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以下场景哪些是公民在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 )①小明的叔叔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②小军的哥哥去部队当兵了③小华的爸爸严守国家秘密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2.“任性”是近年来非常火的一个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在微信、QQ等公共空间决不可“任性”。下面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C.所有网络造谣行为都要受到刑法的处罚D.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3.琳琳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你建议他应该依据( )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治安管理处罚条例》B.《行政诉讼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下列( )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平等权。A.80岁的爷爷没领到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B.李姐在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C.小红的爸爸让12岁的她辍学去打工D.妈妈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无节假日,无加班费\n5.实施义务教育,( )。A.要收学费、杂费B.不收学费、杂费C.收取少量费用D.贫困家庭不收学杂费6.公民通过网络,报刊等方式进行监督是属于( )。A.舆论监督 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C.民主评议会 D.政府听证会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 ),行使( )、决定权和监督权。2.我国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要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 )、( )等合法的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包括与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需要公民广泛知道和参与的信息,各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信息,以便更好地接受( )。监督行政机关是公民依法享有的( )。3.任何社会都有争议存在。( )是解决社会争议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4.( )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5.有些法律规定( )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6.( )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彼得来中国工作多年并热爱这个国家,他可以放弃原来的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2.小学生没有选举权,也就没有参政议政的资格。( )3.遵守公共秩序不是我们小学生的义务。 ( )4.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 )5.享受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6.法律禁止酒后驾车。我觉得法律让我们更安全。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2分)\n1.请把有联系的内容连起来。 每次升起时,师生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小芳师范毕业后,被聘为学校的英语老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工厂排放废气,附近居民不能呼吸新鲜空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学校门口的墙上,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王明参加了村委会主任民主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小明到了上学年龄,上一年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1.填表(在我国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是不一样,请把表上所缺部分填写完整)六.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那么,我国法律对于选举资格是如何规定的呢?2.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保密自己的身份信息?请举例说明。(至少2例)3.公民参政议政有什么重要意义?4.请你用流线图的方式标明“人民、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一府一委两院”之间的关系。根据流线图,谈谈自己的认识。5.青少年所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哪些方面?\n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保护未成年人只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八.材料题(共2题,共12分)1.材料:某市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以“开心上学,安全回家”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生活中那种“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因为,在十字路口,尽管车多人杂,但是由于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路面井然有序,道路畅通无阻。如果南来北往的车辆及行人各不相让,挤成一团,那么结果将是谁也难以通过。(1)请你列举同学们当中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不少于三种),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至少两条)。(2)培养规则和秩序意识应该从我做起,你打算怎么做?2.2018年3月5日至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完成了宪法修改的崇高任务,审议通过了监察法、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审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1)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的哪些职权?(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九.综合题(共2题,共22分)1.观察下图,完成问题。(1)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n(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身份信息?2.你认为下列情形会涉及到哪部法律,请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李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 赵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15周岁的罗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 小学生张某经常放学后去学校附近的网吧打游戏( )。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员工工资( )。 爷爷举报附近的饭店有偷税漏税行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B5.B6.A二.填空题1.权力机关;立法权2.新闻发布会;报刊;监督;权利3.司法\n4.《儿童权利公约》5.达到一定的年龄6.宪法三.判断题1.√2.×3.×4.√5.×6.√四.连线题1.如图:五.填表题1.《义务教育法》;12;《刑法》;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 六.简答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例如:自己的身份证不随意借给他人使用;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妥善处理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或资料;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等。(结合自身体会,言之有理即可)3.公民参政议政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的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4.如下:\n认识: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利。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监督。5.青少年所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等;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当前,教育体制的弊端导致种种使学生身心受挫的情况;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七.辨析题1.这种说法不正确。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八.材料题1.(1)过马路不走斑马线,闯红灯,翻越栏杆等。建议:加强思想意识,使其明白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加强法制教育,让这些同学懂得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2)增强法制观念,培养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2.(1)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的的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n(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九.综合题1.(1)随意丢弃车票的做法不合适,因为车票上有身份证号码、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这些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2)生活中,我们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2.①;③;②;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