超过的部分则用正数表示,不足的部分则用负数来表示。比如一袋面粉重32千克,就记作+2千克,如果一袋面粉重29千克,则记作________千克,如果一袋面粉记作+3千克,则实际________千克。 6.30:( )=0.6==( )÷25=( )%。7.30米的20%是( )米,6吨比( )吨多20%。8.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9.一种药水是用药物和水按3∶400配制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1612千克,需要药粉________千克。 (2)水60千克,需要药粉________千克。(填小数) \n(3)用48千克药粉,可配制成________千克的药水。 四.计算题(共2题,共11分)1.求下面圆柱的表面积。2.求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五.作图题(共2题,共9分)1.从左到右在括号里填数。(填整数或小数)2.下面的数轴,我们认识的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在相应的点上写出相应的数。六.解答题(共6题,共38分)\n1.张老师到我市行政大楼办事,假设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作+1,向下一楼记作-1.张老师从1楼(即地面楼层)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5,-3,+10,-8,+12,-6,-10. (1)请通过计算说明李老师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地1楼? (2)该中心大楼每层楼高约3米,请算一算,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多少米?(提示:2楼只有1个楼层的高,以此类推)2.我们把李明从家出发,向西走了500米记作走了-500米,那么李明又接着走了+800米是什么意思?这时李明离家的距离有多远? 3.某产品的包装袋上标明重量是100±3克,实际测量时,测得产品的实际重量是104克,那么这件产品合格吗?为什么?4.某商场在五月份进了甲、乙两种商品共100件,甲商品进货价每件40元,乙商品进货价每件60元。如果两种商品都按20%的利润来定零售价.这样当两种商品全部销售完后,共获利润940元。(利润是指“销价与进货价的差”。)(1)甲、乙两种商品每件可获利润各是多少元?(2)其中甲种商品进了多少件?5.在一次捐款活动中,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共捐款560元,比四年级多捐40%,六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少捐。四、六年级学生各捐款多少元? 6.一件衬衣降价20%后,售价为100。这件衬衣原价是多少元?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B4.D5.A6.B二.判断题1.√2.√\n3.√4.×5.√6.×三.填空题1.1;52.+4厘米;-4厘米3.55%4.3;1;9;15.-1;33 6.50;12;15;607.6;58.-5;-3;-2;0;1;3 9.(1)12(2)0.45(3)6448 四.计算题1.3.14×()2×2+3.14×9×18=635.85(cm2) 2.表面积:3.14×5×2×8+3.14×52×2=252.6+157=409.6(平方厘米)体积:3.14×52×8=3.14×25×8=628(立方厘米)答:圆柱的表面积是409.6平方厘米,体积是628立方厘米。五.作图题1.解:这些数字如下:-3,-1.5,-1,+2.52.如下:\n六.解答题1.(1)解:+5-3+10-8+12-6-10=0,即回到了1楼。(2)解:第一次:5楼,15米;第二次:2楼,6米;第三次:12楼,36米;第四次:4楼,12米;第五次:16楼,48米;第六次:10楼,30米;第七次,0楼,0米。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48米。2.解:800-500=300(米) 答:+800米表示向东走800米,离家有300米。 3.不合格,超重。4.(1)解:甲利润:40×20%=8(元) 乙利润:60×20%=12(元)答:利润各是8元、12元.(2)解:设甲种商品进了x件,则乙种进了100-x件,8x+12×(100-x)=9408x+1200-12x=9404x=1200-940x=260÷4x=65答:甲种商品进了65件.5.四年级:560÷(1+40%)=400(元) 六年级:560×(1-)=480(元)答:四年级捐款400元,六年级捐款480元。\n6.100÷(1-20%)=125(元) 答:这件衬衣原价是1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