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司法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②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③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 ④参政议政是大人的事,与未成年人无关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根植人心。A.国家宪法日B.宪法C.法律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只需遵守中国境内法律B.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应当遵守当地法律C.出门旅游时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4.我国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权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下面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依法服兵役 ③物质帮助权 ④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n5.赵成在旅游景点,被人偷走手机,他可以依据下面哪部法律向公安局报案?(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6.关心国家大事是( )。A.仅仅是人大代表的事B.年满18周岁的公民的事C.是人大代表的事,也是其他公民的事D.除开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的公民的事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1.权力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2.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 )、( )状况和( ),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 )的活动。3.( )既是人民法院的标志,也是( )的身份标志,体现着法官代表国家依法行使( )。法徽的图案由麦穗、齿轮、华表、天平和( )构成。4.( )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 )。5.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包括( ),(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6.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 )、( )的主要场所。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 )3.行政机关的名称中常常出现人民政府、部、厅、局等。( )4.公民没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5.贫困户李大爷,他得到了国家多种形式的经济补助,这种情形是公民平等权的体现。( )6.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对宪法的宣传教育不能仅限于这一天。( )\n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1.写出校园欺凌类型对应的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六.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有什么关系?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的”。请你说一说,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对有关国家大事、会生活的问题建言献策?4.国务院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向校园欺凌和暴力亮剑,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1)为什么国家、法律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2)遇到校园欺凌,你会怎么做?\n5.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什么?七.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明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小红说:“法律只约束那些干坏事的人,而我们都是遵纪守法的人,所以法律离我们很远。”小明和小红谁说的对?为什么?八.材料题(共2题,共17分)1.为了了解当地未成年人成长的现状给有关部门提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合理化建议,山东省某希望小学准备成立“小记者”调查组,对当地未成年人的保护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为使活动顺利进行,学校对入选的“小记者”进行了选拔,下面是为此次选拔设计的部分问题,假如你也参加选拔,请完成以下试题:(1)“两会”期间,假如你有机会就“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向两会代表提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2)你知道未成年人保护包括哪几个方面吗?(3)请你结合平时积累,简单列举三种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2.小学生赵玉在放学路上被几名男生堵截,他们恶狠狠地向赵玉要钱,并搜赵玉的口袋,掏出钱后,往赵玉的头上拍了一巴掌,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对于这件事情,以下三名同学给了不同的处理方法。A同学:忍气吞声吧; B同学:和他们拼了C同学:找别人打他们一顿。(1)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2)你建议赵玉怎么做?为什么?九.综合题(共2题,共16分)1.我国的法律职能不同,请把你知道的法律职能填在对应的括号内。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n2.我叫王刚,一个月前刚刚从外地转学到新学校,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两个身材高大的男生就逼我叫他们大哥,还威胁说:“不老实,就揍你”。我当时吓坏了,转身就跑,跑到家后就哭泣,妈妈知道后说:“你要勇敢,不要怕他们,如果下次他们再欺负你,你就大胆地说“我不怕你们’!如果他们还不听,你就告诉老师或者妈妈,然后由老师或妈妈去找他们的家长。”1.故事中的王刚遭遇了什么事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2.身材高大的男生为什么欺负同学?你能接受他欺负同学的理由吗?3.如果你恰好看到他们欺负王刚,你又该怎样做?请你告诉大家校园欺凌的危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A4.B5.C6.C二.填空题1.利益;自由和权利 2.生理;心理;行为习惯;身心健康3.法徽;法官;审判权;红旗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5.纳税;服兵役6.生活;成长三.判断题1.√2.√3.√4.×5.×6.√四.连线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n《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五.填表题1.打架、斗殴;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网上传播谣言,人身攻击;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六.简答题1.(1)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2)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3)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2.权利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与国家、社会、集体和组织的利益相冲突,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3.在政府网站留言;给人大代表写信建言;参加听证会;找到信访部门陈述自己的建言等。4.(1)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具有自身突出的特点,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容易受到不良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正处于一个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迫切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给予特别的关心爱护、引导与帮助。(2)首先应该保护好自己,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然后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及时向老师汇报或者叫上其他同学阻止此类现象的发生。5.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七.辨析题1.小明说的对。法律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法律一方面惩罚犯人,另一方面保护好人,所以法律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八.材料题\n1.(1)例如:您认为当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应着重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对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您是怎么看待的?(2)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3)教师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家长让未成年子女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有的企业与个体老板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做童工等。2.(1)不正确。因为忍气吞声会助长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可能使自己再次受到伤害;和他们拼了可能使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找别人打他们一顿可能会伤害对方或两败俱伤,也可能会违法。(2)先妥协,再寻求法律的帮助。因为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利的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而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运用法律维权益,以暴制暴不可取。”同时,权利的行使和保护也有边界,不能超越法律滥用权力。九.综合题1.③;①;② 2.1.校园欺凌;害怕。2.新转学来的,不能接受。3.立即上前制止,并和他说清楚校园欺凌的危害,不仅严重侵害他人的权利,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和谐有序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