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红到了入学年龄,父母不让他去上学,这是侵犯了小红的( )。A.人身权B.受教育权C.名誉权2.李某损坏公园的健身器材被公安机关拘留并罚款,依据宪法( )条款。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3.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尊重人权很重要,所以权利比义务重要B.义务是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所以比权利更重要C.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D.权利和义务是矛盾的4.我国现行宪法规定,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 )。A.国家的保障B.社会的保障C.所在工作单位的保障D.国家和社会的保障5.“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中国B.美国\nC.古希腊D.印度6.我们班卓玛是藏族姑娘,我们大家都经常帮助她。这是履行了( )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B.保守国家秘密C.遵守公共秩序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这说明(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法律。B.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C.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8.下列不属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的有( )。A.人民主权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基本人权原则D.权力分立和制约原则9.公民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对权力进行监督是属于( )。A.舆论监督B.党内监督C.司法监督10.红领巾小学六年级二班同学召开了“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同手们纷纷发言。你认为谁说的没有道理( )。\nA.甲同学: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B.乙同学: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C.丙同学:我还是小孩子,宪法有无权威与我无关二.填空题(共10题,共24分)1.每年农历的( )为老年节,( )是世界人权日。2.我国刑法规定了( )多种犯罪。3.权利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 )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 )权利。4.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 ),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5.未成年人除了享有公民的一般权利之外,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别权利,如( )的权利等。6.李阿姨的身份证不慎遗失,需要重新申请办理身份证。我告诉她可以到( )去办理。7.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 )观念。8.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 )位数字组成。9.国家设立宪法日一年只有( )。10.(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是小学生,只享有权利,没有义务。( )2.每个中国公民的身份证号码都不一样。( )3.对于社会而言,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只需要法律规则。( )4.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6个国家宪法日。( )5.我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国公民。 ( )6.法律不但约束人们的行为,也保护着人们的权利。( )7.身份证号码是可以更改的。( )8.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7位数字组成。( )9.尊老爱幼只关系道德,不是法定义务。( )10.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四.连线题(共2题,共13分)1.连线。宗教信仰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n依法纳税 基本权利世界人权日 基本义务《选举法》 12月10日《就业促进法》 劳动权2.连一连。某镇一家食品加工厂向河里排放未治理的污水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一对父母狠心遗弃有身体残疾的孩子 劳动法张强春节回老家携带一箱烟花乘车 未成年人保护法李磊就职的公司拖欠工资 环境保护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我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作用?2.举例说说法律规定了我们哪些义务。3.说一说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4.国籍的取得有哪几种方式?5.张一的妈妈假期带她出去旅游。出发前带他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下来,发现身份证虽小,但是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的上它。想一想,身份证还有哪些用处?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人跳“广场舞”吗?对此你怎么看?有什么解办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案例:寒假里,为了小学生仔仔的出行方便,仔仔妈妈下载了共享单车APP,用自己的名字为仔仔注册了账号,10岁的五年级小学生仔仔已经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自由“骑行生活。”用你学到的法律知识分析仔仔和妈妈的做法合理合法吗?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呢?八.综合题(共3题,共35分)1.你认为下列情形会涉及到哪部法律,请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n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李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 赵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15周岁的罗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 小学生张某经常放学后去学校附近的网吧打游戏( )。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员工工资( )。 爷爷举报附近的饭店有偷税漏税行为( )。2.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3.读了以下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谈一谈?\n(1)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2)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最大载人下潜深度纪录。(3)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C\n4.D5.C6.A7.C8.D9.A10.C二.填空题1.九月初九;12月10日2.四百3.行使和保护;滥用4.法律5.接受义务教育6.派出所(或行政服务中心)7.义务8.189.一天10.民法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宗教信仰自由----基本权利;依法纳税----基本义务;世界人权日----12月10日;《选举法》----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业促进法》----劳动权。2.如图:\n五.简答题1.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规范。他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2.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3.(1)身份证号码,理论上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都是不同的。(2)身份证照片,每个人的长相、五官都是不同的。4.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5.(1)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2)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3)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4)在邮局邮寄物品;(5)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六.辨析题1.有,跳广场舞也是阿姨和奶奶们放松娱乐的一种方式,我们不应该要求他们停止;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和跳广场舞的阿姨和奶奶们商量声音可以放小点,或者规定跳舞的时间即可。七.材料题1.妈妈和仔仔的做法不合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10周岁的仔他骑车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有可能会对自己、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仔仔妈妈的行为是不妥的,父母应引导教育子女遵守规则,安全健康成长。建议:妈妈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帮助仔仔树立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八.综合题\n1.①;③;②;④;⑤;⑥2.D;C;A;B 3.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每个中国公民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