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是通过行使( )实现的。A.监督权B.经济权利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保护关爱未成年人,是( )。A.学校的事B.家庭的事C.社区的事D.全社会的共同责任3.小张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他拥有这篇小说的( )。A.著作权B.知情权C.租借权4.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 )挂失。A.公安机关B.医院C.银行5.在我国,未满多少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n6.以下哪些机构属于国家机构( )。A.医院B.人民法院C.银行D.邮电局7.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国务院B.国家主席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央军事委员会8.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 )挂失。A.银行B.车站C.公安机关D.邮局9.学校周边不得有营业性的网吧、舞厅等,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10.在( )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A.2001B.2014C.2006\n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 )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 )的核心。2.人民法院依据( )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3.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法律是( )。4.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 )、避免( )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5.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 ),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国家的监察机关。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 )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 )机关。6.宪法除了( )公民的基本权利,还( )了公民的基本义务。7.( )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 ),简称( )。8.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 )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9.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 )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 )的具体体现。10.人民通过( ),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身为小学生的我们没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2.每个人都可以行使国家权力。 (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制度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有效、最有力的手段。 ( )5.我们每个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 )6.小学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7.小华的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英国人,小华出生在中国,小华即是中国公民,又是英国公民。( )8.当我们遭遇侵害时,应该奋不顾身地与歹徒进行斗争。( )9.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10.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1.将以下国家机关与对应的职权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家的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监察委员会 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n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国家元首,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1.法官用法:假如你是大法官,遇到下列情形会用哪部法律,请写出来。六.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请同学谈谈公民参政议政有哪些好处。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有哪些内容?3.你了解的国家机关有哪些?4.列举宪法中规定的我们享有的基本权利(至少三种)5.简要写一写法律的作用。七.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在课堂上,同学们就“小学生能否监督、怎样监督”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华:我们有监督的权利。可我们小学生年龄小,还做不到对权力的监督。\n肖亮:我们有权监督,但一定要依法监督。你同意这些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八.材料题(共2题,共11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张国本老汉已70多岁,妻子早亡,他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既当爹又当妈,把3个儿子抚养成人。在长子、次子成家单过后,老汉随三子张永华夫妇共同生活。几年后,由于张老汉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三儿子夫妇便嫌弃老人,侮辱、漫骂、虐待行为越来越多。张老汉只好到村部或车站等地暂求栖身之地。万般无奈之下,他下了决心,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两人分别以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1年零6个月。(1)张老汉为什么要告儿子?(2)张老汉的儿子为什么被判刑?(3)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2.王阿姨的儿子今年12周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平时学习比较紧张,王阿姨一点家务活也不让他做。一天,和邻居刘律师聊天,王阿姨说等到儿子成年以后再让他做家务也不迟。对于12周岁的小学生是否有责任做家务的问题,请你替刘律师劝说王阿姨。九.综合题(共2题,共22分)1.观察下图,完成问题。(1)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n(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身份信息?2.看图回答问题。 ① ②1.身份证反面是第( )幅图,身份证正面是第( )幅图。2.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独一无二的信息是( )。3.公民身份号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4.身份证有哪些用处,请列举三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A4.A\n5.B6.B7.C8.C9.B10.B二.填空题1.良好品德;公民素质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姓名;性别;民族;隐私保护;信息5.监察委员会;审判;监督6.保障;规定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8.查验9.宪法意识;维护宪法10.选举代表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五.填表题\n1.《义务教育法》;《反家庭暴力法》;《刑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广告法》 六.简答题1.①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②它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③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该法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3.我了解的国家机关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4.①受教育权;②物质帮助权;③休息权。5.(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3)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七.辨析题1.①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②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八.材料题1.(1)因为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2)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这是他虐待父母造成的。(3)说明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2.虽然12周岁的小学生还未成年,但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刷碗、倒垃圾等。这样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九.综合题\n1.(1)随意丢弃车票的做法不合适,因为车票上有身份证号码、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这些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2)生活中,我们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2.②;①;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18;选民登记;户口登记;兵役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