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 )召开,我国共取得奖牌总数是195枚。A.美国B.日本C.中国D.英国2.下列不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取得英国国籍的华人B.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C.我国未满18周岁的人D.取得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下列行为中属于违反这一条款的是( )。A.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B.小明的爸爸因为闯红灯被罚款100元C.小亮在微博上谩骂同事4.李奶奶卧病在床,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在床前伺候,照顾的非常细心,这里他的儿女履行了( )。A.人身自由权B.赡养和扶助父母的义务C.文化权利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 )产生。A.民主选举\nB.上级指派C.民主自愿D.社会成功人士推荐6.法律规定:每年农历( )为老人节。A.五月初五B.九月初九C.八月十五D.七月初七7.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这条法律出自( )法律。A.《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情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此规定的原因不包括( )。A.父母抚养教育子女是理所当然的事B.父母教会我们做人,为家庭做出了贡献C.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法律义务9.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的观点,正确的是( )。A.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B.行政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nC.民法是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D.司法惩治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10.下列内容属于宪法规定的有( )。①国家性质②根本制度、根本任务③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④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3.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 ),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4.纪律、道德与法律都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法律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 )。5.(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 )意志的集中体现。6.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国公民。7.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8.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 )的各个机关,具有最高的( )、( )、( )。9.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 )国籍。10.刑法是规定( )的法律。民法是维护人们( )的主要法律。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遵守公共秩序不是我们小学生的义务。 ( )2.学校章程就是宪法。( )3.古代雅典时期男子和妇女都有参加公民大会的权利。( )4.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 )5.明明今年12岁了,为帮父母减轻负担,可以辍学打工。( )\n6.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应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7.犯罪后被判刑,也不会失去公民身份。( )8.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9.我们村的大明哥哥光荣入伍了,听爸爸说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但我舍不得大明哥哥去,我便去阻止哥哥,让他不要去了。( )10.1954年颁布的宪法的第三章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连线外出旅游 服兵役高龄津贴 受教育法律面前 带身份证应征入伍 物质帮助权适龄儿童入学 人人平等2.连线魔方。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请简要回答公民应当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n2.想象一下,我们国家没有法律将是什么情景?3.法律的作用有哪些?4.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能否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如何监督?5.在我国,哪些公民有选举资格?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案例分析。在乌鲁木齐开往北京的Z70次列车上,列车乘警在车厢内开展巡视检查时,张某将过期的身份证出示给乘警,乘警立即要求其出示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检查。张某在翻找钱包时,将钱包内另一张身份证取出揣到裤兜内。民警要求他拿出来配合查验,但张某拒不配合工作。张某始终拒绝出示装在裤兜里的身份证,并要求换个地方查验,乘警随即将其带到餐车上。在餐车内,张某依旧拒绝配合乘警工作,甚至推搡乘警,阻碍乘警执行职务。乘警将其控制后移交保定火车站派出所。在派出所内,张某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承认自己持有一新、一旧两张身份证。张某认为,乘警查验自己的身份证让自己很丢“面子”,所以故意不出示新身份证。张某被北京铁路警方依法给予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读了上述案例,你知道当警察要求我们出示身份证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吗?八.综合题(共3题,共26分)1.你认为下列情形会涉及到哪部法律,请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李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 赵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n15周岁的罗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 小学生张某经常放学后去学校附近的网吧打游戏( )。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员工工资( )。 爷爷举报附近的饭店有偷税漏税行为( )。2.我国的法律职能不同,请把你知道的法律职能填在对应的括号内。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3.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C4.B5.A6.B7.B8.A9.A10.D二.填空题1.法律武器2.法律武器3.法律援助4.国家;权威性 5.宪法;人民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7.姓名;生日;家庭住址\n8.权利;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9.中国10.犯罪和刑罚;日常生活秩序 三.判断题1.×2.×3.×4.√5.×6.√7.√8.√ 9.×10.√四.连线题1.外出旅游——带身份证;高龄津贴——物质帮助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征入伍——服兵役;适龄儿童入学——受教育2.如图:五.简答题1.对国家的义务(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尊严等等);对社会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保护自然环境等等);对家庭的义务(孝敬父母、赡养子女等等)。\n2.如果国家没有法律,整个社会将会一片混乱,国家机器无法运转,人民利益得不到保障。3.法律的作用有明示作用、矫正作用、预防作用、最终作用等。4.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可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如果发现了哪些违法的或者说以权谋私的,可以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举报。这就是作为一名学生的权利。5.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六.辨析题1.因为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如有抵触,则应对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七.材料题1.在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我们的身份证。当警察要求我们出示身份证时,我们应该积极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义务。八.综合题1.①;③;②;④;⑤;⑥2.③;①;② 3.(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2)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