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对“道德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的社会规范作用可有可无B.只有法律能规范人的行为,道德不能C.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2.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等,这些活动都要受( )的约束和保护。A.道德B.民法C.刑法D.法律3.树立宪法权威,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你不认同的是( )。A.国家要全面实施宪法,加强监督B.树立宪法权威只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C.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活动,尊重宪法、学习宪法4.下列关于公民的基本义务,错误的是( )。A.公民的基本义务有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等B.公民履行的义务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C.公民不履行义务,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但不必承担法律责任5.当我们在外就餐结束时,应该( )。A.付完钱就可以了B.要一张消费清单C.让商家开具正规发票\n6.学校足球队的同学要参加全省小学足球比赛,按照规定他们要凭身份证参赛。那么他们办理的身份证有效期应该是( )。A.5年B.10年C.20年7.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 )。A.地位B.责任C.权利D.义务8.“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古希腊 B.古埃及 C.古印度9.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 )。A.一样的B.不是一回事C.差不多D.违反纪律更严重10.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B.寻找机会用更严厉的手段报复对方C.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nD.采取忍让退避的方式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人人依法享有( ),人人依法履行(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2.大到( )的政治生活,小到( )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 )年颁布的宪法。4.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 )、( )、( )、( )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工作、学习和生活。5.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 )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6.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7.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 ),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8.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 )、( )、( )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9.2014年我国将(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10.( )是国家的根本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 )、(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2.身份证上的公民身份号码,是随着我们的年龄增长而改变的。( )3.贫困户李大爷,他得到了国家多种形式的经济补助,这种情形是公民平等权的体现。( )4.办理手机卡需要居民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的人不能办理手机卡。( )5.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6.公民有行使自由的权利,所以随手从自己家的窗户扔点东西谁也管不着。( )7.我们未成年人遇到违法犯罪活动可以视而不见。( )8.张兰的哥哥到了服兵役的年龄,他爸爸坚决反对哥哥去。( )9.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是公民享有的权利,而不是履行的义务。( )10.人民警察出于个人意愿可以查验公民的身份证。( )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连线。纳税 \n领取高龄补贴 权利 人身自由 参加选举 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 受教育 2.把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相应的法律连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继承法》财产权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 《选举法》文化的权利 《刑事讼诉法》人身自由权 《电影产业促进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处?2.公民应该履行哪些义务?3.说出工厂里、道路上、超市内和学校中所涉及到的法律:4.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请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保护人权的事例,并写明体现了哪项人权,至少写2个例子。5.请简要介绍一下刑法?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六(1)班近期开展了“宪法权威之我见”的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小华: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小亮: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n小红:要尊重宪法,就要先了解宪法,让我们一起诵读宪法吧!小明: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小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你对上面观点有什么看法?你认为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呢?八.综合题(共3题,共19分)1.搭配题。(把下面法律填入对应的括号里)(只填序号)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1)( )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2)(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3)(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2.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以下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在对的括号里面画“√”。( )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 )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3.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最少三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B4.C5.C\n6.A7.D8.A9.B10.C二.填空题1.权利;义务2.国家;个人 3.19544.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5.北京6.家庭7.配合;法定义务8.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9.12;410.宪法;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权利:领取高龄补贴、人身自由、参加选举、受教育义务:纳税、维护国家安全、受教育2.如下:\n五.简答题1.(1)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2)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3)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4)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5)在邮局寄物品。2.(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4)劳动的义务;(5)受教育的义务……3.(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1)我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2)我家旁边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未我可以去那里读书,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利;(3)我作为校报小记者,经常登录市政府的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间动态,保护了公民的知情权。5.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与什么样的惩罚。六.辨析题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七.材料题1.上面观点都是正确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们应该去积极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在生活中,首先应该遵守宪法,然后应该积极参加宪法活动,宣传宪法知识,维护宪法权威。八.综合题\n1.②;③;①2.(√)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3.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2016年中国女排取得奥运会冠军;2020年中国的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海下10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