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是( )。A.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B.中国人民共和国主席C.河北省省委书记2.下列法律中,( )保护了我国公民的财产权。A.《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 )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重要意义。A.1999 B.2008 C.20144.下列单位,( )是国家行政机关。A.银行B.人民政府C.检察院D.学校5.赵某上网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政治情报,遂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赵某履行了( )的义务。A.维护国家统一B.维护国家安全C.维护国家荣誉\nD.维护国家领土完整6.14周岁的赵鹏刚参与贩卖毒品就被警察抓住,此时会用到下列( )。A.《义务教育法》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民法》D.《刑法》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在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 )维护自身权利。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 ),它的常设机关简称是( )。3.李阿姨的身份证不慎遗失,需要重新申请办理身份证。我告诉她可以到( )去办理。4.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 )的手段。5.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 )、(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6.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 )等信息,应注意( )。避免个人( )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小明的爸爸在国际秘密研究所工作,他经常将自己的工作与别人诉说。( )2.小区内跳广场舞的时间过早或过晚,而且音响声音太大,侵犯了附近居民的休息权。( )3.未成年人不满十六周岁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 )4.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5.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责,行政机关必须履行。( )6.写举报信,实名举报某国家工作人员收取他人巨额财务属于舆论监督。(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把下列左右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n五.填表题(共1题,共4分)1.判断下列分别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哪项权利。\n六.简答题(共5题,共40分)1.请你说说以下几人能不能取得中国国籍?要怎样才能取得中国国籍?(1)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我出生在中国。(2)我爸爸妈妈是中国公民,我出生在国外。(3)我来自爱尔兰,在中国工作多年。我热爱这个国家,希望拥有中国国籍。2.同学们准备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请围绕以下问题分组讨论。1.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2.就如何更好地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提出你的建议。3.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是什么?4.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有什么作用?5.什么是民法?民法的作用是什么?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1.我们为什么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呢?\n八.材料题(共2题,共12分)1.朱先生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他得知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便将自己的想法和详细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很快,这名人大代表打来电话告诉朱先生,将把他的建议整理提交。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向全国公开征集意见,朱先生又把自己的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相关机构,其中部分观点还在财经媒体上刊登。看到自己的建议受到重视,朱先生很高兴:“作为公民,我很开心能有这样的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你发现朱先生是通过哪些方式关心国家大事的?2.材料: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大家能列举一些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吗?九.综合题(共2题,共20分)1.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关心社会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假如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关心国家发展,争做小主人”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两会”前夕,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你准备向人大代表们反映哪些问题?(2)请选择一个你关心的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2.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相处有许多难以忘怀的时光,但有时也有不和谐的欺凌事件。针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问题,2016年11月,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为此,各校积极开展了“防校园欺凌”主题宣传教育活动。(1)你了解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表现?(至少写三个)(2)如果遇到校园欺凌,你将如何应对?(至少写三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n2.C3.C4.B5.B6.B二.填空题1.相应的法律2.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3.派出所(或行政服务中心)4.最有力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6.家庭住址;保密;信息三.判断题1.×2.√3.×4.√5.√6.×四.连线题1.如下:五.填表题1.决定权;任免权;立法权;监督权六.简答题1.以下三人都能够取得中国国籍;\n取得中国国籍的方法有三种:(1)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是有中国国籍;(2)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是有中国国籍;(3)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精。2.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问题、与父母和他人的沟通问题;成长问题等;建议:多与留守儿童多沟通;父母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等等。3.①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定;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②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能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掌权者办事具有可循的统一规范,确保权力按法律行使。4.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3、法律如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5、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不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5.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七.辨析题\n1.身份证是能够证明我们身份的东西,上面有我们很多的身份信息,在我们取车票、住酒店等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一旦身份证丢失,就会造成身份信息泄露,会带来很多麻烦。八.材料题1.朱先生是通过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积极建言献策来关心国家大事的。2.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有:(1)开学第一天,交通警察到学校讲解交通安全知识。(2)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3)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4)网吧门口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九.综合题1.我们学校西面500米处有一养殖厂,一到夏天,养殖厂的观闻气味让我们上不下课去。环保方面,我建议将相关养殖厂应到比较合适的地方,统一进行规化。2.(1)①打:打架、斗殴;②毁: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③骂: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④传: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⑤吓: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等。(2)①告诉家人;②向老师、学校报告;③向公安机关报案;④上学、放学与同学结伴而行;⑤向居委会求助;⑥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⑦向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求助;⑧大胆沉着勇敢地面对;⑨大声提醒对方,他们所作所为是违法乱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⑩找机会逃跑,并大声呼喊求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