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面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是( )。A.小芳为了感谢小强给他讲题,买东西给他吃B.小明不小心踩了小强一脚,小强要他给医药费C.王强借钱没有及时归还D.小明把小芳文具盒摔坏了,小芳要他赔2.下列( )名言告诉我们要讲做一个说话算数的人。A.人无信,无以立;诚待人,讲道义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知识决定命运3.属于合理购物的行为的是( )。A.见到自己中意的东西就买B.不管有没有多大作用,想买就买C.买东西要有节制4.不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有( )。A.废弃电池B.空塑料瓶C.旧书D.旧衣服5.购买物品的时候,我们要凭借( )来避免购物中带来的麻烦。A.发票\nB.保证书C.赠品D.购物中省下的钱6.在校外受到欺负采取措施不当的是( )。A.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B.与欺负自己的人对着干。C.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脱身的方法。D.向路过的大人或附近的居民求助。7.当与朋友的意见不一致时,我应该( )。A.和他争吵,谁吵赢了听谁的B.冷静下来,积极沟通,自己能解决的事自己解决C.马上打电话让家长评理8.( )是我们发生在校园里的冲突。A.在操场上,由于王强奔跑过快,一脚踩坏了张峰的陀螺,两个人为此打了起来B.放学路上被强行索要财物C.在乡间一条僻静的小路上,被高年级学生欺负9.在校内受到欺负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请同学主持公道B.向老师请求保护C.到社会上找帮手10.对于浪费小半瓶矿泉水,你赞成谁的说法( )。\nA.李兵说“浪费了水资源呗!”B.张华说“不就是五毛钱的事儿嘛!”C.王萌说“不仅仅是浪费了水资源,还有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合理开支并不意味着要一味( )。我们既要( )、( ),又要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2.( )更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3.凡事都是( )容易,做起难!我们要知行合一。4.要对别人说话算数,也要对( )说话算数。5.( ),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6.在校外受到欺负时,需要果断( ),( )。7.友谊总是给我们温暖,让我们感受到( )的存在。友谊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 ),学会与朋友相处,友谊才会( )。8.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是( )。有计划的消费就是“量入为出”,反之,过度的消费就会( )。9.能否避免冲突的发生,往往取决于我们( )的方式,方式不同,( )也就不同。10.当冲突双方无法自己解决问题时,可以请( )、( )、( )等人来协助解决。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张华过生日想请同学们吃大餐,因为她认为这样可以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2.商店在清仓大甩卖,明明的妈妈赶紧抓住机会大量购买商品。( )3.正规商品的外包装上一般都有厂名厂址、使用说明、生产日期等内容,这是我们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 )4.有个组员值日的时候生病了干活很慢,组长过去指责他。( )5.我们不仅要对别人说话算数,也要对自己说话算数。( )6.说话不算数只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对自己无所谓。( )7.我很乐意把东西借给我的同桌用。( )8.对他人说话一定要算数,对自已说话可以不算数。( )9.如果一个人不懂分享,说话、做事与同学格格不入,就很难交到好朋友。( )10.《义务教育法》规定:消费者享有人身不受侵害的权利。(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同学之间,产生冲突并不可怕,采取正确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化解冲突。请把学到的解决冲突的方法步骤连起来。\n第一步 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第二步 交换意见,讲清道理。第三步 控制情绪,保持冷静。第四步 请人调节,解决冲突。第五步 商议办法,和谐相处。五.简答题(共5题,共23分)1.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或他人都有过浪费粮食的现象,作为小学生应该如何做?2.今年春节,小明特别想让妈妈送他一个昂贵的变形金刚,可是妈妈不同意,怎么让小明打消这个念头,请你给他支个招吧!3.如果你要设计一张精美的卡片送给你的好朋友,应该在上面写些什么来表达你们之间的友谊呢?4.周末小丽在超市买了彩笔,到家发现有几支笔没水了,她返回超市退换,对方说她拆了包装就不能退换了,这时小丽该怎么办?5.网购时,你(或听别人说)应关注哪些问题?说一说。六.辨析题(共2题,共18分)1.几天前,小倩在商场看到了一款名牌书包,那个书包虽然价格昂贵,但确实非常漂亮,可是她最近刚买了一个新书包,她想:“如果我背着这个名牌包去学校,肯定许多同学都会羡慕的”问:(1)你觉得小倩的父母会同意购买吗?为什么?