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了解郁达夫生平经历,创作特色;2、反复诵读,抓住“清、静、悲凉”这条线,分析故都秋景的特点,找出五幅秋景图。重点抓住文眼,分析故都秋景的特点。难点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找到五幅秋景图。课堂模式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方法、策略个人备课3
①检查预一、检查预习二、新课导入: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便有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了“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得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们追求的意境,不少的散文正是达到了极致,从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三、走近作者郁达夫: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小说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名作有《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怀鲁迅》等。四、追溯背景五、释题故:代表深切的眷恋,热爱之情秋:是中心语,是描写的主要内容。文章标题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和作家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整个题目点出地点和节令,题目明确而又深沉六、梳理内容文眼:“清、静、悲凉”第一部分:总起(1~2)抒发了作者感受—向往故都之秋第二部分:分写(3~12)记叙+议论习(或当堂预习)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③新授④课内练3
习(及检五幅秋景图:1、秋晨落叶图;2、秋槐落蕊图;3、秋蝉蝉鸣图;4、秋雨话凉图;5、秋日胜果图。第三部分:总结(13~14)总结全文,再一次表达自己眷恋故都之秋的内容。测)⑤课堂小结⑥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总评或反思备注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