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刘丽的妈妈在公共汽车上被人偷走了手机、她应该依( )向公安局报案。A.《侵权责任法》B.《劳动法》C.《行政诉讼法》D.《治安管理处罚法》2.下列人员中,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生活在美国的华裔美籍人B.持有韩国护照在中国旅游的人C.刚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3.下面哪个单位不属于国家机关( )。A.国务院B.人民法院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D.学校4.何洁上街购物时,被人偷走了钱包,你可以依据哪部法律向公安机关报案?( )A.《中华人民共合国劳动法》B.《治安管理处罚法》C.《侵权责任法》5.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说法告诉了我们(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nB.生活离不开法律C.法律来源于生活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6.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对权力的监督( )。A.举报监督B.司法监督C.舆论监督D.民主监督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 )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这部法律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 )、( )、( )和司法保护。2.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 )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 )。3.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 )和适当的( )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4.(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它规定了什么样的( )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 )。5.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 )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6.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 )超越宪法的( ),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2.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 )3.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 )4.我和同学刘明是好朋友,在办理图书借阅时他没有带身份证,我主动的借给他身份证用。( )\n5.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 )6.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公民必须配合,这是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连线。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1.下列情境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情境1: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情境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情境3:吴丽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情境4:李欣的妈妈是老师,每年的寒暑假享受带薪休假。\n六.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有哪些?2.你从哪里看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3.有人坐完火车后就随手把火车票扔掉,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4.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有哪些信息?5.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怎样才能申请中国国籍?七.辨析题(共1题,共6分)1.判断下列行为是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说出理由。某电视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照片、姓名、年龄公之于世,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八.材料题(共2题,共16分)1.某日,六年级学生马丽在公交车上发现一名男子正在对乘客行窃。 \n(1)如果你是机智的马丽,此时会怎么做?(至少答出三点)(2)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未成年人的依法维权途径有哪些?(至少答出三点)2.为了宣传宪法,六(1)班决定围绕“走进宪法”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出一期黑板报,假如你是板报的策划者,请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三个板报栏目。(2)制作宣传横幅,请设计两条宣传标语。九.综合题(共2题,共15分)1.规矩对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和谐地在社会中生活,是因为国家有法制;之所以能幸福地在学校中学习,是因为学校有规章制度。正是因为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存在,才能使我们更加安全、平稳、和谐地生活。将下面的规则进行分类。(填序号)(1)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2)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3)抢劫财物,依法处置;(4)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5)篮球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6)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文体活动的各种规则;(7)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8)遵守刑法,杀人偿命;(9)迟到旷课;(10)见死不救。道德:( )。法律:( )。纪律:( )。2.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作为中国公民的我们倍感骄傲与自豪。请你以“我是中国公民”为主题开展一次探究活动,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1)我知道:什么是中国公民?中国公民身份取得的方式有哪些?请把你的了解写下来吧。\n(2)我骄傲:除了体育领域,还有哪些领域的成就让你体会到了作为中国公民的骄做与自豪呢?请列举你最熟悉的两个领域的成就,表达你的自豪之情。(3)我担当: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名片。如果你到了外国,你会怎么做呢?请写出你的行动计划。(至少3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D4.B5.B6.A二.填空题1.一;学校;家庭;社会2.宪法;抵触3.思想;方法4.刑法;行为;惩罚5.查验6.宪法;没有;特权;追究三.判断题1.√2.√3.√4.×5.√6.√四.连线题1.如图:\n五.填表题1.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和少年;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建议监督权;全体公民;国家和社会;物质帮助权;符合条件的公民;国家和社会;休息权;劳动者;国家和劳动保障部门六.简答题1.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有:(1)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指责同学无用。(2)打骂同学。(3)向同学索要财物。(4)传播同学的消极谣言和闲话。(5)恐吓、威迫同学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威胁同学跟随命令。(6)孤立、排挤同学等。2.(1)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2)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3)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3.不对。因为从火车票与身份证相连,票上有很多个人信息,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上面的信息办卡、行骗甚至其它违法活动。4.身份证正面有: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公民身份号码。背面有:国籍、签发机关、有效期限。5.外国人或无国籍的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七.辨析题1.是。记者公开报道此事,尤其将未成年人的隐私信息公开,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八.材料题1.(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悄悄寻求周围乘客的帮助;给被偷的乘客一些眼神或者肢体暗示;如果有手机可以偷偷拍下犯罪过程;悄悄给110发送报警短信等。)(2)及时告诉家人或者向老师、学校报告;咨询寻求帮助;请求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办事等。2.(1)宪法颁布历程;宪法知识知多少;维宪在行动(国家宪法日)(2)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维护宪法权威,培育宪法信仰。九.综合题\n1.(7)(10);(3)(8);(1)(2)(4)(5)(6)(9)2.(1)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2)①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②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最大载人下潜深度记录。(3)①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②遵守当地法律;③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