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王某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是因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2.今年来,全国掀起“反腐”风暴,一些贪腐官员纷纷落马。政府官员的落马反映出的是权力的滥用和缺失。对此,需要做到( )。A.扩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力B.保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切实履行义务C.保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D.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3.下列法律中,( )保护了我国公民的财产权。A.《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我国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权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下面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依法服兵役 ③物质帮助权 \n④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5.没有( ),人和人便无法正常交往。A.利益B.感情C.规则D.道德6.在( )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A.2001B.2014C.20067.下列( )不是中国公民。A.出国的人B.外籍教师C.未满18岁的人8.“张天天的父亲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件事对应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D.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9.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等,这些活动都要受( )的约束和保护。A.道德\nB.民法C.刑法D.法律10.2017年国家宪法日的活动主题是( )。A.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B.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C.学宪法,讲宪法D.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二.填空题(共10题,共52分)1.宪法是国家的(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 ),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 )和必须履行的( )。2.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 )和( )规定的权利。3.维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是( )的重要职责,也是( )和( )的共同责任。4.我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 ),是中国( )。5.我国将(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6.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 )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 )。7.宪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是( )的。8.树立( ),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 )和( )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 )的根本依据。9.纪律、( )与(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保守”是保存、守护,“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职的需要,要求查看我的身份证时,我也不给查看,我要保证自己的隐私不被泄露。( )3.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 )4.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n5.我爷爷今年80岁了,他领取了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 )6.我国未满16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6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 )7.我国现行宪法是在1954年12月4日颁布的。 ( )8.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1982年。( )9.小学生年龄小,只要在学校遵守纪律就可以了,不需要学习法律知识。( )10.身份证号码是由15位数字组成。(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请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宪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民法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利,督促其履行职责,管理公共事务行政法 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2.连线题。\n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你认为在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2.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3.法律是什么?4.“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请同学们想一想,近几年我国发生的哪些事情令你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提示:经济、科技、体育、外交等方面均可)5.取得国籍的方式有哪些?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有什么意义?请你谈谈你的理解。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 \n张国本老汉已70多岁,妻子早亡,他一年到头辛苦劳作,既爹又当妈,把3个儿子抚养成人。在长子、次子成家单过后,老汉随三子张永华夫妇共同生活。几年后,由于张老汉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三儿子夫妇便嫌弃老人,侮辱、漫骂、虐待行为越来越多。张老汉只好到村部或车站等地暂求栖身之地。万般无奈之下,他下了决心,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两人分别以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1年零6个月。 请你分析张老汉的儿子为什么被判刑?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八.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以下法律会涉及到哪些环境里?(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德润心灵,法护成长。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美好的公共生活离不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公序良俗,离不开个人自觉,也离不开法制保障。请把下列法律名称与相应家庭生活、公共生活一一对应起来。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支持残疾人事业——( )\n3.根据宪法第二章的规定,把公民对应的义务序号填在相应图片下的括号里。①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②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③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图一( ) 图二( ) 图三( ) 图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C4.B5.C6.B7.B8.D9.D10.B\n二.填空题1.根本法;基础;依据;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权利;基本义务 2.宪法;法律3.各级政府;家庭;全社会4.国籍;公民5.12;46.行为;惩罚 7.一致8.宪法权威;权利;义务;行动9.道德;法律10.中国共产党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下:\n五.简答题1.(1)积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增强宪法观念,并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敢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2.正面内容有:国徽、证件名称、签发机关、有效期;反面内容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3.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①我国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②2008年,第29届夏季奥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③我国自主设计、研制成功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④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得分)5.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六.辨析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有重要意义,国家宪法日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七.材料题\n1.因为他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和虐待父母造成的。说明了: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比如赡养父母;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八.综合题1.工厂里;道路上;超市内;学校中2.B;C;A;E;D3.②;④;①;③