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温馨家庭,其乐融融,家庭成员各负其责;优美校园,书声琅琅,教学秩序井然;红灯停,绿灯行,人人文明……有序的生活离不开法律。这是因为( )。A.法律只为人们当前的生活服务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赋予每个人一生相伴的权利和义务2.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第7-14位是( )。A.地址码B.出生日期码C.顺序码3.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A.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B.对社会而言,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C.尊老敬老只关系道德,不是法定义务。4.我国公民年满( )就可以参加选举了。A.14周岁 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5.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的观点,正确的是( )。A.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B.行政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nC.民法是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D.司法惩治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6.16—25周岁的中国公民,身份证有效期限是( )。A.10年B.15年C.8年D.1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任何公民都没有绝对的自由②宪法是母法,物权法和刑法是子法③我国允许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④我国对权力监督的方式多种多样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8.疫情期间,国家依法对病人、疑似病人等进行必要隔离,这是维护公民的( )。A.财产权B.健康权C.社会保障权9.过年了,妈妈在商场购物被人偷走钱包,涉及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n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张某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偷工减料B.黄某一家跟村委会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开发养鱼场C.陈某的工厂向附近的河里排放大量的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二.填空题(共10题,共56分)1.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第1---6位是( )码;第7----14位是( )码;第15------17位是( )码;第18位是( )码。2.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 ),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 )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义务,既有对( )、( )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3.( )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 )的法律和政策。4.( )年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 )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6.同学们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的法律知识都是根据( )法制定的。7.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体现了( )、( )和( )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8.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 ),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权利。9.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 )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 )。10.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 ),每个公民( )、( )的身份代码。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所有人犯同样的罪都应当受到同样的处罚。 ( )2.中国人一出国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4.中国公民到其他国家,不用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n5.作为中国公民,既享有权利,也应履行义务。( )6.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7.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印有国徽和有效期限。( )8.宪法只针对违法犯罪的人,对普通人没什么作用。( )9.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10.乘坐出租车要注意安全,不坐无公司名称无监督电话,无计价器的“三无”出租车。( )四.连线题(共2题,共13分)1.我会连。刑法 经营者间的权利与义务民法 环境问题、环保问题行政法 婚姻、家庭问题婚姻法 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经济法 调整国家行政关系环保法 犯罪刑罚问题2.连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至少答出两条)2.在我国,哪些公民有选举资格?3.法律有哪些作用?\n4.公民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5.暑假,王原和妈妈一起去外地旅游。出发前,妈妈带他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下来,王原发现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的上身份证吗?至少写四条。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能随意丢弃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六年级2班召开了“宪法权威我之见”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言。张同学说: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王同学说: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李同学说:我们的宪法宣誓制度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赵同学说:任何纽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郭同学说:尊重宪法就要先了解宪法,让我们一起诵读宪法吧!(1)你对上面的观点有什么看法?你认为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呢?(2)请你写两个宣传宪法的标语,作为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标语。八.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以下是某校六年级小张同学在学校的两段经历。\n对此,六年级(2)班举行了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1)请为主题班会拟定一个议题。(2)请你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说说小张同学的第一段经历对吗?为什么?2.我来区分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把序号填入对应方框中)3.根据宪法第二章的规定,把公民对应的义务序号填在相应图片下的括号里。①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n③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C5.A6.A7.A8.B9.C10.B二.填空题1.地址;出生日期;顺序;校验2.基本义务;个人利益;国家;社会3.12366;税收4.19825.权利;2004;人权;树立6.宪7.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家庭\n8.人身;政治;社会9.行为;惩罚 10.公民身份号码;唯一的;终身不变的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文化权利。五.简答题1.我发现了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我还发现了公职人员会进行宪法宣誓活动。2.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n3.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后盾。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4.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5.①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②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③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④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六.辨析题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不能随意丢弃。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七.材料题1.(1)上面的观点都有道理。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人和机构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违反宪法的活动都应该得到追究;维护宪法权威,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就必须做到遵纪守法,还要宣传宪法知识,让宪法深入人心。(言之有理即可)(2)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我守法,我光荣。(言之有理即可)八.综合题1.(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不对,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利益。2.如图:\n3.②;④;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