(2)你在现实生活中想买的东西父母都会满足吗?你的心愿都合理吗?(3)当我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2.有同学认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每次浪费的只是一点点,没关系的!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她的孩子跟在后面,哭哭啼啼地闹着也要去。她就哄孩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了杀猪给你吃。”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去抓猪准备杀掉它。妻子制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说着玩罢了,你怎么当成真了呢?”曾子说:“和小孩子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他们没有分辩的能力,都是效仿着父母的样子做事,听父母的指教成人的。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学骗人啊!做母亲的欺骗孩子,孩子也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办法呀!”说完,他就把猪杀了,真的让孩子吃上了猪肉。\n(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你生活中有说话算数的人吗?跟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吧。八.综合题(共3题,共29分)1.想到朋友,很多同学心中一定会涌现出许多温暖、快乐、激动、忧伤复杂的情感,请大家带着你自己对朋友的感受,静心想一想你和朋友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完成表格。2.各种浪费现象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让我们组成“浪费现象调查小组”深入了解一下浪费现象吧,挑选某一个方面的浪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1)我们小组调查的浪费现象是( )方面的。(2)我们看到的现象:( )。(3)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 )。(4)产生这些浪费行为的原因:( )。(5)关于减少这些浪费,我们的建议:( )。3.本课我们学到的《校园里的香甜》,请你想一想同桌晓宁是真的想让主人公当糕点品尝师吗?同桌晓宁带给主人公仅仅是糕点的香甜吗?\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C4.A5.A6.B7.B8.A9.C10.C二.填空题1.省钱;精打细算;量入为出2.浪费行为3.说起4.自己5.一粥一饭;半丝半缕6.采取措施;保护自己7.真情你;珍惜;深厚长久8.12315;入不敷出9.处理矛盾;结果10.同学;老师;父母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五.简答题1.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做到: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不攀比,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剩菜;看到浪费现象勇敢的制止,尽力减少浪费。2.告诉小明可以转移注意力,去奶奶家住几天,或是找替代的东西。3.友谊地久天长!亲爱的好朋友。4.小丽首先与超市老板协商这件事,如果协商未果,保存好购物发票和彩笔向消费者协会去投诉。5.关注网店信用、销售量、顾客评价等。六.辨析题1.(1)不同意,因为她刚买了一个新书包,要求不合理。(2)示例:有时候不会满足,我的心愿有不合理的时候。(言之有理即可)(3)当我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一是我们要体贴父母,多想父母的辛苦和难处,不提让父母为难的要求。二是不赶时髦,不盲目攀比。三是转移注意力。四是和父母好好协商。2.不同意。因为每次浪费的量看起来并不多,但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所以我们不要忽视每一次的浪费。七.材料题1.(1)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2)生活中说话算数的人非常多,小明昨天放学答应帮我检查作业,今天来到学校,他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来检查我的作业。张琳的父母为了激励张琳做家务,就约定好每天都帮忙做一件家务就可以给她一个奖励,张琳养成了每天饭后洗碗的习惯。八.综合题\n1.交朋友;打乒乓球;读书;荡秋千;运动;布娃娃;生病了吃药;写不完的作业;一个人在家2.关于节约用水;洗手或洗菜时不关水龙头,让水一直流着。出门之前,或接待客人未关水龙头,学校自来水管坏了,未及时修理等。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是增加开支,不利于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责任心、节俭意识不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粮食。3.①不是为了让主人公当品尝师,是为了避免主人公家庭贫困的难堪,说明晓宁很是善解人意。②不仅仅是糕点的香甜,更让主人公体会到的友谊的温暖,就像糕点一样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