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如果消费者权益被侵犯了,应该靠( )维权。A.《消费者权益保护法》B.《刑法》C.《宪法》D.《经济法》2.周末小丽去超市买学习用品,回家后她发现在超市买的彩笔有几支笔没水了,返回超市要求退换,超市员工说她拆了包装就不能退换了,这时小丽该怎么办?( )A.大吵大闹B.自认倒霉C.首先与超市老板协商这件事,如果协商未果,保存好购物发票和彩笔,向消费者协会去投诉3.下列属于合理消费的是( )。A.购买高档手表B.购买高档手机C.购买名牌包包D.购买必需的文具4.同学们都不愿意和( )的同学交朋友。A.自私B.真诚C.乐于助人5.我国将每年的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体现我国重视农业、尊重农民、( )的文化传统。\nA.轻视劳动B.感恩劳动6.下列节日中,逐渐被人遗忘的节日是( )。A.清明节B.端午节C.七夕节D.重阳节7.要想珍惜友谊,我们应该做到( )。A.随意和朋友争吵B.怀疑朋友C.尽量帮助朋友渡过难关8.关于说话要算数,下面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小明和小芳约好周末一起去学习书法,小明失约了,让小芳白等了一个下午B.张青和李媛是好朋友,他们约好周六下午一起去少年宫看话剧,但李媛因有事耽误,李媛用电话及时告知了张青C.“爱保证”同学经常向同学、老师保证很多事情,但兑现的不多,自己认为无所谓9.王军去商店购买文具盒,他应该这样说( )。A.哎,快拿个文具盒给我看看B.阿姨,请帮我拿个文具盒C.你这个文具盒太烂了10.( )是人的一个重要品质。A.说话算数B.做作业\nC.阅读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是( )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2.正规商品的外包装上一般都有( )使用说明、( )等内容,这是我们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 3.( )是人的一个重要品质。说话不算数不仅会对( )造成伤害,也会对( )造成伤害。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索要( )。5.我们在购物时需要培养良好的( ),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6.友谊总是给我们( ),让我们感受到真情的存在。7.( )的创新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我们要感谢那些发明和制造产品的人,是他们用( )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倍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8.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9.节约粮食是一种( ),更是一种( )。大家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做出自己的努力。10.我们国家是一个( )大国,农业生产种类多样。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不受侵害的权利,商家有权搜查顾客的身体或背包。( )2.在我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 )3.浪费现象无处不在,常见的就是对于食物的浪费。( )4.方明在超市买了好几瓶进口矿泉水。他说,这有什么又不是买不起,自己家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5.有冲突不可怕,只要采用暴力,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6.多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是浪费。( )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勤俭。( )8.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风俗。( )9.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我们少年儿童也能贡献一份力量。( )10.小明总是把过错推卸给别人,这样做会影响自己交朋友。(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1.我会连一连。山西省寿阳县 唢呐吹奏浙江省杭州市 香包制作河南省沁阳市 得胜鼓\n甘肃省庆阳市 余杭滚灯五.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怎样做到有计划的消费——量入为出?2.回顾之前的调查,你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理由是什么?可能的代替性活动是什么?3.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有哪些?4.节约食物的意义有哪些?5.你知道的民间艺术有哪些?六.辨析题(共2题,共18分)1.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甲同学认为还应节俭,乙同学认为浪费点无所谓,要开个辩论会,你赞成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2.几天前,小倩在商场看到了一款名牌书包,那个书包虽然价格昂贵,但确实非常漂亮,可是她最近刚买了一个新书包,她想:“如果我背着这个名牌包去学校,肯定许多同学都会羡慕的”问:(1)你觉得小倩的父母会同意购买吗?为什么?(2)你在现实生活中想买的东西父母都会满足吗?你的心愿都合理吗?(3)当我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地闹着也要去。她就哄孩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去抓猪准备杀掉它。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当成真了呢?”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他们没有分辩的能力,都是效仿着父母的样子做事,听父母的指教成人的。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学骗人啊!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也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办法呀!”说完,他就把猪杀了,真的让孩子吃上了猪肉。(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你生活中有说话算数的人吗?跟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吧。八.综合题(共3题,共20分)1.请你讲述一件你和朋友之间说话算数的事例。2.说一件你自己印象深刻的,曾经说到做到的事情,并写出当时是什么动力让你坚持下去的。3.请说出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并说一说诚信的重要性。\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D4.A5.B6.D7.C8.B9.B10.A二.填空题1.分工2.厂名厂址;生产日期3.说话算数;别人;自己4.发票5.购物习惯6.温暖7.工业产品;智慧和劳动8.美德9.习惯;美德10.农业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五.简答题1.(1)按实际需要采购日常用品;(2)饮食适量,按需就餐;(3)有储蓄,可以进行投资理财。2.我认为清明节上坟烧纸的传统习俗需要进行变革。因为这一传统习俗有可能会在此时发生火灾,而且还会带来环境问题。可以用种植绿树,献花等绿色环保的方式替代。3.①厂名厂址②使用说明③生厂日期4.①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压力②节约食品生产的资源。5.在我国各地有许多著名的民间艺术,北京京韵大鼓、东北秧歌、广东舞狮、天津杨柳青年画、江西的景德镇瓷器、陕西皮影、四川川剧变脸……六.辨析题1.我赞成甲同学的观点。因为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浪费行为更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2.(1)不同意,因为她刚买了一个新书包,要求不合理。(2)示例:有时候不会满足,我的心愿有不合理的时候。(言之有理即可)(3)当我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一是我们要体贴父母,多想父母的辛苦和难处,不提让父母为难的要求。二是不赶时髦,不盲目攀比。三是转移注意力。四是和父母好好协商。七.材料题1.(1)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2)生活中说话算数的人非常多,小明昨天放学答应帮我检查作业,今天来到学校,他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来检查我的作业。张琳的父母为了激励张琳做家务,就约定好每天都帮忙做一件家务就可以给她一个奖励,张琳养成了每天饭后洗碗的习惯。八.综合题\n1.示例:我和同学约好周末去公园荡秋千,可是周六晚上下了一场大雪,家人说路太难走,同学可能不去了,劝我也别去了,可是,说好的事情怎么能变卦呢,当我小心翼翼的走到公园的秋千旁,同学已经在等我了,我特别高兴。因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我们都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2.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诚信的故事,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帮助父母做家务。在我刚刚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对妈妈说,我长大了,我可以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了,妈妈笑着说,可以啊,不过你只要说到了就一定要做到,否则就是一个不诚信的孩子了呢!直到今天我都一直在帮助妈妈做家务,有时虽然很累,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样的动力源自于自己对妈妈的承诺。3.曾子杀猪。诚信是对自身良知的忠实,自己说出口的话即是一种承诺,而承诺便是种责任,这既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良知的责任。我们在社会中行走,就应该遵从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有法必依。否则:就是失去立身之本,整个社会也就失去运行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