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是几位同学在阅读了宪法正文后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C.父母养育我们是应该的,我们长大后可以不赡养父母D.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护保护2.( )不是身份证上印有的信息。A.姓名B.生日C.年龄3.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法律来源于生活B.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C.生活离不开法律4.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我们义务的是( )。A.乐乐说我们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B.丁说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C.军军说在交通拥挤的时候我们要指挥交通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退休的老人只有选举权,但没有被选举权\nD.选举权受居住期限、教育程度限制6.下列有关居民身份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B.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不得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C.公民身份号码由16位数字组成D.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必须有本人的照片7.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说法告诉了我们(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B.生活离不开法律C.法律来源于生活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8.( )是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A.行政法B.刑法C.民法9.以下为即将升入初中的两位同学的对话。小佳:下半年我就要转到市里的学校学习了。小桐:城里的学校会接受农村的学生吗?小佳:我们可以跟随打工的父母到外地就近读书。小佳享有的基本权利是( )。A.财产权B.平等权C.自由权10.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触犯了( )。\n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 )就在我们身边。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 )权、( )权、( )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2.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 )权利。3.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 )的各个机关,具有最高的( )、( )、(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 )、( )、( )。5.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6.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根据中国法律享有( )和承担( )。7.公民身份号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8.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9.刑法是规定犯罪和( )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 ),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10.( )年,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在身份证的反面印有我国国徽。( )3.我国的刑法规定了三百多种犯罪。( )4.英国人在没有退出英国国籍时,也可以加入中国国籍。 ( )5.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 )6.我是小学生,只享有权利,没有义务。( )7.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 )8.宪法宣誓仪式,可极大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 )9.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只有刑法、民法和行政法。( )10.公民有行使自由的权利,所以随手从自己家的窗户扔点东西谁也管不着。( )\n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你知道下面这些国家的宪法日分别是哪一天吗?请连线。2.连线题。(将下列行为与其违反的法律对应起来)厂家夸大产品功能,在电视上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不良商家师某利用含化学成分的劣质鸡膏制作假鸡精。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小孩的抚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能否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如何监督?2.公民身份号码的18个数字各有什么含义?3.管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曾经在《管子·任法》里说过“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请谈你的理解。4.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请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保护人权的事例,并写明体现了哪项人权,至少写2个例子。5.宪法第二章的规定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如果妈妈就职的公司拖欠妈妈工资,你认为妈妈应该怎么办?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n1.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其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小明所在的六(一)班准备到附近的社区开展一次宣传活动。(1)你认为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2)如果你是小明,你将向社区居民宣传有关宪法哪些内容?(3)作为小学生的你应该怎样维护宪法尊严? 八.综合题(共3题,共30分)1.观察下图,完成问题。(1)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身份信息?2.看图回答问题。\n ① ②1.身份证反面是第( )幅图,身份证正面是第( )幅图。2.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独一无二的信息是( )。3.公民身份号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4.身份证有哪些用处,请列举三项。3.下列图片分别表明身份证具有怎样的用处呢?请选择。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C.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D.在邮局邮寄物品\n ( ) ( ) ( )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C4.C5.B6.A7.B8.A9.B10.D二.填空题1.法律;人身;财产;受教育2.民主3.权利;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4.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5.法律武器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权利;义务7.188.行为;权利 \n9.刑法;犯罪 10.2014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图:五.简答题1.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可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如果发现了哪些违法的或者说以权谋私的,可以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举报。这就是作为一名学生的权利。\n2.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3.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4.(1)我表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2)我家旁边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周未我可以去那里读书,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利;(3)我作为校报小记者,经常登录市政府的网站查询政府公布的要间动态,保护了公民的知情权。5.(1)平等权;(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和通信自由;(6)劳动权、休息权;(7)受教育权;(8)物质帮助权。六.辨析题1.首先,和公司协商,把拖欠的工资补上。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就需要走法律途径。面对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一定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七.材料题1.(1)出黑板报;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3)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②宣传宪法,以宪法为行为的最高准则。③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行使宪法和正确享受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④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同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八.综合题1.(1)随意丢弃车票的做法不合适,因为车票上有身份证号码、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这些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n(2)生活中,我们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2.②;①;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18;选民登记;户口登记;兵役登记3.C;B;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