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王静放在楼下车棚的电动车被人偷走,她发现附近泥地上留有鞋印,于是在向派出所报案时她可以提供的证据是( )。A.合同B.录音C.证人证言D.鞋印2.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 )挂失。A.公安机关B.医院C.银行3.护照上的重要信息不包括( )。A.签发机关B.公民身份号码C.出生地点4.( )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A.人民B.公民C.永久居民5.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公务,遇有( ),经出示执法证件,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①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n②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③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④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A.①②③ B.②②④ C.①②③④6.下列人员中,有选举权的是( )。A.14岁的中学生B.退休的中国公民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D.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7.宪法集中体现了( )的意志。A.国家权力机关B.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C.党和人民8.小花与双胞胎的弟弟都刚刚小学毕业,其父母生意繁忙,于是不让小花继续上学而让她留在家中帮父母做家务,让其弟弟继续上学。小花的父母不让小花上学的行为违反了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9.古罗马王政时期,( )既不享有政治权利,也无须承担兵役和纳税的义务。A.贵族和平民B.贵族和奴隶C.平民和奴隶10.下列有关宪法和国家机构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n①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律法依据②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务的根本法律依据③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选举权、决定权和监督权④国家机构的职务由人民代表大会授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 )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法律( )。2.法律由国家制定和( ),具有( )和( )。3.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 )的。4.法律调整( ),保护( ),维护( )。5.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 ),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 )。6.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 )国籍。7.公民( )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 )。8.法律调整( ),保护( ),维护(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9.我国的( )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10.( )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纳税人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查询有关税收的法律和政策,咨询如何办理( )、发票购领、申报纳税,举报税收违法行为。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老人节,这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的。 ( )2.在我国,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 )3.中国人一出国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4.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房子,即使吵着你,你也无权干涉。( )5.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少的国家。( )6.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7.首都机场分为“中国公民”“外国人”等不同的通关通道。( )8.国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这也是国家要履行的义务。( )9.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只有刑法和民法。 ( )10.身份证是我们身份的重要证件,不能随意存放。( )\n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6—7周岁 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18周岁 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16周岁 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最低年龄条件8周岁 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2.阅读下面的情境描述,把与情境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n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着怎样的关系?2.取得中国国籍的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3.小明的身份证号码为:142723198009164421,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小明的出生日期为哪一年哪一天?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的?5.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在以下环境里会涉及到哪些法律?答:(1)工厂里:\n(2)道路上:(3)超市内:(4)学校中: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我们为什么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呢?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妈妈给小华报了钢琴班,小华很喜欢弹钢琴,经常练钢琴到半夜,这天晚上十点半,小华的邻居来敲门,让小华晚上练琴不要到这么晚,影响他们休息,小华觉得练琴是自己的事情,自己享有在家自由练钢琴的权利。(1)你觉得小华的做法对吗?从权利的行使角度分析一下原因。(2)如果你是小华,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八.综合题(共3题,共19分)1.“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木是组织、确定的意思。中国古代就有“民不举官不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2014年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回答:(1)我国将每年的(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n(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了解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宪法,请你为国家宪法写一句宣传标语。2.某校中学生张某骑自行车上学,路上因闯红灯被交警拦住,并受到了交警的批评。张某来到学校,又因没完成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受到了英语老师的批评。然而张某却说:“做作业是我的自由,成绩好坏是我个人的事,不用你管。”下午,张某因违反校纪,班主任老师让其回家请家长,由于家长不在家,他便抱起足球到楼下草坪上踢了起来,被小区管理员狠狠地批评教育了一番。晚上在家,父母知道了张某一天的表现后,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教育。张某感叹道:“我真是倒霉透了,一点儿自由也没有!”(1)张某认为自己“倒霉透了”,这种观点对吗?假如你是张某的同学,请你帮他分析一下他“倒霉”的原因。(2)公民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3)张某一天的经历对你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有何启示?3.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他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n1.D2.A3.B4.B5.C6.B7.C8.A9.C10.A二.填空题1.宪法;效力;权威;地位2.颁布;强制力;权威性3.界限4.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公平正义5.沟通;交往6.中国7.身份证号码;号码8.社会关系;合法权益;公共秩序9.宪法宣誓制度10.12366;税务登记 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n2.略五.简答题1.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2.两种:以出生方式取得,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3.小明的出生日期是1980年9月16日。4.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5.(1)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3)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六.辨析题1.身份证是能够证明我们身份的东西,上面有我们很多的身份信息,在我们取车票、住酒店等很多时候都要用到。一旦身份证丢失,就会造成身份信息泄露,会带来很多麻烦。七.材料题1.\n(1)小华的做法不对,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利。小华有弹钢琴的权利,但是他损害了邻居合法的权利,他的邻居也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我们在行使权力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2)向邻居道歉,不在晚上休息时的练琴,以免影响他人休息。八.综合题1.(1)12;4(2)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2.(1)张某的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他“倒霉”是因为没有忠实履行义务。(2)遵守交通规则、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学校纪律等是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做到,而张某没有做到。破坏草坪是法律禁止做的,但张某却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3)作为公民,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3.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他享有受教育权、劳动权和被选举权;反映出他有受教育的义务、劳动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