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叶买了一双鞋,穿了一天,鞋跟就掉了。小叶不应该( )。A.找商家索赔B.算了,自认倒霉,下次注意点C.实在不行通过法院起诉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 )。A.老人节B.老年节C.重阳节D.敬老节3.下列不属于道德义务的是( )。A.公民居住、生活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B.公共汽车上人多拥挤,六年级(1)班的馨芸主动将座位让给老人C.丹丹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买来书本和文具寄给灾区的小朋友4.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下列行为中属于违反这一条款的是( )。A.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B.小明的爸爸因为闯红灯被罚款100元C.小亮在微博上谩骂同事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n6.根据( ),立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A.道德B.社会舆论C.刑法D.宪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国法可依。这说明( )。①法律因生活的需要而制定 ②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③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④只有法律能规范我们的生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古籍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说明当时已有法律。这告诉我们( )。A.法律是从来就有的B.法律就在我们身边C.法律相伴我们一生D.法律是国家的产物9.“夫法者,所以兴功俱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这句话说明( )的重要性。A.规则B.法律C.统治10.下列做法不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是( )。A.私自窃听他人的电话。\nB.擅自拆阅他人信件。C.公安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检查犯罪的身份信息。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1.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 )。2.( )是我国的宪法原则。3.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我国,( )、( )以及整个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都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国际社会也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4.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和( )。5.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 )。6.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 )、( )、( )、( )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工作、学习和生活。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 )、( )、( )。8.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9.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 ),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 );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 ),不( )别人。10.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 )的方式取得;二是以( )的方式取得。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中国公民在国外居住时间长了,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2.向宪法宣誓,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 )3.触犯刑法就意味着犯罪。( )4.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5.居民身份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该妥善保管。身份证复印件用处不大,可以随意丢弃。( )6.我们年龄还小,还不能履行任何义务。 ( )7.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 )8.每个中国公民的身份证号码都不一样。( )9.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 ( )10.公民身份证号码前六位是出生日期。(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n1.连线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劳动就业等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尊重保障人身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民事权益2.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6—7周岁 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18周岁 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16周岁 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条件8周岁 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五.简答题(共5题,共40分)1.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经出示执法证件,哪些情形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2.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有什么作用?3.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性是什么?4.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你知道护照上有哪些重要信息吗?5.设立国家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其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小明所在的六(一)班准备到附近的社区开展一次宣传活动。(1)你认为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2)如果你是小明,你将向社区居民宣传有关宪法哪些内容?\n(3)作为小学生的你应该怎样维护宪法尊严? 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以下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在对的括号里面画“√”。( )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 )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2.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3.法律知识我知道。(填序号)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过期食品吃坏肚子。( )(2)叔叔阿姨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3)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时唱国歌。( )\n(4)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5)一家工厂偷偷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A4.C5.A6.D7.A8.D9.B10.C二.填空题1.国家宪法日2.尊重和保障人权3.家庭;学校 4.利益;自由;权利5.总章程;集中体现6.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7.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8.国家9.纳税;荣誉和利益;别人的财物;伤害 10.出生;申请加入;公民三.判断题1.×2.√3.√4.√5.×6.×7.√8.√9.√10.×\n四.连线题1.如下:2.如图:五.简答题1.(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四)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五)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n2.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3、法律如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5、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不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3.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它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4.护照上的信息有姓名、性别、国籍、户口所在地、身份证号码、照片、个人签名、工作单位。5.(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2)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六.辨析题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七.材料题1.(1)出黑板报;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3)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n②宣传宪法,以宪法为行为的最高准则。③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行使宪法和正确享受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④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同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八.综合题1.(√)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2.D;C;A;B 3.⑤;②;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