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12月10日是世界( )。A.水日B.人权日C.戒毒日D.爱眼日2.公民的( )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A.户口本B.出生日期C.身份证号D.年龄3.公民( )是身份证上独无二的信息。A.户口所在地B.身份号码C.出生年月日D.性别4.青少年要不断增强宪法意识,就要做到( )。①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 ②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③以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 ④认真学习宪法 ⑤熟记宪法的全部条文\n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5.下列不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取得英国国籍的华人B.留学日本的中国青年C.我国未满18周岁的人D.取得中国国籍的俄罗斯人6.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可能会用到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7.张某某已经染上新冠肺炎,却隐瞒病情不上报,他的行为( )。A.遭到指责B.触犯法律C.让人们不理解8.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 )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A.北京B.上海C.深圳9.小明在放学的路上发现商铺悬挂的国旗有损坏,及时提醒店主更换。他的做法符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A.爱国B.敬业C.民主\n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退休的老人只有选举权,但没有被选举权D.选举权受居住期限、教育程度限制二.填空题(共10题,共56分)1.宪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是( )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 )观念,也要增强( )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属于不属于)中国公民。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 )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4.( )是国家的根本法。5.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 )。6.( )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法律( )。7.( )保护我们的生命、( )、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 );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 );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 )。8.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 )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义务,开展( )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9.中华民族是( )、( )、( )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0.现行宪法的颁布时间是( );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是(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2.购物小票已经支付过了,可以随意丢弃。( )3.中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我国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n5.俄罗斯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 )6.我们小学生也是公民,有权利、有义务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7.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 )8.行政法与宪法没有关系。( )9.只有年满18周岁的人,才是公民。( )10.为了自己享乐,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 )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连一连。《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物质帮助权2.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n五.简答题(共5题,共36分)1.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从政杂谈》中引用包拯的话:“法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请谈谈你的理解。2.作为一名小学生,法律规定了那些义务?3.刑法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4.赵琳认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你同意她的观点吗?理由是什么?5.宪法还规定了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明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小红说:“法律只约束那些干坏事的人,而我们都是遵纪守法的人,所以法律离我们很远。”小明和小红谁说的对?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案例分析。\n小明刚买的水杯不见了,他向班长反映了这一情况,班长开始在班级内进行搜查,对话如下。(1)你同意小林还是小军的观点?为什么?(2)班长的做法对吗?为什么?(3)如果你是班长,你会怎么做?八.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下面这些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哪项公民基本权利呢?请选择。A.文化权利B.人身自由权C.劳动权D.女性的权利E.财产权\nF.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2.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以下法律会涉及到哪些环境里?(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A5.A6.C7.B8.A9.D10.B\n二.填空题1.一致的;权利;义务2.属于3.国家机关4.宪法5.权利;第二次;宪法6.宪法;基础;依据;效力;权威;地位7.民法;健康;储蓄;合同;社会关系8.20;国际人权9.智慧;勤劳;勇敢;举世瞩目10.1982年12月4日;1954年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n五.简答题1.只要依法治国,法令畅通,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那样就不会有治不好的国家,也不会有顽固不化的百姓。2.(1)学生有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的权利。(2)学生有权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学生有权获得学校提供的在当前情况下好的教育。(4)学生有权得到人格的尊严和公平的对待。(5)学生有权对个人的隐私保密。(6)学生有权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3.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作用: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4.同意。全社会的人都遵守宪法,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权利,这是一种平等,这是一种统一,没有人可以超越,这样才会真正达到国泰民安。5.宪法还规定了我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定了我们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规则等等。六.辨析题\n1.小明说的对。法律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法律一方面惩罚犯人,另一方面保护好人,所以法律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七.材料题1.(1)我同意小军的意见,因为我们不能私自搜查别人的东西,这样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2)不对,因为私自搜查大家就是侵犯了大家的隐私权;(3)如果我是班长,我会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忙,但是不会私自搜查大家的东西。八.综合题1.E;C;B;F;A;D2.工厂里;道路上;超市内;学校中3.(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